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送风状态下的碰撞射流通风和混合通风的供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度对2种通风模式供暖房间热环境的影响,并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由于碰撞射流通风热风直接送入房间底部,室内温度梯度小于混合通风模式,并且室内温度分布对送风参数变化的敏感度亦小于混合通风,这对减小建筑供暖能耗有重要意义;尽管碰撞射流在送风口附近的近地面气流速度较大,造成人员吹风感的风险大于混合通风,但在本文研究的送风参数范围内,热环境参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通过PHOENICS分别对辐射地板与置换通风(DV),层式通风(SV)和混合通风(MV)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地板温度,送风方式以及送风参数的室内速度和温度分布.结果 表明在不考虑室内污染物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送风温度,速度以及地板温度时,置换通风中由垂直温差引起的竖直不满意率略高于其他通风方式.地辐射与不同通风方式相结合的复合系统均可以达到较好的热舒适.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碰撞射流通风两种送风高度下的室内温度与气流速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碰撞射流送风高度对室内温度竖直分布影响不大,但对紧贴地面的空气温度的衰减过程有明显影响;送风高度对室内气流分布有较大影响,增大送风高度可以减小地面附近气流的速度,但增大了离地面较远处的风速;由于送风高度较低时近风口处的空气温度较高,导致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送风口越低,人体吹风感越小。  相似文献   

4.
置换通风系统室内温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置换通风系统送风参数和环境参数对室内温度场分布特性的影响.测量了不同送风量、送风温度和夹层空气温度下室内不同测点及人体不同部位上的竖直温度分布,并将实验值与CFD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送风量的增大,热分层高度相应提高,但送风量达到一定值后,其对竖直温度梯度的影响明显减小;送风温度的变化只对室内整体温度产生影响,而几乎不影响室内温度梯度;夹层空气温度的升高对室内下部温度影响不大,而上部区域温度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5.
孙波  武紫涵  季翔 《华中建筑》2020,38(2):48-52
住宅室内存在不同的通风方式,对室内风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寒冷地区一梯三户中户住宅室内不同通风方式的特点以及效果,探索不同通风方式对住宅室内风速场、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度的影响。引用CFD流体力学的原理,运用Airpak3.0软件对住宅室内自然通风、侧送风、置换通风进行模拟计算,模拟三种通风方式室内风速场、温度场、空气平均年龄、PMV、PPD参数值分布,对比分析不同通风方式下室内风速、温度、空气平均年龄、PMV值,得出采用置换通风的寒冷地区一梯三户中户住宅室内通风利用气流上升,提高了室内新鲜空气,满足室内热舒适环境,创造良好的住宅室内环境,是一种舒适高效的通风方式,为寒冷地区一梯三户中户住宅室内通风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多热源置换通风温度分布及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置换通风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通风方式。本文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不同工况下的多热源置换通风房间内的温度场及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热源间距、热气流温度、房间围护结构以及室外温度变化对置换通风系统及人员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源间距的变化对热源之间室内的垂直温度分布影响较大;热气流温度的变化主要对房间上部区域的温度产生影响;围护结构热损失及室外温度的变化均对室内温度及温度梯度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节约通风空调系统中的能量,解决局部送风和下送风等送风方式中要求送风口送出的气流分布均匀且气流速度与温度迅速衰减的问题,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在马仁民教授指导下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送风速度下碰撞射流通风房间内的热环境分布特征,并对室内的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碰撞射流通风用于供暖时,送风能量能够被人员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并且增大送风速度能够缓解碰撞射流供暖房间内的温度分层现象。虽然碰撞射流通风近送风口附近的近地面处气流速度较大,但热舒适分析表明,在本文研究的送风参数范围内,热舒适参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建筑室内热舒适性随通风条件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典型建筑房间,通过建立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并结合CFD模拟方法,研究室内热舒适性随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和地板孔板通风三种通风方式的送风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得到人体前后侧0.2m处空气龄、温度场、PMV、PPD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将为不同通风方式下合理选择送风条件以改善室内人体热舒适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气流分布性能的评价指标、热舒适性评价指标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指标。将通风方式分为置换通风和混合通风,利用暖通空调专用模拟软件Airpak对室内气流进行模拟。模拟某小型会议室的温度、速度、CO2浓度、平均空气龄、PMV值和PPD值,并依据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气流组织下的室内空气品质、人体热舒适性和空调能耗情况。指出不同气流组织对室内空气品质、人体热舒适性和空调能耗的影响不同,置换通风和上侧送上回送风方式能得到较好的空气品质和有效的能量利用。  相似文献   

11.
