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引入韧性理论,在分析服务区运营安全事故主要类型及其主要诱发因素的基础上,从安全系统韧性的稳定性、应变性、冗余性、时效性4个特征维度,建立服务区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N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安全韧性等级及其阈值,并基于正态云模型构建服务区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模型。最后,以沪蓉高速公路与沪渝高速公路上各一处服务区为案例,开展评价指标与模型应用。两处服务区的运营安全韧性评价结果分别为高水平和低水平,与其当前运营安全状态相符,表明评价方法有效,可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运营安全水平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交通信息化发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出发,对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根据交通信息化发展评价的内容和特点,从交通信息化组织建设、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效益指数、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化基础设施5个方面建立了交通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采用模糊识别方法和诺兰阶段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很好地反映交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诺兰阶段模型能准确地衡量信息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陶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126-129+137+17-18
当前上海亟需建立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交通治理新路径,以进一步提升交通辐射能力。立足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从提升交通设施效率,提高交通服务品质出发,分析了构建上海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从服务上海、服务市民、提升智慧管理等多个维度,介绍了多层次可展现、可跟踪、可分析的综合指标体系及应用场景。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助力上海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决策和提升上海的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对提升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治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既有居住区交通改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了解老、旧小区各项交通设施现状,对改造必要性等进行评价。其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34个评分细则,其中一、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用层次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来确定,评分则是采用专家打分与居民意愿调查相结合。该体系提倡因地制宜,对于不同地域、区位的小区参考规范也不尽相同,力求使结果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评价指标量化困难的特点,参照我国目前常用的科技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由2个一级指标和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投入指标体系,以及由5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产出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大量统计计算的基础上,应用SPSS软件,对提出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各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并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得出含3个因子的投入指标和5个因子的产出指标.依此枸建了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机动车-机动车交通冲突定义、交通冲突度量指标、冲突严重性判定以及交通冲突评价与预测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归纳和综述。分析表明,目前交通冲突研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传统的冲突度量指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和不一致性,冲突潜在碰撞的后果严重性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交通事件分级模型和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确认,冲突严重性判定存在一致性问题,交通冲突产生和发展的微观机理研究不足,缺乏真实环境下整个区域相互作用车辆精确连续轨迹追踪的数据获取手段。建议未来从以下方向进行优化:复合的改进度量指标比单一指标更为科学合理,并要考虑冲突潜在碰撞的后果严重性;统一和规范交通冲突度量指标的使用也有一定意义;需要针对多个参与者的"区域连锁冲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通过采集区域多车辆连续时空轨迹大数据,得到区域多车辆冲突时空演变模型,并进行交通冲突实时预警和干预研究;另外可通过大量精确数据量化和统一区分各级交通冲突的阈值,并验证交通冲突技术的有效性;在不同设施对象及冲突的空间特征等方面的探索等也会丰富交通冲突研究体系;最后,以上所有的改进方向离不开高精度大范围的采集方法和高效精确的处理手段,故急需真实环境下、长时间的整个区域相互作用车辆精确连续轨迹追踪的大数据获取手段。  相似文献   

7.
