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国国际货代行业长期处于垄断状态,目前只有几家大型货代公司规模较大,但功能性不强,而且随着近几年国外货代行业的渗入,本地起家的中小型货代行业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从战略角度去研究中国整个货代业的走势与前途,关注和思考我国中小型货代企业的战略调整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董娜 《水运管理》2001,(12):15-18
一、在物流体系中的定位(一)货代公司演变及发展趋势 1.区域型货代 区域型货代是指货代企业在某个城市或省份占有很大市场份额,主要服务于地区型客户。它的优势在于对当地的客户和运输市场很熟悉并拥有堆场、仓库、报关行等配套服务设施;弱势是服务的市场太小,无法服务于网络型客户,造成区域内竞争压力大,利润难以大幅度增长。 二.网络型货代 网络型货代指的是货代公司在各网点的货运市场都占有一定比例的份额。这类货代公司的优势就在于有各地的网点,能提供多地域的网络服务。他们的网络越完善,则优势越明显,利润也越大。弱势…  相似文献   

3.
厦门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3月,隶属中远货运系统广州中货口岸公司。几年来,厦门中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厦门口岸的集装箱国际货运市场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公司下设福州、泉州、莆田、漳州4个分公司,有13个揽货网点,公司155名员工大专学历以上占61%,平均年龄仅28岁。这支年青的货运队伍上下一心,勤奋开拓,努力创新,以管理求效率,靠服务树品牌,创下了可喜的业绩,揽箱量由1997年的17000TEU到1999年的35000TEU,增长了110%。从单纯的货代公司发展到现在,公司已拥有集装箱堆场、仓库、拖车、修箱场等完备的基础设施,可以开展进出口货代、报关报检、拼箱分拔、内贸、船代、驳船运输、仓储、公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2005年全面履行WTO的承诺,允许外资在我国设立全资公司,国内货代业面临严峻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原有货代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策略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对中型货代企业的出路进行具体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互联网下的港口物流企业急需建设打通港口各相关物流企业壁垒、适应互联网新模式的新一代信息系统,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架构,推行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一体化集成管理在港口国际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需要船代、货代、拖车、报关行、码头、堆场(仓储)等众多港口物流企业的参与和协作。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应用,各港口物流企业信息化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有的港口建设国际集装箱运输协作平台,很好地促进了相关港航企业信息  相似文献   

6.
肖怀礼 《珠江水运》2010,(10):48-50
8月5日下午,盐田港。张文平刚从一家船公司出来,就顶着烈日赶往拖车企业。“过两天海运费还要再涨,很多货主都急着订舱,希望赶在涨价前尽量将货出掉。现在的问题是,舱位有了,但找不着箱子。”在海运货代行业从业近5年的张文平说。  相似文献   

7.
在对某货代公司进行发展战略规划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情:其下属一分公司经理在其任职期间,发展并掌握了分公司的大部分客户与业务。总公司考虑到长期这样下去有可能对公司造成威胁,于是决定进行业务制度改革,将分公司经理调离。然而,改革的结果是,分公司经理带走一大批客户、业务和分公司的骨干人员,成立了自己的货代公司,使分公司几乎陷于瘫痪。同时,分公司经理新成立的公司成了原公司的有力竞争者。  相似文献   

8.
狄仲捷  戴军 《集装箱化》2018,29(8):14-15
正传统货代企业接受收发货人委托,作为代理人从事报关、报检、仓储、代运等物流活动。在市场竞争加剧和行业利润率整体下滑的背景下,传统货代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本文针对传统货代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依托港口物流服务与港口企业合作共赢的思路,以期实现传统货代企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货代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个企业发展为至今的200余家公司。这些货代公司对促进厦门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便外贸运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目前货运代理相关法律尚不够完善,不少货运代理开  相似文献   

