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庆重质馏分油组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谱法、溶剂脱蜡法对大庆原油重质馏分油的族组成和润滑油潜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与文献数据对照,对大庆原油重质馏分油的组成变化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大庆原油和其馏分油具有变重的趋势,并且大庆原油的重质馏分油仍是催化裂化的良好原料,其渣油用作重油催化裂化原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分析数据能为加工大庆原油的厂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原油中加入“活性添加剂以提高轻质油收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大庆原油在实验室进行常减压蒸馏过程中加入该种原油的减压馏分油后,对原油中350℃以前馏分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适量的某种减压馏分油后,均可使原油中小于350℃的馏分油收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延迟焦化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内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速度增加快,而对烃质油产品的需求增大,重质燃料油的需求减少,加之对环境保护日益严格,导致原油资料供应与石油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与日供增。延迟焦化技术在其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可加工各类高含沥青质、硫和金属的重质渣油,最大量的生产馏分油产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质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将在渣油深化度加工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针对延  相似文献   

4.
<正> 加氢裂化具有极强的烷烃异构和芳烃裂环的反应特性,是现代炼厂从重质油增产喷气燃料、低凝点柴油以及优质重整原料的重要加工手段。由于它对稠环芳烃的优先选择裂环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裂化尾油的芳烃含量,因此又是发展重质馏分油作乙烯原料的重要加工手段。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降解作用对稠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微生物采油技术(MEOR)的主要机理之一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利用从原油及含油污水中分离、选育出能有效降解稠油中重组分的菌种对青海、胜利、辽河、大港等油田的稠油进行了微生物降解实验,分析了细菌降解对原油饱和烃、芳烃以及胶质、沥青质各组分在原油中相对含量和内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作用引起原油性质发生明显变化,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降低9%以上,其组成和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原油饱和烃轻重组分比值变大,粘度和凝固点分别降低15%和20%左右。大大改善了原油的物化性质。  相似文献   

6.
<正> 世界石油工业自七十年代开始的一个明显变化趋势是开采出来的原油质量变差,主要表现在原油中的重质油含量尤其是渣油收率的增加,以及金属、硫、氮含量的增加。然而市场对轻质油品特别是中间馏分油的需要却明显增加,这就要求如何使质量差的难于加工的原油或重质油,尤其是渣油转化成易于加工处理的原料油,就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就目前渣油转化来说,大多采取加氢脱硫方法。表1是国内外渣油加氢脱硫装置的  相似文献   

7.
MAOC降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蜡原油和柴油低温流动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MAOC降凝剂对大庆原油和鞍山20重柴油的纯降凝度是10℃和13℃.结合热处理加入0.5%~1.0%(W)MAOC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使大庆原油疑点降低20~22℃.同时对MAOC剂的使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对合成MAOC剂的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进行了分析.推算出MAOC剂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围内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速度增加快 ,而对轻质油产品的需求增大 ,重质燃料油的需求减少 ,加之对环境保护日益严格 ,导致原油资源供应与石油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延迟焦化技术因其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可加工各类高含沥青质、硫和金属的重质渣油 ,最大量的生产馏分油产品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质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 ,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将在渣油深度加工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世界各国学者针对延迟焦化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液收和减少焦炭及气体产率、优化操作和提高质量等方面。综述了延迟焦化工艺的特点及国内外延迟焦化工艺的现状、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为取得更大经济效益 ,应充分利用现有装置重视组合工艺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大庆原油和俄罗斯原油顺序输送时,因大庆原油粘度较高,所以顺序输送时对混油量的影响较大,基于顺序输送混油机理,建立了顺序输送混油控制方程,借助CFD软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不同流速的顺序输送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在不同流态下大庆原油的粘度越低混油量越小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如下建议:在混油交界面处,往大庆原油中加入适量的降粘剂或掺入适量的柴油降低其粘度,以减少顺序输送过程中大庆原油和俄罗斯原油的混油量。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石油磺酸盐B-100体系/大庆原油间的界面张力等值图以及Na2CO3,3330S聚合物对B-100体系/大庆原油间界面张力等值图的影响,分析了Na2CO3体系/大庆原油间界面张力等值图。并对B-100-NaCO3体系和B-100-Na2CO3-3330S体系与大庆原油间能够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在表面活性剂浓度很低时,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仍可维持在超低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A—S—P三元复合体系/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大庆减二线原油磺化后制得的石油磺酸盐PSD-2与NaOH,3330S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对PSD-2体系,PSD-2NaOH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进行的比较得知,PSD-2体系,PSD-2-NaOH体系及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值对时间有明显的依赖性。随着时间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大约在15min各体系界面张力达到极低值,然后,界面张  相似文献   

