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蜜蜂对气候变化敏感,在秋末冬初季节,它对寒冷的冬季将要来临有感觉。为了安全越冬、不受饥饿,需要大量储备越冬饲料,如果外界无蜜可采,意蜂就会倚仗群势强大,对周边的中蜂强攻掠夺越冬饲料。1986年初冬,一外来意蜂场准备在笔者中蜂场外不到2 000 m的树林里越冬。一天上午,笔者经过中蜂场围墙外时,看见中蜂场上空有许多蜜蜂乱飞,  相似文献   

2.
<正>泰安市泰山区冬天气温平均在-8℃左右,有时还高些,最冷在元旦前后,气温达-14℃左右。从9月20日扣王或戴蜂王节制套,大部分蜂场秋繁基本结束,开始饲喂越冬饲料,扩大蜂路,冻蜂。越冬时间长达90天,从扣王到放王春繁达110天左右,由于过度包装使蜜蜂在越冬期间空飞,造成春衰,甚至患上很多疾病,如大肚病、麻痹病、白垩病等。  相似文献   

3.
<正>蜜蜂繁殖速度慢,加之自身保温能力差及外界环境变化易引起蜂群消减[1],因此春繁对蜂群发展至关重要。春季繁殖蜂群可以有效避免敌害侵扰[2],为全年蜂群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蜂春繁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观飞察蜂情越冬的蜜蜂早春出巢排泄时,绕蜂场上空飞行,此时应仔细观察蜜蜂的飞翔情况。越冬顺利  相似文献   

4.
<正>一月,蜂群越冬期,做好7防(防干扰、防震动、防鼠害、防烟、防光照、防受闷、防饥饿)。15天掏一次蜂尸,根据气候变化情况适当保温或散热,原则上是宁冷勿热。二月,越冬后期,重点做好蜜蜂控飞。气温升高到8℃以上时会有零星蜜蜂飞出,造成蜜蜂有去无回,所以遮阴控飞很重要,稍不注意会造成春衰。在第一个回暖日,外界气温达到12℃以上时,蜜蜂排泄飞翔后掏出箱底死蜂,平衡群势,提出空脾、浅色脾,调入蜜粉脾。合并弱群、无王群,彻底治蜂螨。三月,越冬蜂交替期。春繁开始第二个回暖日,清箱底,整巢紧脾,箱底垫草,泥箱缝,盖报纸草帘。巢门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蜂友尝试在外界温度10℃左右时对越冬蜂群进行排泄飞行,但是,在排泄过程中,有大量的蜜蜂被冻僵,无法飞回蜂巢,该蜂友捡起一些蜜蜂放到瓶子里拿到室内,蜜蜂活了过来。这次促蜂排泄,损失了不少蜜蜂。同时,也有很多蜂友咨询蜜蜂越冬期间是否需要促蜂排泄,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在北方广大地区,按照传统蜂群越冬的做法,蜂群越冬期间是不需要进行排泄飞行的。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暖冬的出现,扰乱了蜜蜂正常的越冬规律,晚秋和初冬外界温度较高,甚至在越冬中期有时气温达到10℃左右,这就给蜜蜂越冬带来一定的难度,有时蜜蜂会出现散团,出巢空飞,甚至还会出现蜂王产卵的现象。因此,有的蜂友认为期间应该让蜜蜂排泄,现在也有很多蜂友这么做,笔者认为是否进行排泄飞行应根据蜂群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下启昌 《蜜蜂杂志》2006,26(12):13-13
随着新年的到来,各地蜜蜂的春繁将陆续开始。现将春繁初期几件值得注意的小事报告给大家供参考。1继箱的撤除强群用继箱越冬效果好,春繁时要撤除继箱,将蜂群移入巢箱。时值冬末春初,气温偏低,不适于蜜蜂飞行。若操作不慎,常促使不少蜜蜂飞散,栖息在蜂群周围草垛、树干树枝、地面上冻僵、冻死。因此要尽量减少震动,不使结团的蜜蜂掉落或飞散。空继箱仍放在巢箱上,待工蜂全部进巢后或第二天撤去。我的做法是当天将蜂移入巢箱,让工蜂安全入巢,第二天上午再移走空继箱。2蜂群的迁移无论是同群越冬的双王群还是两箱合并组建的双王群,操作不当都可…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从"大雪"到"大寒"是南方蜜蜂的越冬期,"大寒"以后蜜蜂进入春繁期.我把蜜蜂从"大雪"至"大寒"之间的繁殖期称为蜜蜂的冬繁期.我地很多人都主张蜜蜂的这个时期应"宁冷勿热",箱内、箱外都不保暖,把巢框间距扩大到1.5 cm.如果保暖,则蜜蜂易出巢空飞而冻死,群势衰减严重. 2010~ 2012年,我年年冬繁.春桂花期蜂蜜产量比当地不进行冬繁的蜂群要高,春繁繁殖快.当地春桂花绝大多数是"立春"前几天开花流蜜,我的蜂群因为进行了冬繁,有大量新蜂参与采集,采集能力强,春桂花期蜂蜜产量高、幼蜂多、哺育能力强、春繁快.  相似文献   

