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硅谷”早已不是新名词了,但近年来伴随新经济的浪潮,“硅谷”又有了新奇的魔力。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麻省的波士顿和华盛顿州的西雅图,都办起了自己的“硅谷”。台湾的新竹、英国的剑桥也都标榜自己是后起直追的成功典范。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浦东和深圳也办起了类似“硅谷”的科技园区。未见其人,已闻其声美国有两大股票交易所,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主要是传统公司,新兴公司大多在那斯达克上市。那斯达克的英文是“Nasdaqu”,总部设在首都华盛顿。但如果  相似文献   

2.
胡欣 《世界知识》2021,(5):75-75
进入2021年,世界在持续陷入新冠疫情造成的恐慌和动荡之时,也迎来国际政治形态变化的新元素。大国外交、军事变革、战略博弈、政治变局,都在释放能量并相互牵扯,共同塑造着新的格局。西方战略家们似乎看到从2020年的阴霾中脱身的希望,几乎整个西方都在庆幸美国领导人的更换,都在讨论拜登政府的对外政策取向,迫不及待地向华盛顿递出橄榄枝或献上锦囊计。西方这种突如其来的乐观,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战略亢奋”。  相似文献   

3.
肖河 《世界知识》2021,(7):12-16
拜登年近80岁才当上美国总统,能力总是不被人看好。不光他的政治对手这么说,很多同僚也持相似看法。奥巴马政府首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回忆录中这样评论拜登:“他在过去40年的所有重大内外政策和国家安全议题上都犯过错误。”不过,同样是盖茨,在同一本书中又把拜登称作“让人无法不喜欢”的“体面人”。华盛顿的很多人都觉得,如果说拜登的当选有什么特別令美国人期待的地方,排在第一位的当属其可以发挥友善、团结的人格特征,“治愈”深深困扰美国的极端政治分裂之苦。然而拜登执政满一个月之后,人们发现美国仍在一刻不停地加速分裂。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硅谷热”热遍全国。许多地方对建设“硅谷”一掷千金,相互攀比日益严重,连少数乡镇也雄心勃勃圈地建园。正当让硅谷遍地开花的呼声正高,中国最有条件成为硅谷的中关村表态:不能也不想做第二个硅谷;一时间,中关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关村成为北京媒体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北京人大及政协两会期间。中关村不仅第一次被写进了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而且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在硅谷,印度技术天才名扬天下,可是都难逃“高级白领”为他人做嫁衣的命运。由于坎瓦尔·雷奇的出现,这一切全都变了。在雷奇的率领下,印度的技术天才们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公司,自己当上了老板,印度企业家联盟(TiE)的大旗熠熠生辉,名声大振,坎瓦尔·雷奇也因此得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雅号”:“硅谷黑手党教父”。 雷奇使得一大批印度人在硅谷成了“超级明星”,他被誉为“硅谷最重要的投资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说:“今后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邓小平同志在此极为明确地指出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既不从属又不脱离。这是就我国长期的文艺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而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它是制订党的文艺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指针。  相似文献   

7.
1 人力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20世纪70年代,美国硅谷的迅猛崛起,成为美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引擎,并成为最近30年新技术革命的发源地,推动了美国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片“硅谷热”。硅谷的成功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而人们公认一个非常重要的在于硅谷地区的大学不断地为硅谷输送人才及科技成果,才能使硅谷不断地创造辉煌。硅谷的成功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即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 实质上首先是知识 信息 教育 技术和体制的差  相似文献   

8.
陈曦 《杭州科技》2009,(1):62-64
硅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它位于美国西海岸北加州。从旧金山的湾区中半岛沿着加州101号高速公路往南至圣何塞,被称为“硅谷大道”,在它的两侧有着上千家高科技公司,既有世界知名的领先企业,也有许多依附大公司制造零部件的中小型公司。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杂志从本期起每期将会刊发一篇通过美国相关网站和有关文献编译的硅谷相关资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北美洲有两个硅谷:一个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北美人称“南方硅谷”;另一个在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人称“北方硅谷”。这一南一北两个硅谷形成了北美高科技产业的两大中心,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电讯、信息和多媒体研制基地。中国读者可能对美国的“南方硅谷”比较熟悉,本文将着重介绍“北方硅谷”渥太华。  相似文献   

10.
新事 新言     
《世界知识》2008,(24):11-11
“我希望自己在人们的记忆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没有为了迎合政治而出卖我的灵魂。我带着自己的价值观来到华盛顿,也带着同样的价值观离开。” ——美国总统布什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说,他希望以一个解救了5000万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并帮助他们实现了和平的总统而著称。  相似文献   

11.
素金   《科技潮》2000,(11):92-93
一连好几个月,撒拉玛·卡拉塔每天都要到海滨森林去,在那里耐心寻找用于造“卡帮”(船)的木材。现在,他终于找到了。对于撒拉玛·卡拉塔,找到这种木材实在太重要了。因为用这种木材造的“卡帮”至少能用20年;在此期间,这“卡帮”既是他的交通工具,也是他赖以遮风避雨的家。此外,出海捕鱼也全靠“卡帮”。莫肯人生儿育女在这“卡帮”上,在“卡帮”上长大成人,没准儿死也死在这“卡帮”上。海滨森林中只有少数几种树的木头能  相似文献   