被动式建筑具有密闭性良好、减少能量损失的优势,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由于围护结构密闭性较高,被动式农村住宅通风换气技术对提高和保障室内空气品质和环境热舒适性尤为重要。针对沈阳某高校示范建筑,分析通风换气技术对其室内环境热舒适性影响,应用Airpak软件进行数值解算,给出室内温度场、速度场和PMV、PPD指标的分布状况。分析不同送风温度、送风风速工况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温度分布情况,以及PMV、PPD指标对室内环境热舒适性的影响,确定满足环境热舒适性要求的送风工况,为农村被动式住宅的通风换气技术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铁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占比较高,温和地区地铁站设备与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装机容量大,为节能重点。地铁站设备与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呈现“模块化”特点,其设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尚不清晰。2018年11月,对昆明市3座地下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室内热环境开展实测,测试参数包括各房间的送、排风量,空调送风温度,通风送风温度,通风排风温度。实测数据表明:各房间送、排风量,换气次数与设计值差异较大;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普遍远高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值;新风井处的新风温度不能代表各房间的送风温度,送风机及风管传热导致的温升不可忽略;房间室内温度普遍偏低,其中,有人员常驻的房间室内温度集中分布在20~24℃,无人员常驻的空调房间室内温度最低,且存在较多低于规范规定范围下限的情况,非空调房间室内温度受室内发热量、换气次数、室外气象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通风软件AirPak 3.0建立物卵模型和数学模型,模拟地板送风系统供冷运行和供热运行的室内空调环境研究不同送风温度和不同送风量对地板送风空调房间速度分布、温度分布、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冷运行时房间设定温度为26℃,送风温度为18~19.5℃,热力分层良好,热舒适性适中,可作为空调系统运行的最佳工况;供热运行时,房间设定温度为18℃,送风温度为28~30℃时,温度分布趋势接近理想采暖要求,能够满足人体的热舒适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实验的方法对碰撞射流通风供热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设置对比实验,对碰撞射流通风方式下不同的送风速度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通常允许的范围内,送风速度越高,室内温度分布越均匀,有效风感温度越满足1.7△ET+1.1,越有利于提高热风利用率,为碰撞射流通风广泛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大空间建筑常采用的空调方式有四种,即分层空调、置换通风、地板送风以及碰撞射流。本文以一航站楼为工程案例,借助FLUENT软件,对这四种室内气流组织进行模拟计算,比较各自的气流分布特性及送风能耗,为高大空间空调系统室内热环境的改善和节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空调系统送风方式对热舒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地板送风、工位送风和置换通风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3种送风方式热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如温度梯度、气流速度及送风口形式等。对3种送风方式的使用条件、热舒适性及系统运行能耗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建造辐射微孔板实验室研究了室内空气流场分布特征及人员热舒适状态.通过改变微孔板的位置和数量共得到五种不同送风工况,对比分析了室内热源、 换气次数对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流场及人员热舒适度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热源的加入会影响室内平均流场和标准偏差,从而影响温度和速度分布的均匀性.耦合孔板送风室内各测点温度表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地板辐射与置换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EnergyPlus的地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空调系统模型,模拟得到的室内温度和辐射地板所承担冷量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小于±7%。在此模型基础上,改变送风参数和供水参数,得到置换通风供冷量、辐射地板供冷量、地板表面温度、室内空气平均温度、AUST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热舒适性模型,得到满足室内热舒适性(-0.5≤PMV≤0.5)条件下,置换通风的送风参数和辐射地板的供水参数范围,为复合系统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柴油电站通风降温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使用Airpak对地下柴油电站通风降温进行CFD模拟,找出传统送风方式下电站内空气温度分布,得到了在不同送风方式下空气温度的区别,认为两侧变送风口的送风方式和3 m/s的送风速度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广东地区某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的CFD仿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暖通空调领域,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常被用来求解气流及温度分布。本文利用CFD仿真软件对广东地区某一使用风机盘管的夏季空调建筑室内温度场、速度场进行模拟仿真,得出了夏季空调情况下该建筑的室内温度场和气流组织分布,结果分析表明,其室内平均温度及送风温差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中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