12.
以大庆、沈北混合高粘度润滑油馏分油为原料,分别进行了糠醛、NMP精制的单级抽提试验和假三段抽提试验,在满足HVI500SN要求下,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制深度相当的条件下,无论单级还是假三段抽提试验,NMP精制与糠醛精制相比,精制温度降低了20℃、剂油体积比下降了40%,油收率提高了3%。以上结果表明,对于高粘度馏分油,NMP作为抽提溶剂明显要优于糠醛。  相似文献   

13.
模拟蒸馏法测定原油和馏分油的沸程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 OV—1或 Dexil300为固定液,用气相色谱模拟蒸馏法测定原油和馏分油的沸程分布,并与实沸点蒸馏和恩氏蒸馏数据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表明,所建模拟蒸馏方法满足模拟蒸馏分析的一般要求,能较好地模拟原油和馏分油的实沸点蒸馏数据以及馏分油的恩氏蒸馏数据。  相似文献   

14.
高酸值原油脱酸剂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馏分油脱酸技术不能解决高酸值原油蒸馏过程的设备腐蚀问题,采用脱酸剂技术对高酸值原油脱酸进行实验研究.与馏分油碱洗脱酸工艺相比较,该技术可以缓解或消除石油酸对炼油设备的腐蚀;具有剂油比小、烧碱用量少、不乳化和污水排放量小等特点;有较好的脱酸效果和适应性,脱酸率达到95%;酸值为2.07 mgKOH/g的高酸值原油脱酸后,进行蒸馏切割,所得180~350 ℃馏分油的酸度<10 mgKOH/100 ml,直馏柴油不必再进行脱酸精制.提出采用原油电脱盐工艺和脱酸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可利用现有的工艺设备,技改费用少,易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重质高粘原油一般表现为非线性渗流特点,其流变性物理实验研究对指导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鲁克沁油田重质高粘原油流变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脱气原油粘滞性较强,温度由低逐渐升高时,流体性质由塑性体向假塑性体和牛顿流体型过渡,当温度接近油层温度(67℃)以上时,非线性渗流性不显著,基本为牛顿流体;油层温度高于粘温曲线拐点(58℃),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只要控制合适的注水速度,就可充分的利用地层热能,进行常温注水开发油藏。  相似文献   

16.
凝点、倾点都是以温度表示的条件性指标,是原油物理状态发生转变的温度分界点。我国一直将凝点视为衡量原油低温流动性及控制原油输送温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深入认识含蜡原油的微观结构,有必要对含蜡原油凝点/倾点与原油微观结构及组成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大庆6种典型含蜡原油进行凝点实验,总结了实验规律,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定向分析了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为改善原油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的流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沈北原油催化原料油组成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减压蒸馏,n-d-m,E-d-m和质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沈北原油的6种催化原料:回炼油、焦化蜡油、残蜡(蜡下油)、油浆、渣油和混合原料的馏分组成和烃类组成;用元素分析方法测定了这6种催化原料的一些元素含量;并讨论了不同催化原料原料油组成情况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这6种催化原料除渣油外,胶质,沥青质都不高,饱和烃含量较高。芳烃含量除渣油外,其余原料中含量均较低,所以适合作馏分催化裂化原料;渣油用作重油催化裂化原料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原油加热闪蒸的特点,提出贫油吸收工艺对常规工艺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改进后增加了稳定原油的产量,降低了稳定气中的重质成分,降低了加热炉的热负荷,减少了设备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九八四年三月至七月我们对大庆原油进行了热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一、大庆原油的主要特性 1°油样的来源: 为了掌握和了解经过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大庆原油的热处理效果,我们实验所用油样取自铁岭——秦皇岛输油管线的首站铁岭输油站。该油样经过约500公里的管道输送:具有加热  相似文献   

20.
原油强化蒸馏研究(Ⅱ)——石油分散系统活化状态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新疆原油为原料,加入富含芳烃的油品和实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测定不同添加量时系统的运动粘度和胶团粒径,寻找石油分散系统的活化状态,并进行原油常减压蒸馏试验。结果表明,石油分散系统的运动粘度和胶团粒径与其活化状态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最佳活化状态时进行常减压蒸馏可以较高地提高馏分油的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