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毅 《医学信息》2018,(13):139-141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盐酸曲美他嗪片,研究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指标、常规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脂指标及常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5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合并患有T2 DM和CHD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血糖、血脂水平、用药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糖、血脂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糖、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血糖、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胡春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1):1956-1958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9年9月期间入院的108例T2DM合并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西格列汀+美托洛尔)52例和观察组(西格列汀+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P2hBG、HbA1c、TG、TC、LDL-C、LVEDs和LVEDV水平下降,HDL-C、LVEF呈升高趋势,观察组各指标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西格列汀+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T2DM合并CHD患者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9年5月本院8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所选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艾司洛尔治疗)43例和对照组(艾司洛尔治疗)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症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20ml舒血宁注射液,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心肌坏死标记物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2.00%,而观察组为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n=80),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6 w.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血管内皮功能[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 w后,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及LDL、HDL、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控制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袁敏  周袁成 《医学信息》2018,(16):123-12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诊治的102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全血黏度100/s、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100/s、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黏附率等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疗效显著,可优化血小板参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占群  李霜  刘杨 《医学信息》2019,(17):135-136,141
目的 分析苯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合并T2DM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普通组与观察组,各35例,普通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随访1年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FBG、2hPG、HbA1c分别为(5.53±1.10)mmol/L、(7.79±1.12)mmol/L、(7.12±0.86)%,低于对照组的(6.87±1.54)mmol/L、(9.12±1.43)mmol/L、(8.04±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普通组,LVEDD、LVESD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57%,低于普通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T2DM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183例,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198例,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均连续治疗、观察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改良RANKIN量表(mR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分型,以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不良反应的观察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血清TC、LDL-C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mRS评分、MBI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分型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分型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更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预后,在缩小并稳定颈动脉斑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水平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3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7).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银杏叶片治疗,均连续治疗90 d.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He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两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e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脂水平,降低Hey水平,从而延缓疾病进展,促进患者身体转归,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陈志萍 《医学信息》2019,(9):153-15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1.62±0.11)mmol/L vs(1.31±0.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5.09±0.43)mmol/L vs(5.92±0.61)mmol/L]、TG[(2.12±0.16)mmol/L vs(2.67±0.22)mmol/L]、LDL-C[(3.16±0.69)mmol/L vs(4.37±0.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脂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省 《医学信息》2010,23(16):2635-2635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9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经营养剂、尼莫地平,大面积脑梗死降颅压等常规方法。对照组使用降纤酶;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疗程结束评定疗效及安全性,两组均无退出受试者。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2%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7.4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检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Barthe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杨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7):1179-1180+1170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分别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采用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盐+阿托伐他汀治疗的6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作为A组;收集同期采用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盐+匹伐他汀治疗的6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作为B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HDL-C)升高,且B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较阿托伐他汀方案,匹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改善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治疗组全血粘度低、高切,血浆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7.25±0.13 VS 9.07±0.33)、(5.16±0.12 VS 6.03±0.17)、(1.51±0.02 VS 1.63±0.03);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2%VS76.47)。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有助于改善冠心病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米氮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支架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术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米氮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口服米氮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9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9周后,两组患者焦虑(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5,P0.05);治疗9周后两组患者抑郁(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07,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P0.05)。结论:应用米氮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9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经营养剂、尼莫地平,大面积脑梗死降颅压等常规方法.对照组使用降纤酶;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疗程结束评定疗效及安全性,两组均无退出受试者.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2%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7.4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检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Barthe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术治疗,治疗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观察组患者同样使用常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结果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均比原先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血脂(除HDL-C外)、C反应蛋白、心肌缺血情况上均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的降低血脂及C反应蛋白,防止心肌缺血的发生。且治疗效果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入选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对照组,n=112)和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观察组,n=88)。对照组于术前2天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晚直至术后长期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4g/d;至术后2天开始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用法与对照组相同。观察记录二组患者术后CIN发生情况、术前24h及术后24h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和术后72h Scr水平变化;Logistic回归分析CIN保护因素;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24h,二组患者的CysC、Scr、BUN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Cys 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Scr及BUN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h,观察组Scr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药联合应用是CIN保护因素(P0.05);而且二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肝损害、肌无力及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对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符合2型糖尿病并发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及拜阿司匹林0.1 g;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及拜阿司匹林0.1 g,均为Qd,口服,疗程4周,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U-m Alb、UAER、Scr、TG等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P<0.05)。结论:中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较少,有着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