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目的:观察桂苓通络方内服、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桂苓通络方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占90.00%;好转2例,占6.67%;无效1例,占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9例,占30.00%;好转8例,占26.67%;无效13例,占43.33%;总有效率56.6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苓通络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等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热化湿疏肝活血方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42.19%;对照组妊娠率为26.56%;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通液术联合中西药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宫腔镜通液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和灌肠保留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观察输卵管复畅情况。结果:双侧输卵管阻塞复畅情况:治疗组复通率63.33%,对照组复通率3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输卵管阻塞复畅情况:治疗组复通率65.71%,对照组复通率4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受孕率为48%,对照组受孕率为35%。结论:宫腔镜通液术中、术后应用药物联合治疗,大大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愈率,缩短了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128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6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28例,以中药坤复康胶囊口服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对照组32例仅做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72例,治愈率56.25%,总有效率78.1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坤复康胶囊内服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优于单纯输卵管通液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成藏  孙岩 《河南中医》2014,(7):1357-1358
目的:观察活血通瘀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活血通瘀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a糜蛋白酶及25%利多卡因宫腔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对照组有效率为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瘀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输卵管疏通汤口服加灌肠方保留灌肠配合腹腔镜下输卵管导管扩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6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随机分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导管扩通术。治疗组另予输卯管疏通汤内服和盆腔炎灌肠方灌肠,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术前及术后各用药1个疗程。两组术后随访1年半,并指导受孕。结果治疗组受孕率38.71%,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输卵管疏通汤口服、盆腔炎灌肠方保留灌肠配合腹腔镜下输卵管导管扩通术较单纯手术治疗受孕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附暖宫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200平分为两组一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的活血化瘀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史附暖宫汤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100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100例,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输卵管通畅后半年内受孕率为43.5%,对照组半年内受孕率为2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附暖宫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疗效,还可增加输卵管疏通率及受孕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输卵管通液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红藤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输卵管通液和抗炎治疗。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后痊愈85例,有效10例,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仍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受孕率55%,对照组术后受孕率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卵管通液术合红藤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安全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於江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49-2150
采用中药、输卵管通液及微波联合治疗,大大改善了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预后,疗效满意.目的:通过联合应用中药、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微波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探讨提高输卵管阻塞通畅率及受孕率的方法.方法:对15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在治疗时随机分为三组:普通通液组47例;普通通液 中药治疗组51例;普通通液 中药 微波治疗组52例;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普通通液组治愈16例,治愈率34.04%;普通通液 中药治疗组治愈22例,治愈43.14%;普通通液 中药 微波治疗组治愈35例,治愈率67.31%.各组间治愈情况有极显著差异(P<0.005).讨论: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起到协同、互补和促进作用,在治疗上达到了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消炎逐瘀汤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08例,随机分治疗组168例,对照组140例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98例,好转5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痊愈56例,好转41例,无效43例,总有效率69.29%;结论:采用消炎逐瘀汤配合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较应用抗生素配合通液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不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9 月至2010 年9 月期间收治的60 例由于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的资料,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都为30 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治疗组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方式,随访一年,比较两组的输卵管再通情况以及受孕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的患者有17 例,有效的患者有10 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的患者有14 例,有效的患者有8例,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内治疗组受孕的患者有24例,占80%,对照组受孕的患者有19 例,63%,治疗组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不育症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寒湿、瘀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12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采用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结合口服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疗程为2个月,2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56.92%,总有效率93.85%;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愈显率为38.71%,总有效率为80.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组内寒湿痹阻证与瘀血痹阻证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寒湿痹阻证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寒湿痹阻证疗效更好;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ESR、CRP、RF均有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瘀血痹阻证疗效显著,对于寒湿痹阻证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中药敷脐治疗小儿湿疹的经验。方法:将68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口服西替利嗪糖浆辅助中药敷脐;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西替利嗪糖浆治疗。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94.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9例,有效率70.0%,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12月内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例和19例复发。结论:西药口服辅助中药敷脐治疗小儿湿疹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溶阿司匹林联合中药治疗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市中医院门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阳性者150例,按统计学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每次25 mg,每天3次,口服)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片,每天10 mg,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100例,痊愈42例,显效21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有效率89.00%;对照组50例,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2例,有效率5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54,P〈0.05)。结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中药治疗免疫性不育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罗益文  苏洪源 《新中医》2014,46(5):133-13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管理妊娠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妊娠性哮喘患者9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哮喘的寒热属性,寒哮患者选择宣肺散寒、祛痰平喘的小青龙合剂;热哮患者选择清泻肺热、涤痰平喘的蠲哮片和定喘汤。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对照组为81%,2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喘憋、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6月,复发率观察组32%,对照组5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在妊娠性哮喘的管理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并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用氟哌叮醇治疗。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减分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好,无西药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地巴唑10 mg,3次/d,维生素B1 10 mg,3次/d;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0.1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都以7 d为1疗程,共治疗4疗程。结果:4疗程后,治疗组痊愈58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3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有效率8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潘敏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4,(10):1499-15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4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74.6%,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治愈率为55.8%,有效率为7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