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液相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织物,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织物为聚苯胺和涤纶织物的复合物,二者并未发生化学结合,复合织物基本保留了涤纶织物的力学性能,吸湿性能有所提高,具有较好的导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唐俊云  狄剑锋 《纺织学报》2011,32(3):148-152
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是一种环境稳定性较好的导电材料.通过研究导电织物的用途与电学性能要求之间的基本关系,认为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可用于抗静电、抗电磁屏蔽;从制备导电织物所用导电材料的选择上对各导电材料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突出了聚苯胺导电材料的选择优势;聚苯胺导电材料已发展成为一种可替代金属的新型导电材料.通过分析聚苯胺复合导...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织物,开发出柔软性智能纺织品,详细介绍制备导电织物的原料、设备、方法及织物导电性能测试方法.以锦纶/氨纶经平绒针织物为基体材料,聚苯胺为导电材料,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沉积法制备导电性良好的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法研究盐酸浓度、过硫酸铵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导电织物聚苯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的研究现状,对聚苯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与织物的结合方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和探讨,同时指出了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类导电织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导电聚合物作为性能优异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在柔性可穿戴电子纺织品中作用显著,聚吡咯、聚苯胺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是3种较常见的导电聚合物。将聚合物基导电织物作为柔性电极,为传感器提供灵活性和可拉伸性,但其本征态聚合物制备织物的电导率较低,限制了其应用。文章在简述3种聚合物化学结构、导电机理等基本性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提高聚合物基织物电导率的不同方法及导电性能变化的机理,并对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的柔性传感器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聚合物导电织物在柔性传感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可行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氧化还原一步法制备聚苯胺/银复合导电织物的新方法,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及热重分析仪对制备的导电织物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织物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水洗次数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一步法能够较好的在涤纶织物表面形成聚苯胺/银的复合镀层;经镀层处理后的织物热稳定性及导电性能均有所提高,力学性能变化较小,且经50次水洗后,其导电性能优于聚苯胺织物。本研究为开发具有高导电性、低成本的导电织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羊毛-涤纶复合抗静电织物,通过试验对复合抗静电织物的导电时间稳定性、导电耐水洗性、导电耐磨性和导电耐高温性进行探讨,研究不同外部环境与导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织物的导电性能随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都会有一定的改变,但仍然在抗静电织物的导电范围内,导电性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征型导电高聚物织物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屏蔽电磁波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由聚乙炔、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与基材织物复合得到的导电高分子织物.介绍了导电高聚物织物的分类和研究现状,因其保持有纺织品的强力、伸长、悬垂等性能,可用作电磁屏蔽服、医用服、传送带、过滤网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聚苯胺/蚕丝复合织物对酸碱的颜色响应性和可逆重复性,以平纹蚕丝织物作为基底,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为掺杂剂,通过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苯胺/蚕丝复合导电织物,采用测色仪测定织物表面颜色、色彩坐标,积分球测定织物的紫外光可见光反射曲线,研究了聚苯胺/蚕丝织物对p H值的响应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织物的表面颜色随p H值从1增加至12发生由墨绿色—蓝绿色—蓝黑色之间的变化,具有良好的p H值响应性;此外,聚苯胺/蚕丝织物可在不同p H值溶液中重复可逆使用,表面色差小于2,颜色差异轻微,具有稳定的开关效应。  相似文献   

10.
塑料和天然、化学纤维均不导电。导电体一般是铜、铝、银等优良导电性能的元素制成导电体用以传导电能。近年来 ,导电高分子材料科学有了很大的进展。因为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可加工性和柔韧性、如果兼具无机材料的半导体特性和金属的导电性那就是一种理想的导电材料。人们发现聚苯胺 ( PAn)具有多样化结构 ,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价廉易得等优点 ,常温下呈不规则的粉末状态有较低的结晶度和分子取向度。由于结构原因本来其导电率很低。但人们发现利用共轭高聚物容易被氧化或还原这一特性 ,对其进行电化学或化学掺杂 ,使离子…  相似文献   