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概率分布模型及安全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明  段海林 《交通工程》1997,(1):32-37,43
本文分析了以交通事故统计为基础的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 优缺点,建立了以交通冲突为基础的交叉口交通冲突概率分布模型,根据交通事故与冲突间的关系,研究了应用冲突技术评价交叉口交通安全的有效性、提出了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标准的界定方法,本研究为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分析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通冲突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 是以交通冲突因素为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状态评价技术。在梳理交通冲突影响因素与安全评价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列举了常见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应用场景; 从交叉口、高速公路、特定场景3个方面分析了交通冲突的影响因素; 从指标选取、方法选择、模型构建3个方面对道路安全评价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 在应用场景构建时, 相比于考虑单一冲突因素, 综合考虑交通冲突影响因素, 将使得构建的交通冲突场景更接近实际情况; 在交通安全评价时, 科学选择复合指标、合理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全评价方法, 将使构建的安全评价方法更加科学严谨。基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道路安全评价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充分利用视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搭建实时、高效的安全评价模型; 验证现有道路安全评价方法在混合交通流下是否适用; 建立健全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益  荣建  陈家源  汤婧  罗薇 《公路》2022,(4):331-339
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车辆安全、畅通、高效、快捷行驶的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在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多集中于损坏性审查,较少关注其合规性,未能形成系统全面的评价方法体系。因此,基于实际工程养护需求,总结众多评价方法优缺点,建立基于场景化的交通安全设施评价体系,实现设施综合评定以及标志、标线、护栏分项评定。通过对北京G109路段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为交通安全设施养护与评比工作全面推进,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对国内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拥挤踩踏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事故树理论对事故致因进行定性分析和研究。结合事故树分析结果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法(DEA )建立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评价模型。以北京海淀黄庄地铁站为例进行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有75%的评价单元达到了DEA有效的标准,且非DEA有效评价单元的相对安全效率指数均在0.9以上。评价结果与车站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了解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在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采用综合法和目标层次法相结合,且基于权重系数AHP评价指标筛选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体系,并以贵广、南广高铁以及广乐、肇花高速作为应用案例进行了验证。实践表明,该评价方法的应用可为大城市开展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交通安全实验日益复杂,实验成本日益增加,科学、有效的实验结论的获得日益困难的现状,在给出交通安全实验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以偏差和实验次数作为定量指标,以可控性、可重复性、鲁棒性和可拓展性为定性指标,以采用最经济的实验方案、获得最优实验效果为原则,建立了交通安全实验方案评价体系.提出了交通安全实验设计流程。实际应用证明:本文提出的交通安全实验设计流程和实验方案评价体系清晰合理、科学可靠、切实可行,为我国交通安全实验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途径,对于提高我国交通安全研究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提出了一种针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交通安全作用效果分析的评价方法,用来评价北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实施对道路交通所作贡献的程度。该方法根据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作用范围将北京市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在系统功能作用范围内外选取若干区域作为评价对象,利用灰色聚类评估法对所选两类区域的交通安全等级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评价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交通安全作用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通用性,能够很好地解决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交通安全效果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林诗云  杜豫川 《上海公路》2013,(1):65-68,72,14
在碳排放的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减少道路交通的排放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外研究机构和各国政府的低碳交通政策与指标发展的综述,对低碳交通指标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交通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对城市交通质量评价的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道路交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含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山区公路上设置的某一爬坡车道为试验对象,利用驾驶模拟试验对其交通特性及驾驶安全性进行仿真。根据设计图和现场环境构建了三维虚拟试验场景,通过VISSIM生成试验路段交通流;32名受试者在4种交通条件下进行了驾驶模拟试验;模拟过程中记录车辆的速度、轨迹、加速度、制动力等数据;通过VISSIM仿真试验确定了该爬坡车道的交通量阈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交通流情况下,该爬坡车道可提高主路上的车速及其平稳性,同时可减少来自对向车道的冲突;但随着交通流量趋于饱和,其有效性逐渐减弱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模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模糊综合多级评判方法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噪声污染,其中包含了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实际冲击影响的综合比较评价,能够清晰地确定所测小区受噪声影响的程度,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道路建设和运营阶段对生态环境影响,初步建立了道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和优化。最终形成自然环境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2大类17个单项指标的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出道路环境评价的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对门头沟区道路环境评价,对门头沟区道路整体的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指标和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状况。文章对道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与应用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可为道路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的有效利用率和交通流量,减少道路的交通拥挤程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由于交通拥挤、事故等造成的出行延误。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是通过对高科技、高水平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交通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改变城市交通混乱局面的目的。针对重庆市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及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研究基础上,结合重庆市交通现状和交通智能化水平,提出重庆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交通信息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