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这一讲介绍料浆浓缩法生产磷铵的氨化料浆蒸发浓缩过程。首先,借助于NH3- H3PO4- H2O溶解度图对蒸发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解释了蒸发加热器结垢少且易于清洗的原因,最后对双效逆流、三效逆流和双效逆流节能型3种蒸发流程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四种磷铵料浆蒸发系统的模拟评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双效逆流、双效逆流节能型、三效逆流和三效错流中和浓缩一体化四种磷铵料浆蒸发系统的数学模型 ,并用 Newton- L aphson方法求解得出上述四种流程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基本数据。根据所得数据对四种流程进行了技术评估。结果表明 ,在蒸汽富裕且廉价的场合 ,为节省设备投资和操作维护费用 ,选用双效逆流或双效逆流节能型流程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机械压缩式热泵蒸发系统在碱液浓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效逆流机械压缩式热泵对纺织印染厂的废碱液进行蒸发浓缩回收再利用。给出了系统流程,进行了一效、二效蒸发器热平衡计算与系统能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把质量分数6%的稀碱液浓缩到25.5%,系统能效比为12.26,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甄玉波  王林祥 《氯碱工业》1997,(4):16-16,34
我公司引进由瑞士Bertrams公司专利技术及主体设备,自行配套辅助设计的5万t/a离子膜片碱装置,干1996年4月份一次试车成功。该产品质优价廉,贮存、运输、使用十分方便。1设计方实本装置设计方案为降膜浓缩工艺,其主体设备由瑞士Bertrams公司引进,辅助设备为国产配套。全套设备是由一个能把33%NaOH浓缩至50%的双效逆流装置以及由一个能把50%NaOH浓缩至99%的双效逆流装置和把熔融碱制成片碱的装置组成。2工艺路线本工艺即能生产50%离子膜液碱产品,也能生产片状固碱,视市场变化情况而定。2.1片碱生产浓度33%的NaOH溶液经I效…  相似文献   

5.
利用陶瓷膜浓缩装置进行了高浓盐水浓缩试验,研究了设备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物料进料方式和物料浓度对陶瓷膜浓缩设备膜通量的影响,得出了陶瓷膜浓缩设备的工作性能曲线。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对于提高陶瓷膜设备的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和磷铵料浆无泵浓缩流程漆平,汪朝生,周道勇(四川德阳市化工厂)1前言在30kt/a磷铵料浆法浓缩装置上,国内通用设计均采用双效逆流蒸发流程,即中和后的料浆首先流入料浆缓冲槽,经加料泵送入Ⅱ效蒸发器内,料浆在Ⅱ效蒸发器内初步浓缩后,经过料泵送入Ⅰ效蒸...  相似文献   

7.
热泵型三效降膜浓缩装置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热泵三效降膜浓缩装置的特点、技术关键及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精细化工》2006,23(12):1215-1215
成果简介:能源紧张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当前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轻工、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行业,蒸发浓缩系统的能耗占总能耗的60%以上,且物料大多为高浓度、高黏度、热敏性物料,导致传热效果差,同时由于停留时间长而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多效降膜真空蒸发浓缩装置,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蒸发浓缩技术,具有蒸发速度快、蒸发强度高、能源利用率高、温度低、停留时间短、性能好等优点,特别适于轻工、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行业高浓度、热敏性物料的蒸发浓缩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料浆浓缩法磷铵生产性实验装置中和浓缩系统的设计。介绍了在国内首次采用国产代用循环泵,实现双效逆流真空蒸发、强制闭路循环流程的特点,以及装置流程,主要工艺指标和中和槽,蒸发器等主要设备的放大设计。在该装置投产运行成功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和浓缩一体化技术在我厂的应用蒋兆达洪建华(江苏泰兴市磷肥厂225442)我厂的料浆法磷铵生产装置与四川省什邡化肥总厂的生产装置基本相同,采用压力喷雾——流化床、逆流干燥制粉状磷酸一铵肥料。原流程的中和浓缩系统中配置了槽式中和反应器附搅拌桨、卫生风机...  相似文献   