8.
1观察蜜蜂飞翔早春越冬的蜜蜂出巢排泄时,绕蜂场上空飞行,要趁此机会仔细观察蜜蜂的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越冬不顺利,蜜蜂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到巢前的板上排泄,表明越冬饲料不良和环境潮湿;有的蜂群蜜蜂出箱迟缓,飞翔蜂少,而且飞得无精打采,表明群势弱,蜂数少;从巢门出来的蜜蜂毫无秩序地在箱上乱爬,像是寻找什么似的,如靠近箱侧,就可听到箱内有混乱声,表明群内失王。要把一切不正常的蜂群作上记号,凡失王的蜂群或有劣质蜂王的弱群应速合并。2速查…  相似文献   

9.
我地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属于丘陵地区.每年10月底到11月中旬野菊花开得遍地都是,虽没有多少蜜,但花粉丰富.我是定地蜂场,坐东朝西,蜜蜂采集积极.因为采集该蜜源的多为越冬蜂,花期过后蜂群群势严重下降,并且在此后的越冬日子里蜜蜂空飞量大.如此一来,到第二年春繁时群势很差.多年来,我120群越冬群到来年包装春繁时只能合并到80群左右,而且群不强,到油菜花期只好再分群扩场,冬季又合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曾采取过多种办法,其结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张河勇 《蜜蜂杂志》2021,41(3):28-28
冬季的气候是多变的,虽然说越冬蜂的大部分日子,都是受低温影响,缩成一团,肢体僵硬,难以出巢飞行。但是很多地区,也常有外界气温回升到12℃以上的日子,午后阳光下的气温会更高,很适宜蜜蜂出巢爽飞、排泄或采集。  相似文献   

11.
什么季节培育蜂王最好?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蜂群已经越冬,南方蜜蜂还在采蜜.很多养蜂人认识不同,有的养蜂人认为不管什么季节只要外界有蜜源、气温高、蜜蜂能飞,就能培育蜂王.所以从南方的云南省到其他地方,1月到12月都有蜂场在培育蜂王.有些南北常年转地的蜂场有意识地把换王工作安排在九十月份,理由是秋王新,来年春繁产卵快. 蜂王寿命一般为3~5年,1只蜂王产卵最旺盛的时期是第一、第二年,2年以后产卵逐渐减少,但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个别蜂王在三四年内仍能保持较好的产卵能力.在生产实践中常用2年以内的蜂王;常年转地饲养的蜂群,蜂王要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地产卵,使用1年就要换王.所以转地饲养的蜂场就须年年培育新蜂王,更换老蜂王.  相似文献   

12.
<正>一、越冬场地选择有讲究蜜蜂喜欢黑暗和安静的越冬环境,从这两点来看,选择蜂群的越冬场地要注意:一是避免噪音污染的场所,远离马路和机器轰鸣的工厂,远离声音;二是地面稍有坡度,这样滤水条件较好,有遮挡雨雪的雨布,不让箱体受潮,保持蜂箱干爽,要是越冬过后连着春繁,应选择避风向阳之地,利于春繁保温。注意温度变化,越冬期气温高了,要给蜂箱巢门遮光,避免光线直射巢门;三是蜂场附近不能有大面积的水源,防止蜜蜂飞行掉进水中溺死,也不可摆放在高压线下(电磁干扰,影响蜜蜂识别方位)。这主要针对南方,在北方则选择地窖,与南方不同。  相似文献   

13.
蜂群从冬未排泄到外界出现对蜜蜂繁殖有影响蜜源的一段时间为春季阶段。这一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抓好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蜂群对不利气候的抵抗力.发挥越冬蜂有限哺育能力、尽快繁殖出第一代新蜂.进而把蜂群从恢复期推进到增殖期.夺取高产高效。1.观察飞翔。惊蛰后的暖和晴天.蜜蜂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仔细观察蜂群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有力.飞出的蜜蜂也多。因某种原因越冬不顺利的蜂群.蜜蜂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异常观象:如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年的到来,各地蜜蜂的春繁将陆续开始.现将春繁初期几件值得注意的小事报告给大家供参考. 1继箱的撤除 强群用继箱越冬效果好,春繁时要撤除继箱,将蜂群移入巢箱.时值冬末春初,气温偏低,不适于蜜蜂飞行.若操作不慎,常促使不少蜜蜂飞散,栖息在蜂群周围草垛、树干树枝、地面上冻僵、冻死.因此要尽量减少震动,不使结团的蜜蜂掉落或飞散.空继箱仍放在巢箱上,待工蜂全部进巢后或第二天撤去.我的做法是当天将蜂移入巢箱,让工蜂安全入巢,第二天上午再移走空继箱.  相似文献   

