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格尔木1956~1994年的气温和太阳总辐射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太阳总辐射和气温的多年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0多年中该地区太阳总辐射没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60年代为低值,70年代迅速上升,比东部平原地区提前,且呈现“冬暧夏凉”的变化趋势;70年代至90年代年平均气温与太阳总辐射呈现滞后一年的正相关;夏季气温与同期太阳总辐射有很好的正相关,但冬季的气温变化则与太阳总辐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对解放前广州、汕头、澳门气温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站近百年气温变化的序列,分析了广东省东南沿海近百年来气温的变化特征.广州、汕头、澳门百年来年均温分别上升了0.61℃、0.62℃、0.43℃,增幅在全球平均范围之内;同我国其他城市主要由冬季增温不同,广东省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冬季;广州、澳门、汕头的增温分别由最高、最低、最高和最低气温共同引起;此外,三站普遍存在20年、12年与5年左右的三个周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池气象站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观测数据,文章分析了44 年来河池市区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作了预测. 44 年来河池市区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有:年、夏季和秋季均温上升趋势显著,春、冬季均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和春、夏、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年、夏季、冬季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春、秋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 气候变化存在周期性特征: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气温均存在23 年的变化主周期,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变化主周期分别为23 年、21 年、21 年、26 年和23 年,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日照时数存在22~23 年的变化主周期. 过去44 年期间,气候变化的突变特征是: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气温均发生显著的突变增加;年和夏季降水量未发生明显突变,春、秋、冬季降水量发生显著的突变减少;年、夏季、秋季和冬季日照时数未发生明显突变,春季日照时数发生显著的突变增加. 通过R/S 分析,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作出预测: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气温和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44 年变化趋势一致;年、春季、夏季和秋季日照时数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44 年变化趋势一致,而冬季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利用海口市近52年四季及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及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资料,研究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个季节(春季除外)和年平均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中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非常显著;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显著,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无论平均最低气温还是极端最低气温都存在显著的增加趋势,白天气温变化趋势都不显著;DTR都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各个季节(冬季除外)及年气温突变性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且在前期夏季白天气温发生跃变性降温。  相似文献   

5.
烟台地区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赵 《广西科学》2003,10(2):154-156
利用烟台地区1960—1999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别统计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以及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并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和统计学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年平均气温和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变暖的幅度最大。降水量的变化较气温复杂,年降水量、夏和秋季降水量随温度上升趋于减少,并有显著性差异(a=0.01、a=0.01、a=0.05),暖干化趋势明显;春季降水量与气温相关性不明显;冬季降水量与气温满足二次回归方程P=4.5351t^z+10.01t+32.426,当冬季气温偏(较)高时,降水量则随气温上升而增加,并达显著性水平(a=0.01)。  相似文献   

6.
呼和浩特市80余年气温序列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小波变换时域局部性的特点,对呼和浩特市1915~2000年冬季和全年的平均气温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研究了呼和浩特市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温状况,指出气温变化的阶段性、周期性和突变性等特征,揭示了长期的气温变化规律,呼和浩特市冬季气温时间序列主要存在7年左右和2~3年左右的周期振荡,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较为明显的气温突变点位于1933年、1955年、1975年和1993年左右;全年平均气温时间序列主要存在13年左右和5年左右的周期振荡,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气温突变点位于1930年和1970年左右,有一个明显的偏冷期。预测呼和浩特市冬季和全年气温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将继续维持偏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结合趋势分析与热点分析检测中国GPP变化的热点区域,从热点区和像元2个尺度探讨了自然和人类活动对热点区域GPP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982-2017年中国GPP总体呈增加趋势,变化均值为1.92 g·m-2·a-1;GPP正向变化的热点区域位于川西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及云贵高原;GPP负向变化的热点区域位于藏南、长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考虑的3个自然因子中,气温与GPP相关程度最高;以气温和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像元比例最高,达43.86%.气温和人类活动在各热点区域的影响方向不同,总体上在GPP显著增加的4个热点区域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GPP显著减少的3个热点区域都起到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陆占东  夏成  岳瑞  安保军 《科技资讯》2014,(26):214-214
利用磴口县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09年的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磴口县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磴口县年平均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445℃/10 a,远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倾向率;季节性变化较大,冬季最为突出,为0.785℃/10 a;在月平均气温变化中,2月份气温变化倾向率最大,为0.779℃/10 a,8月份最小,为0.149℃/10 a。  相似文献   