11.
段忖捷 《河北化工》2009,32(10):76-78
通过对己内酰胺浓缩工艺废水回收的研究,提出了废水直接回收措施不但节能环保,而且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部分远离磷矿产地,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磷酸二铵的生产装置,由于磷矿采购质量不能满足工艺要求陷于困境的现状,提出采用“酸性料浆浓缩结合传统转鼓氨化造粒干燥工艺生产DAP”的技改方案,并详尽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磷酸浓缩冷凝水电导率测定中的经验教训,介绍电导仪的测量原理,安装位置的确定,线缆敷设及参数设定,电导仪的标定、使用及维护。  相似文献   

14.
白浩良  王晨  卢静  康雪 《化工进展》2023,42(1):159-177
低碳政策下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势在必行,有效利用太阳能聚光光伏技术的核心为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高温会大幅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及寿命,因此,太阳能电池的有效散热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介绍了聚光太阳能电池散热的必要性及散热难题,随后根据电池结构和热沉装置之间是否存在壁面,从间壁式冷却和直接接触式冷却两个角度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电池冷却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最后,通过各冷却技术的冷却效果和电池性能增益对比分析了各冷却方式的优缺点和未来的研究重点,为聚光光伏系统太阳能电池的有效散热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LWN系列浓缩离心机为中心进料,中心出清液全顺流型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由于物料充满佥转鼓。物料在转鼓内的停留时间较一般卧螺离心机要明显延长,对于厌氧污泥等难分离物料无需絮凝剂也具有较好的澄清与浓缩效果。污泥去除率90%,浓缩污泥的浓度可达8%左右,污泥体积减少量80%左右,该机可与其它脱水设备组成浓缩/脱水一体机组,既可提高脱水效率,又可节省大量昂贵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6.
聚光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传热工质主要包括水/水蒸气、空气、导热油、液态金属和熔盐。针对传热工质的物性·提出了各传热工质的优缺点,介绍了传热工质在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情况,指出熔盐将是未来太阳能热发电传热蓄热工质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蓄热技术在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左远志  丁静  杨晓西 《化工进展》2006,25(9):995-1000,1030
从了解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CSP)的发展背景出发,综述了CSP系统中的蓄热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对各种蓄热技术进行了比较,并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技术发展的现状,同时指出经济型的蓄热系统设计是CSP系统成功走向市场化的关键技术,双罐熔融盐直接蓄热塔式系统将是我国发展CSP技术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左远志  李熙亚 《化工进展》2007,26(7):1018-1022
经济型的蓄热系统设计对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市场竞争力影响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斜温层蓄热。在斜温层蓄热单罐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熔融盐斜温层混合蓄热单罐系统,该单罐的中段为斜温层显热蓄热,上部为高温壳管式相变换热器,下部为低温壳管式相变换热器。斜温层保障高低温熔融盐液在同一单罐内上下隔开,而高、低温壳管式相变换热器既增加了蓄热容量,又简化了熔融盐液的注入和出料结构。初步实验测定了该混合蓄热单罐系统的有效蓄热量,证实了其斜温层在放热与吸热循环运行中能稳定保持,并表明了该系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进行液浸聚光光伏系统中液浸液体即二甲基硅油在光热条件下的老化实验研究,设计制作了气升式外环流光催化反应器。采用Fluent软件欧拉多相流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反应器进行了三维全尺寸数值模拟。分析了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和硅油物性参数对反应器中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得到反应器内循环液速和气含率等参数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结果表明:硅油黏度越小,循环液速越大,气含率越小;反应器适宜操作气速不应大于0.02 m/s;反应器最适宜高径比和环隙面积比分别为47.6和0.31~0.41。  相似文献   

20.
刘乐利 《化肥工业》2005,32(3):51-53,56
论述了在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中所产生的硫化物综合治理的措施、投资及效益情况。实践证明,综合治理不仅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