15.
(一)观察飞翔 早春越冬后的蜜蜂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要趁此仔细观察蜜蜂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或因某种原因而越冬不顺利,蜜蜂的举动便显得不同。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到巢前板上排泄,表明在越冬期饲料不良和环境潮湿;有的蜂群出箱迟缓,飞翔蜂  相似文献   

16.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06,57(11):15-16
蜂群越冬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难关。即使蜂群越冬成功,一般也要损失20。40%,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空飞死亡。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秋繁后囚王停产至春繁开始,大约需要150天左右。近些年来,大多是暖冬,温度在5℃以下的中午仅有30天左右,只有这30天看不到工蜂空飞,一般的晴暖天气,从10-14点几乎都有蜜蜂空飞。我们经常在蜂箱周围可以看到很多趴在地上不能起飞的蜜蜂,有的养蜂人收集起来送回蜂群。但这只是一少部分。据观察,以巢门为中心、15-20米为半径的范围内都有不能起飞的蜜蜂。只不过离巢门越远越稀少而已。  相似文献   

17.
李常平 《蜜蜂杂志》1999,(10):14-15
11月份本月气温在10左右,月初气温剧降、可见初霜、阴雨连绵;有的年份气温偏高,菊花甚至在下旬也不会被霜冻死,蜜蜂若出巢采集,回巢途中因气温下降而被冻僵、冻死,控飞比较难,养蜂员在管理工作中有任何疏忽都会造成全场蜂群"冬衰"。本月管理措施:回.在初冬干旱的年份里,气温往往高于往年10℃以上,蜜蜂可采回很多的蜜。但是其中有大量甘露蜜混入,因此本月初应提净越冬饲料脾用硫磺熏后另外保存,放人适量空脾让蜜蜂贮蜜。待没有甘露蜜进巢后,再油净蜜脾取出甘露蜜。按蜂量定脾。蜂路始终保持20mm,放王笼的蜂路可适当增大点,并…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浙江省浆蜂(西方蜜蜂)核心种蜂场蜜蜂的抗病力,对浙江省6家种蜂场的蜂群分别在越冬期(2019年12月)和春繁期(2020年3月)开展蜂螨、微孢子虫和5种病毒等常见病虫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蜂场的蜂群在蜂螨寄生率上无显著差异,越冬期测得的蜂螨寄生率在0-19.44%之间,而春繁期各蜂场蜜蜂未发现有蜂螨寄生;在微孢子虫感染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越冬期和春繁期,蜂群的微孢子虫孢子数分别在0-7.0×10~5个/蜂与0-2.3×10~6个/蜂之间;在病毒感染上,除黑蜂王台病毒(BQCV)外,从越冬期到春繁期各蜂场蜜蜂体内其它4种病毒的感染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所有病毒感染滴度在越冬期和春繁期之间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9.
张建国 《中国蜂业》2004,55(6):15-15
晚秋蜂群起盗、饲喂不足或越冬前气温偏高耗蜜量大等原因都会造成一些蜂群越冬饲料不足.蜂群越冬前检查时发现有此类问题的应及时补喂足.不宜采用第2年早春过早喂饲的办法,那样会引起蜂王早产卵,巢温升高,蜜蜂空飞损失加剧,蜜蜂寿命缩短,形成蜂群早衰、群弱或死亡.  相似文献   

20.
据观察,近两年来在我地一些地区的部分蜂场,在越冬后期和春繁期间发生的一种成年蜂疾病,其症状为腹部膨大、爬行缓慢、蜂体湿黑、失去飞翔能力,有的肢体麻痹、腹泻,患病严重的蜂群,在气候条件差时,箱底及巢门口死蜂成堆,甚至堵塞巢门,有时在巢脾上及蜂箱门口有大量的粪便,气味难闻。根据以上症状分析,判断为蜜蜂副伤寒病,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下痢病。1病因蜜蜂下痢病,是蜜蜂越冬后期及早春成年蜜蜂所患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因主要有:(1)在越冬期潮湿严重,气温忽高忽低,长期受震动、鼠害等,越冬饲料质量欠佳。以上这些都是造成越冬后期蜜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