11.
导电织物是重要的智能/高科技材料之一,织物经本征导电聚合物(ICPs)处理后可实现导电.本征导电聚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并且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晶体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造、功能性织物、有机电极、燃料电池、腐蚀性保护用薄膜及生物传感器)而备受重视.最突出的ICPs是聚吡咯和聚苯胺,这两种材料的电导率值与观测到的不良导电金属和合金的值相当.ICPs为共轭聚合物,聚合物主链中单键和双键交替出现,这是电荷载体在掺杂情况下能够沿着主链自由移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钛添加量对聚苯胺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二氧化钛添加量对聚苯胺二氧化钛功能性织物性能的影响。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添加剂,涤纶非织造布为基布,采用液相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二氧化钛功能性织物。在确定聚苯胺涤纶功能性织物最优聚合工艺的基础上,测试了不同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添加量的聚苯胺二氧化钛功能性织物导电性能和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和聚苯胺的比例为0.3∶1时,所制得织物的导电性能和紫外线屏蔽性能均较理想;二氧化钛的存在虽降低了聚苯胺二氧化钛功能性织物的电导率,但有利于提高织物导电性能的稳定性和防紫外线性能。认为:二氧化钛粉体的加入可以改善织物导电性能的耐久性和防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13.
氧化条件对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轧工艺,在织物上进行原位化学氧化聚合,以改善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性能。探讨了氧化聚合过程中氧化剂和质子酸浓度、浸液时间、氧化液温度和带液率等因素对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率、聚苯胺增重率、颜色深度及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苯胺氧化聚合条件,即氧化剂浓度0.2mol/L,质子酸浓度0.2mol/L,浸液时间5s以内,氧化液温度40℃以下,带液率120%,从而实现了导电聚苯胺在涤纶织物上的大面积均匀沉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了碱减量处理前后涤纶织物经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导电织物的制备条件及性能研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制得复合织物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元素原子数分数,确定聚吡咯的存在,并分析了碱减量处理、掺杂剂以及氧化剂等因素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织物进行碱处理以及控制反应中掺杂剂、氧化剂的浓度等条件,可以制备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聚吡咯导电涤纶织物,并且导电织物的耐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聚苯胺导电纤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苯胺导电纤维因其制备方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导电性能,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纤维材料。简要介绍了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质,概述了国内外聚苯胺导电纤维制备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聚苯胺导电纤维的各种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兆懿 《印染》2011,37(20)
以盐酸为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采用两步法制备了聚苯胺/棉复合织物.探讨了氧化过程中,过硫酸铵浓度对复合织物导电性能、电磁屏蔽效能以及聚苯胺质量增加率的影响,同时还利用衰减全反射法(ATR)、X射线衍射法(XRD)以及光学显微镜对聚苯胺/棉复合织物的红外光谱、结晶度以及表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结果表明,APS浓度为0.2 mol/L时,复合织物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最好,且聚苯胺与棉织物结合良好,而氧化聚合后复合织物中棉纤维的晶型结构未发生变化,结晶度升高.  相似文献   

17.
聚苯胺用于纯棉织物电磁防护功能整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酸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棉织物表面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生成一层导电聚苯胺,由此设计出一种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能的织物。对制备具有较高电导率聚苯胺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聚苯胺具有导电性能的共轭体系,经酸质子掺杂后其导电性可提高十个数量级。本实验基于这一理论,先令涤纶织物吸收足量的苯胺单体,然后在酸性介质中在织物上合成聚苯胺。经酸质子的掺杂,使聚苯胺具有较强的导电性,从而改变涤纶的导电性能,进而制备出抗静电的涤纶织物。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苯甲酸和对甲苯磺酸作为反应液,研究有机酸种类、浸泡时间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参数对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反应液效果最好,其织物电阻值最低可达150Ω。  相似文献   

19.
聚苯胺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苯胺(PAn)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聚苯胺的结构、合成方法及其溶解性问题,介绍了聚苯胺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聚吡咯是一种典型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便、较高导电率的特点,也是最具商业价值的导电高分子聚合物之一,在导电织物、电容器、生物传感器及吸波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综述了聚吡咯的结构、合成方法以及在导电织物、生物传感器、吸波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