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头内陷是女性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乳房畸形,国内报道其发生率1.59%,乳头内陷不仅影响哺乳和外观,局部易藏污纳垢,导致湿疹、炎症或异味,甚至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国内外针对乳头内陷的矫正术式达数十种之多,近年本科根据临床需要不断改进,发现采用垂直褥式埋线加悬吊牵引法矫正轻中度乳头内陷,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39.1%)乳头内陷:45例(40.9%)误诊为乳腺癌;术后8例(7.3%)切口感染,其中5例形成乳管瘘。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极易误诊为乳腺癌,乳头内陷畸形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病灶彻底切险及手术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女性乳腺癌外科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325例女性乳腺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结果:32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37例Ⅰ-Ⅱ期患者为术前误诊者;Ⅰ-Ⅱ期患者190例。其中142例行根治术,占74.7%,48例行改良根治术,占25。3%。术后并发症有皮下积液者120例,占36.9%,皮瓣坏死45例,发生率13.8%;严重上肢水肿8例,发生率2.5%。结论:减少误诊,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妇女乳腺癌普查重要性及临床特点。方法:我市为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开展乳腺癌普查工作,采用临床望诊和触诊检查、乳腺彩超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等方法。结果:我街道从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为6500名农村妇女开展乳腺普查工作,其中一共检查出乳腺疾病患者3085例,患病率为57.8%。其中,乳腺癌患者为9例,检出率为0.14%。结论:在广大女性群体中开展乳腺癌普查工作,可提高女性的保健意识,增强女性对于乳腺癌疾病的关注,增进了女性对于乳腺癌普查的积极性,对临床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年女性乳腺癌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至2000年7月收治的35例3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临床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13例,Ⅳ期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8例,改良根治术25例,未手术者2例。33例手术患者中8例行单纯手术治疗,25例行综合治疗。29例患者获3年以上随访,其3年生存率为69.0%,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 青年女性乳腺癌以中晚期多见,肿瘤进展快、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老年女性乳腺癌的手术探讨许建华,郑今奋关键词:乳腺癌.老年,外科手术我院1981~1991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135例,占同期乳腺癌的14.8%。其中129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7.
赵洪斌  刘丹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425-2425,2427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9年有1592300例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有440214例女性死于该病。在中国,情况不容乐观。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以每年2.4%和4%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8.
张菊芬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71-397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15%.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总数的21%,居妇女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因此,积极开展乳腺癌的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我院1988年1月至2005年12月乳腺癌根治术218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男性乳腺癌较罕见,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发病率为女性乳腺癌的1%~2%,其中,老年患者居多,肿瘤转移早,预后较差。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被忽视或误诊。要提高男性乳腺癌的存活率,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7年11月5日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男性乳腺癌较罕见,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发病率为女性乳腺癌的1%~2%,其中,老年患者居多,肿瘤转移早,预后较差。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被忽视或误诊。要提高男性乳腺癌的存活率,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7年11月5日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为23.8/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增高,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多见。我科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对3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2005~2009年收治乳腺癌患者80例,均为女性。年龄25~70岁,平均45岁;35岁以下18例。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45例(56.25%);行单纯乳房切除术23例(28.75%);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0例(12.5%);行乳腺癌保乳术2例(2.5%)。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35岁[1],国内文献报道占同期患者约9.9%[2]。本文就我院2009年9月—2013年8月30例诊断为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影像特征,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30例,年龄18~35岁,平均(30.5±1.8)岁;其中自己发现乳房肿块13例,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癌相关黏蛋白抗原(CA153)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70例乳腺癌入院患者的血清样本和手术后2周的血清样本,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其血清中CEA和CA153含量。结果:在7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EA和CA153的阳性率分别为32.5%和47.5%,术后2周阳性率分别是2.5%和1.5%。结论:CEA和CA153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特征以及转移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愈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35岁[1],国内文献报道占同期患者约9.9%[2]。本文就我院2009年9月—2013年8月30例诊断为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影像特征,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30例,年龄18~35岁,平均(30.5±1.8)岁;其中自己发现乳房肿块13例,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滕州市近5年女性初诊乳腺癌临床特点,为下步开展乳腺癌普查制订方案。方法:采用病案统计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统计分析2002~2006年滕州市内女性初诊乳腺癌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女性初诊乳腺癌发病率30岁开始明显增加,35~45岁为高发年龄段;确诊时临床分期较晚,Ⅱ期病人约占一半,ⅢA期病人占20%,Ⅰ期病人只有10%左右;在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的病人中,HER2(+++)病人占28.87%,三阴性占6.19%,er+/pr+/HER2(+++)占15.46%;约50%的居民基本不了解乳腺癌的防治知识,只有20%的乳癌患者能够及时就诊。结论:女性乳腺癌防治问题日益严重,普及乳腺癌的防治知识、定期开展女性乳腺癌普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北工业大学教职工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调查分析2007年至2012年新发生的110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种类、性别、职业分布特点及预后。结果发病前6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及前列腺癌,共77例(70.0%)。其中男性发病前5位依次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共53例(48.2%);女性前5位依次是乳腺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共24例(21.8%)。50—59岁及70—79岁两个高发年龄段,分别占28.2%和24.5%。结论该高校恶性肿瘤的发病与国内报道相似,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位次前移,以及50岁以上人群高发病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钼靶X线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5例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结果钼靶X线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76.84%;其中出现直接征象肿块者27例,间接征象如钙化、皮肤增厚、乳头内陷等68例。结论高频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目前乳腺癌最为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术前分别进行二维超声、CDFI检查,观察肿块的影像学表现以及肿块内血流信号情况。结果手术病理证实乳腺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16例。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8.9%、81.25%、85。3%,CDF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6.7%、81.2%、73.5%。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8.9%、93.8%、91.2%。结论二维超声结合CDFI检查可显著提高其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隐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分析(附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乳腺癌(occuit breast,OBC)是指临床上乳房触不到肿块,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或其他部位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较少见。国外报道占同期乳腺癌发病率的0.46%~1%,国内报道占0.7%左右^[1]。笔者自2006~2007年收集乳腺癌病170例,仅发现1例OBC,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