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DG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护理专业本科生的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方法的实践,表明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方法将传统的单向传授改为互动教学,学习的内容着重实践性和现实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丰富了教学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挥和提高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静芬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0):101-102
循证护理是当前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循证护理作为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的最佳的有效护理方法,为现代教育指明了护理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护理专业专升本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方法.培养学生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理念,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护理研究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使护理学教学更加充满活力.适应了临床护理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校成为国家首批中职学校示范性建设学校,重点建设的护理专业,在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尝试结合临床案例开展。本文着重探讨解剖学教学中结合外科护理学临床知识讲授。优化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后续的外科护理学学习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病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急危重症护理本科生120人随机分为C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临床教学方法,并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考核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与传统教学组相比,CBL教学组在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方面均更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学满意度调查方面, CBL教学组也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以学生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CBL教学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本科临床教学是可行的,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提高实际的临床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组学习法在本科《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04级护理本科的《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实施该方法,进行期末学生成绩的分析和学生访谈对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 小组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创新性思维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能力.结论 采取小组教学方式在完成《护理学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适应当代护理教育改革小组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组学习法在本科《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04级护理本科的《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实施该方法,进行期末学生成绩的分析和学生访谈对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 小组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创新性思维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能力.结论 采取小组教学方式在完成《护理学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适应当代护理教育改革小组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体验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方法将三年制专科的护理专业学生199名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实施PBL教学法)和观察组100例(实施临床体验结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体验结合P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及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教学中笔者发现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对专业认同度比较低,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护理没有前途,或只是为了本科文凭,学习目标不明确.护理实践技能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1],学好护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们尝试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应用目标管理的方法,探讨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专护理学生对临床护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学习的状况,探讨临床护理学的教学方法 ,提高临床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在2010年4月下旬对阜阳卫生学校的2010届中专护理毕业生就临床护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学习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思考。结果 90%以上中专护理学生认为临床护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学习都很重要,但50%以上的同学在实习后才发现临床护理学和基础护理学同样重要。70%以上的中专护理学生在临床实践期间没有自主复习临床护理学的相关内容。接近90%的中专护理学生在临床实践期间没有或不经常和患者沟通和交流。接近90%的中专护理学生在临床实践期间遇到问题不能自行解决。结论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中专护理学生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学习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有效利用在校学习临床护理学的时间,缺乏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刻不容缓,临床护理学的教学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自学能力的培养、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开展教学,以期为我校临床护理学的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学过程中的一项新兴教学理念,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最终目标。而急危重症护理学为护理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将素质教育渗透入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现已成为需讨论及面临的问题。将素质教育渗透入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不仅可帮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到扎实的操作技能,更能够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革《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将模拟教育应用到护理学教育中,提高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应用模拟教学前后,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每届护理本科统招生进行教学前后效果比较。结果学生、带教教师、理论课教师座谈以及自行设计的评价表反馈,《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和学习的兴趣。结论模拟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明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基”技能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护理学教学中,护理诊断的教学一直是临床护理学科教师的难题,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题.通过几年的临床护理学的教学,下面谈谈临床护理学中护理诊断教学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3.
急危重症护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挽救生命、降低伤残、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以往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去听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我们引进PBL教学法运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目前存在学生不能灵活应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学生学习兴趣逐步下降的问题,笔者在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尝试“七步法”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8级护理学本科(涉外护理方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外科护理学的授课内容恰当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结果:97.83%的学生赞同老师在外科护理学的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95.65%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外科护理学的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3.48%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外科护理学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结论: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感,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思政素养。  相似文献   

16.
毛惠芬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117-119
目的为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在理论教学中运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相对比,研究新方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2008级护理专业1~3班128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教学。2008级护理专业4~6班126名学生为实验组,除总论外,各系统常见病的讲授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结合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从学生对病例导入式教学的认可程度、期末试卷平均成绩等方面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对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临床应用能力方面评价较高,总成绩及案例分析类题目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作为儿科护理学的有效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7.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以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目前医学和护理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高职护理教育是目前护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要培养出适应临床工作的实用型人才,作为教师必须摸索并改进其教学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在疾病的护理部分引入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旺盛 《吉林医学》2014,(13):2976-2977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急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将2010级护理本科一班学生作为观察组,2010级护理本科二班学生作为对照组,讲授创伤、脏器功能衰竭、常见急危重症。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病例分析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急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萍华 《吉林医学》2009,30(18):2160-2161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要求,也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在护理学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对护理技能训练的认识,改善实验室条件,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操作考核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期增强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影响护生毕业实习质量因素的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290-293
目的调查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实习情况,发现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方法自行设计问卷,不记名调查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临床实习情况。结果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回收率87%.反映出护理学专业在临床实习安排、教学方法、实习内容及,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结论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必须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才能保证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