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丝绸》2017,(9)
为研究鲜茧缫丝与干茧缫丝对真丝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采用六个庄口的蚕茧,3个织物品种和多种经纬密度,分别将鲜茧丝和干茧丝织造成6组对比织物试样,并对织物试样的光泽度、拉伸性能、折皱回复性、抗弯刚度、悬垂性和透湿性等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庄口织制的各种参数织物品种,鲜茧丝织物的光泽度比干茧丝织物好;鲜茧丝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比干茧丝织物高;由于鲜茧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抗弯长度、静态悬垂系数均比干茧丝织物小,鲜茧丝织物的手感较柔软,抗皱性稍差;此外,鲜茧丝织物的透湿性通常比干茧丝织物好。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高档鲜茧丝织物染色产品,研究了葡萄皮天然染料在鲜茧丝织物染色中的应用。首先分析染料稳定性,然后从染色方法、温度、染浴pH值等方面优化染色工艺,探讨了媒染剂种类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最后测试色牢度及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葡萄皮天然染料热稳定性良好,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颜色变深。适宜的染色方法为后媒染法,最优染色工艺:染浴pH值8,元明粉10 g/L,90℃保温60 min;后媒染工艺:硫酸亚铁5%,柠檬酸1 g/L,60℃保温30 min。媒染剂可丰富染色鲜茧丝织物色谱;染色鲜茧丝织物耐皂洗、耐摩擦色牢度可达3级以上,抗紫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将核桃青皮作为天然染料用于鲜茧丝织物染色。结果表明:核桃青皮天然染料采用同浴媒染法染鲜茧丝织物的最佳工艺为:染料4%,硫酸亚铁5%,染浴pH值为3,90℃保温染色60 min。核桃青皮天然染料直接染色鲜茧丝织物的耐皂洗、耐日晒色牢度未达到3级,经金属离子媒染处理后各项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染色工艺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浸染、轧—烘—焙、轧—烘—轧—蒸以及冷轧堆4种染色工艺对活性染料上染亚麻织物时的提升性能、K/S值、牢度以及染透性的影响。3种轧染工艺相比较,用轧—烘—轧—蒸工艺染色后织物的K/S值最大,轧—烘—焙工艺K/S值最小;用轧—烘—焙工艺染色的亚麻织物有明显环染现象,其它染色工艺的染透性良好;不同染色方法对亚麻织物的色牢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咖啡渣提取色素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媒染剂种类和媒染方式对染色真丝织物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渣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优化工艺为:pH 3.5~4.0,温度95℃,时间50 min;在一定范围内,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越大,K/S值越高;媒染对真丝织物染色后的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有一定影响,其中,硫酸亚铁后媒染织物的色光变化较大,对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均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旭  张炜栋 《染整技术》2020,42(2):28-30,49
研究了从樟树叶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比较直接染色与媒染染色,选择硫酸亚铁、硫酸锌、明矾作为媒染剂,分析染色蚕丝织物的K/S值、L*值、C*值,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液5%(omf)、温度90℃、时间60 min、pH=4、浴比1∶25,最高K/S值为7.874。媒染染色明显提高了上染率,硫酸亚铁同浴媒染使K/S值最高升至22.512。采用媒染法染色后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张驰  王祥荣 《丝绸》2020,57(1):9-13
针对茜草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颜色特征受工艺条件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分析媒染剂种类、媒染方式、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染色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式,可以得到黄色、红色、紫色等多种颜色。以硫酸铝和硫酸亚铁为媒染剂,改变染色pH值能得到不同颜色,且K/S值随着pH值增大而下降;染色温度不改变染色织物的色相,K/S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染色时间对染色织物的色相和K/S值影响不大;最佳工艺条件下,染色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日晒色牢度4~5级,耐皂洗色牢度3~4级,耐汗渍色牢度3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文中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银杏叶天然染料,用于锦氨织物浸染染色。研究了预媒法染色条件如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值、染料浓度对银杏叶染料上染锦氨织物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并与直接染色工艺、同媒后媒染色工艺对比。结果表明,银杏叶天然染料对锦氨织物采用预媒法和后媒法染色K/S值较大;预媒染色较优的工艺为FeSO_4浓度5%,媒染温度60℃,媒染时间40 min;染色较优工艺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50 min,染液pH值4,浴比1∶30。染色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4~5级,耐皂洗沾色牢度4级。  相似文献   