12.
国际札记     
难言之隐苏联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谈判中达成了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进一步为苏联和德国人民的友好合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给德国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又一有利的条件。莫斯科谈判结果受到全世界善良的人民的欢迎,因为它完全符合于和平的利益。但是对于那一小撮害怕国际局势的任何缓和的“冷战”陰谋家们,这是一个使他们垂头丧气的消息。莫斯科谈判达成协议的消息刚刚传出,”纽约先驱论壇报”驻华盛顿记者凱尔就报道说:华盛顿对于苏联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并不感到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呢?美国通讯社在报道协议的同时指出,苏联同西德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是“出人意料的”,这个协议超出了西德总理阿登纳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所取得的协议的范围。“纽约时报”驻华盛顿记者阿伯尔说,美国助理国务卿麦钱特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代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     
麦克纳马拉南越之行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偕同一大批美国军政要员,于3月6日午夜匆匆赶赴西贡。3月12日,这一帮人马又急忙赶回了华盛顿。麦克纳马拉之流仓皇奔波于华盛顿—西贡之间,为的是要解决约翰逊政府“头等头痛”的南越问题。麦克纳马拉南越之行的具体任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有二点:一是判断那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局势;二是断定美国还要采取什么更多的行动。其实,南越局势早已羊明。美国合众国际社说得很清楚:麦克纳马拉日益频繁的访问,“一直是”南越“不断恶化的局势的晴雨  相似文献   

14.
十月的华盛顿已经是晚秋景象,但是在政治舞台上却是另一番气氛。虽然一九八○年十一月的总统选举为期尚远,但竞选总统候选人的序幕已经拉开。报纸、电视都充斥着竞选活动的报道,人们见面时的话题也往往是:“你认为卡特和肯尼迪谁会在民主党的提名中获胜?”《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当前“政治上的猜测淹没了诸如通货膨胀、衰退、苏联在东欧减少军事力量的建议和柬埔寨大规模饥荒等这样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圣西门和圣西门主义学说的研究,一般人只强调前者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杰出贡献,人们普遍认为圣西门晚年的著作——《新基督教》是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顶峰,而他的后继者们的思想却没有多少值得研究,甚至把圣西门主义者全看成“反动的一帮”。然而,笔者认为,事实远非如此。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的反美怒潮正在空前地汹涌澎湃。美国资产阶级报刊对于美国侵略东南亚、特别是侵略南越的失败,一再发出惊慌的嗥叫。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员鲍德温承认,南越的“军事形势已经恶化了”,“在有些地区,形势的确是悲惨的”。《华盛顿明星晚报》的威尔逊慨叹:“在东南亚,从越南、柬埔寨直到印度尼西亚、缅甸和老挝,西方的地位在迅速恶化。”美国的负责官员惊呼:亚洲各国“民族主义的热情汹涌澎湃”,到处“冒烟欲燃”了。这些话倒也反映了当前反美大风暴的景象。这是美帝国主义战后以来对亚洲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必然结果,而目前美国要推行这种政策是越来越困难了。  相似文献   

17.
硅谷文化对美国新经济的贡献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祥地 ,也是当代高科技企业最集中的地方。前不久创记录的美国经济持续100多个月的快速增长中 ,信息和高新技术产业起了主导作用 ,作为“经济新发动机”的硅谷自然功不可没。硅谷高科技产业带对美国经济、科技的发展 ,仍将发挥深远的作用和影响。正因如此 ,硅谷已成为各国研究和仿效的一种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硅谷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拥有大量的风险资本 ,以及因毗邻于著名的学府 ,而拥有众多的高素质人才群体 ,更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创立的独特的、激励创新的“硅谷文化”。一、硅谷文化对美国新经济的贡献美国在…  相似文献   

18.
我手头有这样两条消息:其一是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最近畅游巴黎之后,打算到大洋彼岸去访问。听说伦敦方面对于艾森豪威尔是否会亲赴机场迎接,觉得把握不大,因此英国外交部正在试探华盛顿的态度。其二是说,法国总统戈蒂虽然在几个月前已经决定访问华盛顿,但是一直迟迟没有成行,原因是法国政府坚持要艾森豪威尔到机场去欢迎他,否则,就要取消这次访问。结果,美国政府只得同意,据说这样一来,“就在典礼方面创立了一种新的政策”。美国总统的“典礼政策”如何,我没有研究过,但是对于一国元首访问另一国,在礼仪上国际间是有一些惯例的。那末英法元首对于访问美国,为什么要顾虑重重呢? 有人说,伦敦和巴黎的这些顾虑是有理由的。因为这几年访问过  相似文献   

19.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祥地 ,也是当代高科技企业最集中的地方。前不久创记录的美国经济持续100多个月的快速增长中 ,信息和高新技术产业起了主导作用 ,作为“经济新发动机”的硅谷自然功不可没。硅谷高科技产业带对美国经济、科技的发展 ,仍将发挥深远的作用和影响。正因如此 ,硅谷已成为各国研究和仿效的一种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硅谷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拥有大量的风险资本 ,以及因毗邻于着名的学府 ,而拥有众多的高素质人才群体 ,更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创立的独特的、激励创新的“硅谷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尽管经历了IT泡沫的破灭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今天的硅谷仍然是全球第三大高科技工业园区(仅次于纽约大都会和华盛顿都会区),全美逾40%的风投集中在硅谷,这里集聚着上千家高科技企业和22.5万个以上的高薪高科技职位,每一个新兴的"孵化器"和高科技产业园在创立之初和发展过程中,都不能免俗地要对镜顾盼一番——"我很像硅谷,不是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