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闽 《河北医药》2013,(22):3463-3464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目前惟一发病原因清楚的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是宫颈癌主要致病原因之一。不同基因型HPV感染导致的病变后果不尽相同,低危型HPV可引起尖锐湿疣、扁平湿疣等良性病变,其中不到1%感染者进展为宫颈癌,高危型HPV不仅能导致低度或高度癌前病变,还能诱导癌发生,90%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检出高危型HPV,其中HPV16型占60%以上[1]。研究证实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是我国女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明确病变女性感染的HPV 基因型对于分析病变的进展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探讨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体检女性460例HPV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进行HPV的TCT检查、DNA检测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 460例体检的结果中HPV的DNA检测呈阳性156例,检出率为33.9%。156例HPV的DNA检测阳性的女性中,TCT检出HPV感染22例(14.1%),诊断为宫颈癌1例,灵敏度为0.6%;经病理活检检查HPV感染23例(14.7%),诊断为宫颈癌2例(早期浸润鳞癌和中分化鳞癌各1例),灵敏度为1.3%。结论宫颈癌早期筛查中采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多点取材活检,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的优点,结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时对症治疗,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PV筛查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18例妇科患者进行TCT、HPV检测及病理学检查,分析TCT+HPV筛查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结果病理检验阳性率为9.6%,TCT阳性率为5.0%,HPV阳性率为5.5%,TCT联合HPV检测的阳性率为8.3%。以病理检验结果为标准,TCT+HPV筛查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阳性符合率均高于HPV或TCT的诊断结果(P<0.05)。结论 TCT+HPV筛查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能够提高阳性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高危型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本院妇科门诊接受防癌筛查的患者2886例检测者为研究对象,对HPV阳性患者行TCT及病理活检。结果 2886例受检者中,HPV阳性率10.88%,其中高危型263株,占83.75%;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31~50岁;HPV的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 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TCT技术以及病理活检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状瘤病毒监测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海珍  陈彩飞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90-1391
19世纪70年代左右,有学者提出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之间具有相关性。Bosch和Manos等通过收集来自22个国家的宫颈癌活检标本作PCR检测,发现99.7%的肿瘤中都可以检测到HPV—DNA。全球女性年龄标准化感染率为10.5%。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液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检出率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进展评价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与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宫颈癌筛查患者7557例,其中,行TCT检查患者7207例,行HPV检测患者350例,对HPV检测阳性患者和TCT检查阳性(TCT≥ASCUS)患者均行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对TCT阳性患者行HPV检测,分析TCT、HPV检测与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关系。结果TCT检查阳性562例,阳性率为7.80%(562/7207);HPV检测阳性81例,阳性率为23.14%(81/350),TCT检查阳性率明显低于HPV检测(χ2=152.362,P<0.01)。TCT检查阳性患者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炎性反应481例,CINⅠ42例,CINⅡ23例,CINⅢ12例,宮颈癌4例;HPV检测阳性患者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炎性反应45例,CINⅠ21例,CINⅡ10例,CINⅢ4例,宮颈癌1例。对TCT阳性患者进行细胞学分级比较,HPV阳性率越高(χ2=9.362,P<0.01)。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TCT检查、HPV检测联合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检出率较高,是宫颈癌检测的重要诊断指标,可及时有效地诊断宫颈癌,减少病理检查的失误,提高诊断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人乳头瘤病毒(以下简称HP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宫颈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HPV脱氧核糖核酸(DNA)[1]。HPV很可能是宫颈癌的一个协同因素[2]。由于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及近年来国内外HPV感染发病率迅速增加,关于HPV感染的诊治也成了妇产科医生感兴趣的课题。本研究对干扰素用于HPV亚临床感染的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干扰素治疗HPV亚临床感染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爱玉  黎云 《中国医药科学》2014,(15):152-153,167
目的通过分析326例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结果,评估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2月992例阴道镜检查患者中326例宫颈定位活检病例,对326例病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26例宫颈定位活检患者,阴道镜检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16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6例,宫颈癌15例,宫颈湿疣5例,宫颈结核1例;病理诊断为宫颈炎171例,CIN138例,宫颈癌11例,宫颈HPV感染5例,宫颈结核1例;阴道镜检查对慢性宫颈炎、CIN、宫颈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8%、83.09%、66.67%;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4.36%。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创伤小、准确性高,对早期发现宫颈HPV感染、CIN、宫颈癌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洁  王以新 《中国医药》2011,6(3):378-379
流行病学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高危(致癌性)HPV,其中HPV16 DNA最为常见.和其他肿瘤一样,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1].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可自发地识别清除HPV,大多数感染HPV病毒的妇女并不发展成宫颈癌,只有不到1%的感染者不能自发地清除HPV而形成持续感染并最终发展为宫颈癌[2].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表明,宿主的免疫力和家族遗传与HPV病毒感染的生殖器相关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多态性与HPV病毒感染及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但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仍是最危险的癌变原因.HPV若要持续感染宿主就必须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3].研究表明,一部分宫颈癌患者尽管局部损害呈 HPV阳性,却没有启动对HPV的免疫反应,同样提示在HPV持续性感染及HPV引起的部分宫颈癌患者中存在免疫逃逸[4].实验证实经典HLA-Ⅰ类分子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降低,但是非经典的HLA-Ⅰ类分子(如HLA-G,HLA-E)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却呈上调趋势[5].