10.
成灶平 《中国水运》2011,(11):46-47
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货代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货代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概念、特点、结构和动力机制等方面对货代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且总结了提高货代企业创新能力的举措。货代企业创新能力是指在企业内外环境条件下,货代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为供应链中上下游客户提供的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为企业带来持续经济效益、持久发展空间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05,28(2):45
中匡国际货运代理协台(CIFA)与世界货代联盟(WCA)物流网络有限日前正式签署了长期音作协议,合作促进中外货代物流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货代企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徐荣 《集装箱化》1994,(9):28-3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是我国最大的海上运输企业,它以经营国际航运为主,集船货代理、燃物料供应、码头装卸、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业务为一体,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交往服务。目前已拥有600余艘各种类型和用途的船舶.航线遍及全球,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及其所属曦发国际货运物流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编纂的《2005-2006年中国货代企业名录大全》(《大全》)将在年内出版,免费刊登标准信息(中英文名称/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网址/服务范围)。《大全》将有助于广大货代物流企业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货代企业的现状,为中外货代企业搭建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敬请各货代企业、或具有货代业务的企业尽早把总公司和分公司、办事处的标准信息提供给《大全》编写组,我们将免费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14.
陈双喜 《世界海运》2002,25(6):30-31,3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货代市场客观环境的变化,货代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货代企业必须及时地发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寻求自己占领货代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竞争力的市场竞争策略,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由顺德一家公司(以下称发货人)将装载电器的4个集装箱委托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以下称货代公司)由顺德通过公路拖运到香港装船去孟买港,集装箱在孟买港卸船后再通过铁路运抵交货地新德里。该批出口电器由货代公司出具全程货运提单。提单记载:装船港香港,卸船港孟买,交货地新德里,运输条款CY-CY;提单同时记载“由货主装载、计数”的批注。集装箱  相似文献   

16.
匡林 《集装箱化》2003,(12):35-37
我国当前货代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包括宏观社会环境以及行业环境 ,环境的变化要求货代企业的战略随之变化。本文将从环境分析入手 ,探讨我国货代企业可能的战略范式转型。1战略环境分析1 .1宏观环境分析企业宏观环境分析可以概括为四大类 :政治环境 (political)、经济环境 (economic)、社会环境 (social)和科技环境 (technological) ,即PEST分析。政治环境———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到2005年 ,将允许外资货代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司 ,对外商的所有限制也将全部取消。今年1月 ,外经贸部已经颁布新规定———《外…  相似文献   

17.
《水运管理》2009,31(8):F0004-F0004
深圳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南商务部批准的国家一级货运代理企业(MOFTEC19369),具有交通运输部批准的无船承运人资格(MOC—NV00275)和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航空运输一类代理资格(经营批准号30678),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会员企业。同时,公司还是深圳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2003年和2006年,公司被评为深圳市诚信货代企业;2006年和2007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18.
《水运管理》2009,31(5):F0004-F0004
深圳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商务部批准的国家一级货运代理企业(MOFTEC19369),具有交通运输部批准的无船承运人资格(MOC—NV00275)和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航空运输一类代理资格(经营批准号30678),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会员企业,还是深圳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2003年和2006年,公司被评为深圳市诚信货代企业;2006年和2007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19.
航务快讯     
上海外贸运输工作会议决定加强外贸运输的协调工作和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管理工作。 今年上海外贸出口计划106亿美元,国际货运量将达到850万吨。 目前,上海口岸经外贸部批准的货代企业共82家,年营业额31亿元人民币,创利税4亿元。另外,美国总统、海陆、日本川崎、日邮、商船三井、丹麦马士基以及韩进等大公司在上海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境外货代上海办事处共325家。此外,上海有据可查的货代地下办事处达407家,这些货代收费不公  相似文献   

20.
目前笔者从上海市外经贸委获悉,今年以来浙江省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逐步扩大,经外经贸部批准的国际货代企业已有100家。增长21.95%。然而,上海还存在409家未经注册登记的地下国际货代公司,是合法公司的4倍以上,亟需治理和整顿。 近年来,上海口岸国际货运业发展迅猛,随着境外货运代理纷纷在沪设立办事处,出现了个别办事处违反规定,越过各贸易公司储运、单证部门直接向外销员揽货,进行私下交易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