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庄闸枢纽工程包括韩庄节制闸、伊家河节制闸、老运河土坝。整个工程于1957年开始兴建,至1980年相继完成。自工程运用30多年来,综合效益显著,特别是在防洪排涝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被称为是南四湖的太平门。该工程设计排洪流量,当微山湖水位33.5米时,总流量2500立方米每秒,其中韩庄闸2050立方米每秒,伊家河闸200立方米每秒,老运河土坝250立方米每秒;当微山湖水位36.8米时,总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其中韩庄  相似文献   

2.
1996年8月初,地处大清河水系的东淀遭受到自1963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袭击。从8月5日新盖房水利枢纽开始向东淀分洪,继而大清河南支的白洋淀枣林庄闸和东淀周边自排、机排河渠向东淀泄水,东淀最大入流量1680立方米每秒,累计进入东淀水量达21.88亿立方米。按照国家防总批准的新盖房设计分洪5000立方米每秒、白洋淀枣林庄设计分洪270O立方米每秒的行洪、滞洪标准,应该说“96.8”  相似文献   

3.
陈金 《治淮》1996,(8):30-31
一、工程概况 塔山闸位于总沭河中游新沂市唐店乡,是新沂市中部地区主要蓄水控制工程。该闸建于1972年,最高蓄水位29.0米,设计行洪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校核2500立方米每秒。闸孔净宽8.0米,共19孔,闸底板高程22.0米,混凝土反拱底板,闸墩为浆砌条石和混凝土预制块,闸上交通桥为二铰拱结构。闸门启闭系统,两侧7孔为油压式启闭,中间12孔为绳鼓式启闭。由于历史原因,设计标准偏低,经20多年的运行,闸墩已大面积碳化,上游混凝土铺盖多处断裂,闸门油压启闭系统损坏严重,存在  相似文献   

4.
6月1日: 9时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宣布:开始下闸蓄水。 三峡水库起蓄水位106.15米,入库流量为1200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为5040立方米每秒。  相似文献   

5.
盛家宝 《治淮》1996,(10):21-22
江苏地处淮河流域下游,承担着河南、安徽等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除通过苏北灌溉总渠(设计流量800立方米每秒)分泄入海和淮沭河(设计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分淮入沂外,主要经过入江水道(设计最大排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排泄入江。目前,入江水道工程承担着江苏75.9%的淮河设计排洪任务,在淮河流域排洪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自三河闸起经金沟改道至高邮  相似文献   

6.
谢志成 《治淮》1991,(1):36-38
沈丘县地处豫东平原,境内有沙、泉两河横贯东西。建国以来,全县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现有大、中型节制闸3座,重点河道防洪涵闸45座,其中预计流量10~20立方米每秒的防洪涵闸19座,10立方米每秒以下的防洪涵洞26座。这些工程目前多处于带病运行状态。究其原因,大部分由下游消能工程存在问题所致。对我县沙河槐店节制闸和县内其他平原涵闸进行了分析、试验,得到了一些启示。该闸分浅孔、深孔两部分,两次建成。浅孔闸始建于1959年,1967年竣工。设计流量2085立方米每秒,设计闸底板高程35.50米,上游河底高程35.50米,下游河底高程27.50米,底流  相似文献   