本文就HLA-G的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10例宫颈癌与健康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宫颈癌分为宫颈癌组(8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HPV基因型检测。观察宫颈癌组患者的高危HPV感染情况、不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比较宫颈癌组与对照组的阴道微生态情况。比较高危HPV基因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情况。结果 80例宫颈癌患者中,高危HPV感染率为88.75%,宫颈癌组患者高危HPV基因型感染前三位为HPV16(58.75%)、HPV18(11.25%)、HPV58(7.70%)。宫颈癌HPV感染患者的p H值≥4.5、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HPV16、HPV18、HPV58、混合感染患者的阴道p H值≥4.5、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HPV18、HPV58均与p H≥4.5、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贵州省罗甸县适龄妇女基于女性宫颈癌认知程度影响因素及对预防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到罗甸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癌筛查问卷调查的887例妇女,对所有妇女发放调查问卷,分析调查其对宫颈癌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研究对象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的认知整体较低,对于宫颈癌筛查的作用和宫颈癌能否治愈认知度相对较高,对于高危型HPV感染类型、HPV阳性结果的意义、了解HPV疫苗和HPV疫苗接种次数等HPV相关知识认知较低;不同认知程度妇女的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居住地、职业和个人月收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均P <0.05);结果显示影响宫颈癌认知程度的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和个人月收入(均P <0.05);887例女性中,129例(14.54%)女性进行了预防性HPV疫苗的接种,剩余758例女性表示愿意接种预防性HPV疫苗有616例(81.27%)。结论 罗甸县适龄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较低,影响因素较多,有较高的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意愿但疫苗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琢)、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STNFR与宫颈癌相关病原人乳头瘤病毒(HPV)、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方法对62例宫颈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HPV、CT,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NF-琢、STNFR-Ⅰ、STNFR-Ⅱ,并与正常的35例对照。结果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CT、HPV+CT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宫颈癌患者血清TNF-a、STNFR-Ⅰ、STNFR-Ⅱ以及CT感染阳性组STNFR-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TNF-琢、STNFR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STNFR水平的增高可能与宫颈癌HPV、CT感染有关,其发生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因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1]。每年全球新发人数约47万。我国年轻患者宫颈癌发病率呈增加的趋势。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宫颈癌患者90%以上伴有高危型HPV感染,HPV是宫颈癌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分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及组织活检对早期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门诊380例疑似患者分泌物中的HPV病毒分型,同时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 TCT)及组织细胞活检对疑似患者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实验可检测16种高中危型和3种低危型,高危型HPV和高危混合型感染占总感染的79 u.53%,通过临床调查和相关检查得出高危型HPV及高危混合型HPV有较强的致病性,与TCT炎性反应改变,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癌(SCC)阳性符合率分别是13.7%、53.7%、75.5%、93.9%、100%,高危型HPV及高危混合型HPV与组织细胞活检结果慢性炎症、CINⅠ、CINⅡ、CINⅢ、SCC的阳性符合率是16.7%、12.8%、75.5%、94.0%、100%。结论 HPV高危型及高危混合型对宫颈癌有较高的发病率,当然为了有效的防治宫颈癌的发生和病情的进展,妇检只有联合检测HPV、TCT及组织活检才能对早期宫颈癌发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预防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人类乳头状病毒(HPV)与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39例患者,将此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选取41例非宫颈癌的正常人群,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人类乳头状病毒(HPV)的检查,观察研究结果。结果宫颈癌组患者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体内的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出率明显增高,人类乳头状病毒(HPV)与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PV、TCT筛查结合必要的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HPV、TCT筛查的有性生活史的妇女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必要的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明确。结果进行HPV筛查868例、同时行TCT筛查638例的患者中,进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126例,HPV阳性98例,ASC—US304例,LSIL35例,HSIL28例,活检发现慢性宫颈炎40例,CINJ57例,CIN1118例,CIN川6例,其中累及腺体4例,鳞癌3例,宫颈原位癌2例。结论HPV、TCT及阴道镜下定位是早期筛查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且HPV、TCT结果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来我院就诊的象山县已婚妇女宫颈疾病的诊断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宫颈脱落细胞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测、阴道镜下活检后行病理学诊断。结果宫颈细胞学异常66例(6.4%);948例通过HPV分型检测,发现l84例(19.4%)HPV阳性;进一步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45例,宫颈癌5例。结论TCT结合HPV检测并联合阴道镜检查是诊断宫颈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对防治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十分普遍,其病变亦有自限性和可逆性,只有少部分持续性感染。有研究认为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发生,使得HPV感染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检测、早期处理及随访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HPV感染后存在机体免疫系统的变化,尤其是阴道局部免疫的变化在HPV感染的转归中有重要作用[1]。为探讨HPV感染后阴道局部免疫的变化,我们检测了HPV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1]。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是CIN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其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的必要条件。然而,大多数HPV感染是暂时的,只有少数感染持续存在并进展为CIN和宫颈癌。HPV感染  相似文献   

20.
高危型HPV(High Risk HPV,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理条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检测发现我国宫颈癌高发区中,30-45岁妇女中HR—HPV感染率达97.6%。宫颈癌病因学研究表明,持续性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门诊确诊的150例CIN患者的病例分析,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