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生物屏障破坏、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促进细菌移位的主要原因。应用双歧杆菌改善肠道生物屏障减轻细菌移位的发生是近几年来新的研究热点。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的重要生理性细菌 ,具有益生、营养、免疫等作用 ,对维持肠道生物屏障起主导作用。双歧杆菌与宿主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是其发挥生理作用的第一步 ,铜绿假单胞菌是肠道细菌移位的常见菌 ,其粘附于肠粘膜细胞是其移位的首要条件。为了更系统地探讨双歧杆菌粘附后生物保护作用 ,我们以青春双歧杆菌 (B .ado0 92 6 )体外粘附培养鼠肠上皮细胞株IEC 6 ,观察其…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与抗肿瘤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因其胞膜向外伸出许多星状突起类似于神经细胞的树突,因而得名。DC首先由Steinman和Cohn于1973年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出,是与巨噬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白细胞形态、功能相异的重要免疫辅佐细胞。DC是免疫应答中重要的免疫细胞,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也是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对于维持正常机体免疫系统的自身稳态,DC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机体免疫的始动者,DC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免疫缺陷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DC的认识不断深入,DC已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抗肿瘤免疫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就与抗肿瘤免疫相关的DC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为机体肠道内膜菌群的最主要成份,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其中的巨噬细胞,对B淋巴细胞、NK细胞也有激活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则未定论。双歧杆菌的免疫激活作用对维持它的抗肿瘤、抗衰老、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及提高粘膜的局部免疫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甙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斌  李杰芬  胡岳山 《现代免疫学》2003,23(6):381-381,388
树突状细胞 (DC )是已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 (APC ) ,能在体内外直接激活初始 (naive)T细胞 ,是自体、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重要的刺激细胞 ,其作用比其他APC强 10~ 10 0倍[1] 。目前DC在感染免疫、移植排斥、肿瘤免疫及免疫缺陷等病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DC数量极微 ,分离纯化困难 ,给DC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极大困难。目前 ,体外扩增DC多采用GM CSF与IL 4联用[2 ,3 ] ,但其成本较高。本实验应用人参皂甙 (ginsensides,GS )观察其对小鼠脾脏DC增殖的影响 ,以期为DC的体外扩增提供新的方法。1 …  相似文献   

5.
树突细胞对Lewis肺癌抗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体外骨髓细胞衍生的DC在Lewis肺癌中的抗瘤作用。方法:将肿瘤抗原MUT-1加载的DC(DC-MUT-1)经尾静脉免疫C57BL/6小鼠后,随后将肿瘤细胞接于小鼠皮下,观察DC能否诱发机体的免疫保护。同时检测DC-MUT-1免疫后小鼠脾脏T细胞的CTL活性。结果:经DC-MUT-1免疫后能诱发机体产生对相应肿瘤细胞的持久和特异性的免疫保护作用,体外检测CTL活性显示,免疫小鼠脾脏T细胞对相应肿瘤具有 特异性杀伤。结论:经DC-MUT-1免疫小鼠能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从而使宿主对随后的肿瘤细胞攻击产生特异性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对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6、IL-12及NO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最主要的生理性细菌.目前证实它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及其它免疫效应细胞,使之分泌IL-1、TNF-α及IFN-γ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1].本文以ELISA及Griess试剂分别检测了青春型双歧杆菌刺激裸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IL-6、IL-12和NO的含量,旨在探讨它们在双歧杆菌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C)在肿瘤的免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肿瘤细胞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阻止该细胞进入病变部位或影响它的活化来妨碍DC功能的发挥,从而逃避机体的免疫识别与攻击。随着对DC与肿瘤免疫逃逸之间关系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通过各种手段有效激活DC发挥肿瘤杀伤作用更加关注,认为这将成为一种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双歧杆菌作为机体肠道内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生理性菌群,对维持机体的健康发挥重要的功能。双歧杆菌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器官且自身具有抗肿瘤活性。此外,双歧杆菌专性厌氧的特性使其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也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主要对DC参与抗肿瘤的机制、DC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及近年来DC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DC为基础的肿瘤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免疫治疗 :肿瘤抗原体外冲击致敏DC后回输体内 ;②基因治疗 :以目的基因转染DC后回输体内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能激活静息T细胞并使其增殖,产生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从而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近年来,人们在肿瘤疫苗的研究中,采用多种策略制备DC肿瘤疫苗,尝试通过改变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免疫状态来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清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几乎无伤害,因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也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主要对DC参与抗肿瘤的机制、DC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及近年来DC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DC为基础的肿瘤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免疫治疗肿瘤抗原体外冲击致敏DC后回输体内;②基因治疗以目的基因转染DC后回输体内.