7.
嶂山闸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嶂山集西1.1公里处,它上控骆马湖,下接新沂河,是一座以泄洪为主、兼有蓄水灌溉作用的大型控制工程。该闸设计泄洪流量8000立方米每秒,汛期下泄骆马湖洪水经新沂河入海,非汛期为骆马湖周边200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并为附近工业、航运、水产养殖及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盐城两市境内,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1999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施工,2003年6月28日竣工。工程近期设计排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强迫行洪流量2890立方米每秒,将洪泽湖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远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可进一步提高到300年一遇。二、淮河入海水道的启用背景6月21日,江淮地区入梅进入主汛期。入洪泽湖总流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孔善能 《治淮》2005,(12):14-15
2005年沂沐泗流域是继2003、2004年后,连续出现的第三个丰水年,汛期流域平均降水量86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7%,列1953年有连续资料记载以来第一位.沂河、沭河、中运河、新沂河等流域内各主要河流多次出现洪水过程,沂河临沂站最大流量5030立方米每秒;沭河大官庄最大流量1330立方米每秒;中运河运河站最大流量2680立方米每秒,为1974年以来最大流量;新沂河沭阳站最大流量4240立方米每秒.南四湖上级湖南阳站出现了1971年以来最高水位35.35米;下级湖微山站出现了1974年以来最高水位33.44米;韩庄闸最大泄量1840立方米每秒,列历史第一位.沂沭泗局在淮委的正确领导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科学决策,灵活调度,夺取了2005年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0.
芦苇阻水 河道内众多滩地和改道段生长着芦苇,致使水道河床糙率增大,行洪水位全面抬高,严重削弱了行洪能力,给安全度汛带来了很大威胁。例如,淮河入江水道的三河段,由于芦苇茂密.1991年汛期,三河闸下泄流量为3000立方米每秒时,金湖站水位抬高到10.33米,相当于设计5000立方米每秒的水位,致使入江水道大堤堤脚普遍窨潮渗水,堤上三处出现裂缝,13座涵闸岌岌可危,被  相似文献   

11.
《治淮》2000,(7)
淮河流域自从进入梅雨季节以来,一直阴雨绵绵,局部地区发生了大暴雨。特别是6月24日以来,暴雨中心主要在沙河、洪汝河上游的伏牛山区。25日四里店日雨量达345毫米,26日立新日雨量达237毫米。由于连日暴雨,沙河支流澧河、洪汝河支流小洪河发生较大洪水,澧河何口水文站26日6时30分水位达70.38米,流量1980立方米每秒,罗湾进洪闸开始向泥河洼滞洪区分洪;26日15时小洪河杨庄水位66.22米,流量468立方米每秒,桂李水位63.10米,流量365立方米每秒,16时桂李进洪闸向老汪坡滞洪区分洪。  相似文献   

12.
辽河1995年汛期发生有记录以来的第3位大洪水,双台子河闸洪峰流量为4050立方米每秒,是双台子河闸建闸后第一位大洪水。大辽河出现建国后第一位大洪水,三岔河站流量达6500立方米每秒。但是盘锦市境内无论是大辽河、辽河左右岸大堤、导流堤,还是围堤,都无一决口。究其原因,在工程技术方面采用塑料布护堤是关键措施之一。盘锦市在1995年汛期共铺设塑料布126.9千米,用塑料布85吨,起到了护堤、固堤作用,杜绝了堤防决口。 一、铺设方法 塑料布一般幅宽7.5~8.0米。铺设须根据塑料布幅宽与堤坝坡度  相似文献   

13.
吴晓东  刘明春 《治淮》1999,(9):22-23
1 概况 爬爬岩水库位于霍山县淠河支流辉阳河上,坝址处在爬爬岩一段“S”形河流弯道中,电站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93立方米每秒。工程建筑物按四级标准设计,经频率分析,设计洪水流量为1214立方米每秒,校校洪水流量为2005立方米每秒,设计正常高水位383.0米,设计洪水位387.35米,校核洪水位388.94米,死水位358.5米。坝址处河谷形状为不对称“V”型河谷。  相似文献   

14.
建在山区浅滩河流上的一些拦河坝,经常遭受洪水毁坏。1991年黑龙江省海林市因遭受近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为3100立方米每秒的冲击,全市51处拦河坝中就有43处遭到不同程度的水毁,其中有39处在坝头滩地拉开形成河道。分析其破坏的主要原因:一是这些拦河坝均处于山区冲积平原的浅滩河流上。河流比降大,滩地植被多被破坏,表层多为砂土地质,抗冲能力低,极易冲刷。二是在主河道上建拦河坝、严重缩小了河槽的行洪断面(60%~80%)。当行洪流量达到或大于平槽流量时,在坝上游已造成河水出槽,水流冲刷滩地和坝头;在坝下由于两侧出槽的水…  相似文献   