9.
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全球时空特征比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5利用1950-1998年全球海洋同化分析资料和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比较了全球海气系统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全球上层海洋年际变化主要为位于热带太平洋的ENSO模态,年代际变化最显区域中纬度海洋、赤道外热带东太平洋和大西洋及南半球高纬度区域;2)全球大气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均主要位于中高纬地区尤其是两极地区,在年际时间尺度上,气温异常和气压异常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气温增暖(变冷)常常伴随着气压的降低(升高);3)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发生在中高纬度陆地地区的大气年际变化和主要发生在热带海洋的上层海洋年际变化没有一致性的内在联系,前主要表现为大气内部(浑沌)变化,而后主要为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的ENSO变化;4)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全球海洋大气系统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均一致性地经历了一次跃变,其结果导致80年代以来,全球大范围地区(尤其是两极和西伯利亚地区)气温明显偏暖,赤道两侧的热带东太平洋、北美和南美西海岸及非洲西海岸等海域海表温度偏高,伴随着这种全球大范围背景增暖现象,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和格陵兰岛气温具有变冷趋势,而中纬度北太平洋和南半球高纬度海域海表温度也表现为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5年的群落野外调查,研究分析了重庆缙云山退化生态系统5个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群落小气候演替变化规律.在外部气候条件一致情况下,群落演替是群落内发光强度、气温、极温、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群落小气候明显表现群落演替进程的外部光强条件是:发光强度≥216600lx,气温<10℃或>20℃,大气相对湿度≤7325%;小气候指标均值在演替轴上的单向相对变化速率V及其均值V能有效地指示群落气候恢复速度;系统V值:光衰减率953%↑,气温524%↓(对外界升温时刻),极温振幅252%↓,湿度振幅183%↑;小气候指标对群落恢复演替的敏感性:极温振幅>湿度振幅>光衰减率>气温.  相似文献   

11.
芮茂刚 《广东科技》2012,21(9):194-195,191
根据云南省玉溪市26年的逐月气象资料,应用了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了降雨量和气温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平均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降雨量和平均气温年内变化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季节分布明显。Mann-Kendall趋势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降雨量变化与年值趋势不完全一致,春季、冬季和全年明显上升,秋季明显下降;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变化与年值趋势完全一致,都为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果洛州气象台1970~2006年定时、逐日、月、年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年内各月及年际气温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果洛地区年内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或8月初,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或2月初。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致使气温年较差逐渐减小。进入21世纪后夜间气温升温幅度大于白天气温升温幅度,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3.
袁瑛  李建军 《科技信息》2009,(27):359-360
使用1953--2008年宝鸡市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温度异常度、降水距平、多元回归、差异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对宝鸡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年降水明显减少,特别是以春季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最为显著。气候变化以变暖为主要特征,温度变化是直接和主动的,而降水的的变化是间接和被动的,是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太原市1954-2003年50年的资料,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气温、地温、冻土、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太原市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21世纪初的年平均气温较50年前上升近2.0℃;各层地表温度年平均值较50年前也有所增加;冻土层退缩变浅;近40年来年降水量平均逐年减少近40mm。  相似文献   

15.
选取贵州省19个气象站点1980—2019年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数据,运用Sen斜率、Mann-Kendall(M-K)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1980—2019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及其对贵州茶叶的种植面积及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9年间贵州省极端气温指数中的夜指数的增加幅度大于昼指数的增加幅度;近40年来,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2000年前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在2000年之后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与产量主要是受冷昼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气温日较差(DTR)、热夜日数(TR)、夏日日数(SU)、暖夜日数(TN90p)、暖昼日数(TX90p)和日最低气温最大值(TNx)这8个极端气温指数的影响,其他几个指数对茶叶种植面积与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合肥市2008—2019年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VC),并利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与差值图像算法,定量分析2008—2019年合肥市不同等级FVC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合肥市平均FVC分别为60.9%、48.4%、56.0%、48.0%、63.0%、61.2%,年均FVC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合肥市FVC变化以稳定区为主,主城区的外围FVC出现退化趋势,而长丰县、主城区及庐江县FVC增长明显;各等级FVC总体变化趋势为良性,未来FVC预计以增加为主;2008—2019年合肥市气温呈升高趋势,而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总体表现为“暖干化”,且这种趋势对合肥市FVC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年均气温是影响FVC演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大理地区近40年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毓芝  高志伟 《大理科技》2003,(1):46-50,52
利用大理市气象站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的40年资料,统计分析大理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气候有变暖趋势;降雨量60年代到80年代呈下降趋势,90年代开始回升;日照时数和蒸发呈下降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长春市近55年(1949年~2003年)的气温资料,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对长春气温变化距平序列的多项式拟合、趋势回归分析和Marr小波分析等气候学上的数值统计诊断分析,总结了长春市近55年平均气温的时间一频率的多层次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发现长春市年平均气温变化以18a周期振动最强.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上海、杭州和南京3个气象站1951~2001气温与降水器测资料,利用Mann-Kendall法对3站年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序列作突变分析.同时利用滑动t检验以及Yamamoto法(子序列n=10年)对突变研究结果作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该区年均气温有显著升高趋势,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明显突变,而年降水量变化不显著.该区四季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春、秋季和冬季气温均显著上升,而夏季增温趋势不明显;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多,而秋季降水量则呈明显减少趋势.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及其未来预测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全国甚至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河源区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黄河源区近40年的温度、降水资料,分析了黄河源区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源区东北部的兴海、同德和东南部的久治县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由东向西随着纬度、尤其是随海拔的升高年平均气温逐渐下降;黄河源区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很大,最暖的兴海县比最寒冷的称多县年平均气温高出6.2℃;降水年内分配集中在5~9月份,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5.4%;近40年来年降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冬、春季的降水量呈明显的增多,而夏、秋季降水量呈明显的减少;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20世纪9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气温偏高0.5℃,≥0℃积温比60年代增加60~70℃,80年代以来增温主要出现在冬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