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妇科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突状细胞(DC)具有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以及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体外经肿瘤抗原刺激的DC回输到病人体内,能诱导机体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从而发挥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根据这一发现研制的DC疫苗目前在妇科肿瘤免疫治疗中已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虽在机体内的数量较少,但分布于机体全身,是启动机体初次免疫应答功能最强的APC。DC能通过MHC-Ⅰ、Ⅱ类途径提呈所遇到的任何抗原,并通过删肽复合物,共刺激分子(B7、CD40)以及DC-CKl等趋化因子趋化、转化、激活静息T细胞,从而激发初次免疫反应,有效控制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目前有证据显示DC与多种病毒(HBV、HCV、HIV和HCMV等)的发病机理和机体抗病毒免疫的作用机制相关。HCV感染后易造成体内持续感染,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而机体内DC的功能、分化和成熟均影响HCV在体内的存在,现将肝脏DC的特点,HCV对DC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生物体内免疫系统中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机体对免疫原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功能细胞之一。DC广泛存在于血液、淋巴、肝脾及皮肤等组织,能激活功能性淋巴细胞,诱导产生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特别是能显著提高弱抗原和自身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反应,因而在抗肿瘤和抗病毒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免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但DC生存期短,难以大量扩增,因而限制了其抗原提呈功能及表达能力的深入研究。建立永生化DC可对此进行弥补。永生化DC的建立是通过病毒、癌基因转化,使其在体外大量扩增繁殖,满足抗肿瘤、抗病毒等免疫治疗的需要。目前国外已有研究者探索了永生化DC的建立技术。本文就目前永生化DC的研究作一综述,并讨论应用前景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多项研究已经显示DC在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免疫排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种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发现很多因素如细胞因子、微生物都会影响DC的分化、成熟,尤其肠道微生物如何调控DC对研究免疫反应的启动及免疫耐受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与细菌、原虫感染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虽然DC与某些细菌、原虫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促使病原体增殖、播散和机体免疫抑制,但在大多数病原体的感染中可以有效地摄取、提呈抗原,诱导机体对病原体的特异性保护免疫。以DC为基础的主动性抗感染免疫治疗对于有DC数量和,或功能缺陷的细菌、原虫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产丙酮酸棒状杆菌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菌新种,其与痤疮丙酸杆菌一样属需脂杆菌,但有无与痤疮丙酸杆菌类似的免疫调节作用尚不清楚。本文以痤疮丙酸杆菌为对照,以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树突状细胞为靶向,研究了产丙酮酸棒状杆菌对树突状细胞成熟标志表达和细胞因子产生等方面的影响,为该菌作为免疫调节剂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加热灭活的产丙酮酸棒状杆菌或痤疮丙酸杆菌刺激树突状细胞DC2.4后,ELISA法检测其产生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MHCⅡ、CD40等表达水平。结果两种细菌刺激后,DC2.4表达IL-6和IL-12的水平均有增加,且随刺激的菌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刺激还明显增强DC2.4的增殖能力。此外,刺激后细胞表面的MHCⅡ、CD40/80/86表达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上调,尤以MHCⅡ为著。结论产丙酮酸棒状杆菌对DC2.4细胞增殖、成熟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将有助于促进DC的抗原提呈功能。  相似文献   

18.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人群中感染率极高,通过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实现在宿主体内的长期潜伏感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和维持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DC根据来源、表型分为两群:髓系DC(myeloid DC,mDC)和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C,pDC),大量研究证实HCMV介导的多种免疫逃避机制中,部分是通过影响DC功能实现的。HCMV不仅可以感染mDC,影响mDC表型、迁移、分泌细胞因子、激活T细胞功能,而且还可以抑制pDC分泌干扰素水平及激活T细胞能力,并且激活过度的B细胞反应,导致机体抗病毒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和体液免疫紊乱,实现病毒长期潜伏感染。本文主要讨论HCMV是如何改变两种DC亚型的功能以实现免疫逃避目的。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捷  陈海燕  华咏  李杨  王维东  沈培辰  马亮 《现代免疫学》2005,25(6):455-455,46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其发生和发展是由多种诱发因素和机体免疫异常所造成的,其中抗原提呈功能的异常是一个重要方面。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它不仅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而且在诱导免疫耐受、调节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有关DC与RA发病关系的研究少见报道,研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通过组合性DC表面标志的测定,观察RA患者外周血DC表型表达状况、DC亚群水平变化及其与RA活动指标和活动度的关系,探讨DC在RA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总DNA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双歧杆菌、大肠杆菌DNA,与iIEL细胞共同孵育,观察它们对IEL细胞的激活作用,并用DNA免疫小鼠,观察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双歧杆菌、大肠杆菌DNA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作对比研究。方法以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为指标,测定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小鼠以上两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双歧杆菌DNA提高小鼠NK活性与IL-2水平程度大于大肠杆菌DNA的作用(P<0.01)。结论表明双歧杆菌DNA可快速激活NK活性,提高体内IL-2水平。其效能优于大肠杆菌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