15.
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游地区洪泽湖的主要排洪河道,设计排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河道长157.2公里,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由三河闸至高邮湖,长57.8公里,河道宽度除闸下3公里穿过丘陵地段为1公里左右外,其余平原圩区地段为3公里左右,是筑堤束水漫滩排洪的河道。中段穿过高邮湖和邵伯湖,长57.7公里。下段由邵伯湖边的六闸向下经归江河道至三江营入江,长41.6公里。这段是感潮河道,有万福闸、太平闸、金湾闸、芒稻闸四座大型水闸控制排洪入江流量和邵伯湖蓄水位,在干旱年份还可引江补湖。  相似文献   

16.
高福生  朱玉龙 《治淮》1994,(7):24-24
1991年汛期,淮河入江水道自5月31日至8月25日连续行洪118天,宣泄淮河上中游来水444.68亿立方米,为确保淮河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河道中存在诸多行水障碍,尤其是改道段大面积的阻水柴草,使得入江水道自尾渡至漫水公路水面曲线全面超过设计值,在三河闸下泄8900立方米每秒时,金湖站水位达11.69米,相当于设计行洪10000立方米每秒时的水位。入江水道上段在长时间、高水位的浸泡和冲刷下,出现了多处险情。当年入江水道除险  相似文献   

17.
双龙河防潮闸钢结构腐蚀机理分析及长效防腐处理王德庆,周祥普,冯海清,郭晨英一、概述双龙河防潮排水闸位于双龙河入海口,闸上流域面积443平方公里,设计上游水位2.25米,下游水位2.10米,挡潮水位5.03米,设计过闸流量285.5立方米每秒,闸口净宽...  相似文献   

18.
汤长禄  刘万荣 《治淮》1994,(8):30-31
小淠河防洪闸位于淮河主要支流淠河下游左岸霍邱县冯瓴乡境内小淠河出口处。该闸汛期既负担排除小淠河上游来水入淠河,又可防御淠河高水位时洪水倒灌,保护小淠河西岸4万余亩耕地免受洪水灾害,同时兼有灌溉、交通等综合效益。该工程由六安地区水电规划设计院设计,霍邱县水利工程队施工,于1992年11月开工,1993年9月底基本建成。 一、规划设计与地质情况 该闸位于小淠河尾端,上游集水面积175.3平方公里,按淮河支流治理标准,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二十年一遇洪水校校,设计流量283.4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394.3立方米每秒,闸身共4孔,净过水宽20米。闸室为钢筋砼整体结构,底板高程21.00米,齿槽底高程19.40米,消力池基  相似文献   

19.
刘侠敏  林坤 《治淮》1993,(10):33-35
茨河铺枢纽工程位于茨淮新河与沙颍河的分水口处,是茨淮新河分泄沙颍河洪水的第一级控制工程,该枢纽由分洪闸和船闸组成,枢纽工程于1977年动工兴建,1980年7月1日建成并通水运行。工程按二十年一遇标准设计,分洪流量1800立方米每秒,五年一遇排涝流量1200立方米每秒,分洪闸17孔,每孔净高6米,弧形钢闸门,上下引河底宽202米,上引河长860米,与颍河交角约30°。  相似文献   

20.
刘元纶 《治淮》1998,(7):42-43
一、工程概况 三河闸位于江苏省洪泽县境内,为淮河下游入江水道的控制工程,它与洪泽湖大堤和二河闸、高良涧进水闸等工程构成一体,成为苏北里下河地区的防洪屏障。该闸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闸63孔,每孔净宽10米,总宽697.75米,闸门系弧形钢闸门,由2×150kN卷扬式启闭机控制,设计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建闸40余年来,已安全行洪8500亿立方米,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