9.
采用泡沫体系对锦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酸性染料用量、发泡液温度对发泡性能的影响,染色工艺参数发泡比、汽蒸温度、汽蒸时间、汽蒸后织物含湿量对织物色深K/S值以及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体系中染料用量越大,发泡体积越小,半衰期越大;当发泡液温度为40℃时,综合泡沫性能最佳。发泡体系发泡比越大,织物色深K/S值越大;汽蒸后织物含湿量越大,K/S值越大;不同酸性染料的最佳汽蒸温度和汽蒸时间不尽相同。与常规浸染相比,泡沫染色可以达到更高的表观得色量,更高的耐皂洗褪色牢度,相同的耐皂洗沾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肉桂皮提取液直接对真丝织物染色,讨论了p H、温度和时间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并对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抗紫外线性能及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肉桂皮提取液对真丝织物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p H=5、80℃染色45 min、浴比1∶50;经肉桂皮提取液染色的真丝织物,耐摩擦色牢度良好,耐皂洗色牢度中的褪色牢度较差;染色后的真丝织物有较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及抗菌性能,防护系数UPF值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
刘立军  黄鹏  邢帅 《印染》2020,(2):23-28
采用天然染料荞麦壳提取液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优化的荞麦壳色素提取工艺:粉碎目数100目、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44 min,色素的产率为4.36%。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条件:染色pH值5、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80 min。选择三种媒染方法和三种媒染剂分别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后织物K/S值、防紫外线性能及色牢度。结果表明,以硫酸铝钾作为媒染剂的后媒染工艺染得织物的K/S值较大,媒染剂的使用提高了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降低了UVA、UVB的透过率。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16,(12)
试验自制液体分散染料183和黏合剂,再添加适量的增稠剂和防泳移剂,配制涤纶热溶染色溶液。考察了染色工艺和皂洗工序对织物K/S值、匀染性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黏合剂HD质量分数为2%、增稠剂PTF-A质量分数为0.3%、防泳移剂MP质量分数为2%,190℃焙烘60 s时,织物能获得较好的K/S值和匀染性,且色牢度优良。黏合剂HD和增稠剂PTF-A有利于提高K/S值和降低染色不匀度,防泳移剂MP能提高匀染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直接染色、同浴媒染法、预媒染色及后媒染对真丝织物进行红蓝草色素染色,分析媒染条件对织物K/S值及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染色方法为后媒染法,即采用质量分数为4%(omf)的硫酸亚铁或3%(omf)的硫酸铜或硫酸铝钾为媒染剂,45℃媒染45 min,染色真丝织物的K/S值较高,颜色为棕红色,耐干摩擦色牢度为...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7,(6)
为研究温度在还原剂还原过程中的作用,将传统硫化钠(Na_2S)与环保型还原剂AS/氢氧化钠两种还原体系进行对比,采用浸染工艺,使硫化黑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对织物恒温染色90 min,并测定了染液还原电位及染色织物K/S值、断裂强力和摩擦牢度等。结果表明,织物K/S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AS体系略优于Na_2S体系。在最优染色温度85℃的条件下,AS体系染色织物的K/S值为25.12,耐干摩擦色牢度为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为3级,强力损失为161.05 N。  相似文献   

15.
雄蚕丝织物的应用日渐增多,但是对于其染色性能的研究并没有详细的报道。为研究雄蚕丝织物和普通蚕丝织物在染色性能上的差异,通过对雄蚕丝织物和普通蚕丝织物染色后的K/S值、耐水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及耐皂洗色牢度的测定,对表观深度及色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雄蚕丝织物染色后的表观深度要深于普通蚕丝织物,前者的色泽也明显要比后者鲜艳,光泽更亮,而在色牢度上雄蚕丝织物和普通蚕丝织物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制的液体分散蓝291对薄型涤纶织物进行连续染色,考察了染色工艺条件和热水洗工序对织物K/S值、匀染性、耐摩擦色牢度和残液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稠剂PTF-A质量分数为0.18%,增稠剂PTF-S质量分数为0.12%,防泳移剂PD质量分数为0.5%,渗透剂JFC质量分数为0.3%,聚酯聚醚D_2质量分数为2%,180℃汽蒸4 min时,染色织物能获得较好的K/S值、匀染性和耐摩擦色牢度。液体分散蓝291的连续染色性能明显优于固体粉状分散蓝3GR,增稠剂相互复配和聚酯聚醚D_2能提高织物的得色深度。  相似文献   

17.
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自制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棉织物,并对改性前后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了织物表面染色深度K/S值、固色效率、耐摩擦牢度和匀染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K/S值的情况下,改性棉织物采用无盐低碱染色工艺比传统染色工艺能节约染料用量3%,同时可改进织物的干、湿耐摩擦色牢度,提高染料的固色效率而不影响织物的匀染性。  相似文献   

18.
使用纤维素纤维改性剂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PECH-amine)对涤棉中的棉进行改性,讨论了改性剂用量对涤棉织物接枝率、透湿性及吸湿性的影响,比较了改性前后一浴法染色的K/S值.试验结果表明,涤棉织物经改性后产生接枝现象,透湿性下降,渗透性增大;改性后涤棉织物一浴法染色K/S值较改性前提高了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印染》2016,(10)
探讨了涤纶织物分散染料练漂染一浴短流程工艺中,6只耐碱型分散染料在涤纶染色过程中的耐强碱性和耐氧化性,以及前处理助剂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只染料具有优良的耐强碱性和耐氧化性,以及良好的染色结果。练漂染一浴法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色光和色牢度与涤纶织物常规染色工艺的接近。  相似文献   

20.
涤棉织物分散/活性一浴法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涤棉织物分散/活性一浴法染色的前处理工艺包括烧毛、退煮漂、丝光和预定形,再利用优选的分散、活性染料对涤棉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结果表明,与两浴法相比,一浴法染色流程简单,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与两浴法相当,匀染性能也较好;但涤棉织物一浴法染色的K/S值略小于两浴法染色的K/S值,活性染料利用率较低,因而适于染浅色或棉纤维含量较少的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