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征堂  韦云  吴斌龙 《中医杂志》2012,53(16):1351-1355,1364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阐释五脏之间生理上相互辅助,病理上相互影响及治疗上相互配合的学说。中医脾肾相关学说是其一个子系统。从脾肾相关理论的内涵、源流、实验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脾肾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脾肾相关"理论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先、后天之本的精髓所在,而肾通于脑将其与现代医学脑肠轴相联系,将为研究"脾肾相关"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至近代发展为一门理、法、方、药俱备的完整理论. 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渊源甚古,早在《内经》、《难经》中根据五行生克承侮的相互关系,以五脏配五行对脾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在生理上,脾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上,肾病及脾、脾病及肾、脾肾同病.《素问·玉机真脏论》在论述疝瘕病名时曾提出:"弗治,脾传之肾."在《难经·五十三难》中也有五脏病之间相互传变的记载:"假令心痛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虽然这些论述还比较抽象,对具体的变化、用药没有论述,但奠定了脾肾相关学说的基本框架,可以说是脾肾相关学说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脾肾相关学说是以阐发脾和肾相关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机理及其指导临床辨证治疗为中心内容的理论学说,体现了脏腑同病的整体观念,是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光辉主任医师系浙江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肾病科学科带头人,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医多从肾论治膝骨关节炎,我们通过重新审视膝骨关节炎退变过程中的病变特点以及脏腑病机特点,结合传统中医"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肾肝脾相关"理论,提出从肾肝脾相关理论膝骨关节炎论治,并详细阐释补肾柔肝健脾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脾肾相关理论的发生及其意义。方法:总结历代医家对脾与肾两脏的关系的论述。结论:历代医家对脾肾相关理论始于《内经》,后经《伤寒论》发挥;在隋唐、宋金元时期得到发展,至明清成熟,近现代已成为完备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脾肾相关"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一重要理论,其主要依据五行学说而生,临床中对肺系、心系、肾系、骨科等多类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脾肾相关"学术理论源流、内涵、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总结与分析,探讨"脾肾相关"理论在骨肿瘤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治疗骨肿瘤主要作用体现在两大方面:在扶正培本的作用上给予治疗"先天""后天"同补,补脾益肾、填精生髓壮骨的辨证治疗思路;在针对肿瘤选用大攻、大毒之品起到防其伤正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佳且预后较差.在脑肠轴理论的影响下,西医将益生菌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运用于ASD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中医体系以"脾肾相关""肾通于脑"及"脾为上下枢机"为基础,构建了脾肾-脑相通理论.在此...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医脏腑相关理论,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理。认为代谢综合征人群普遍存在于中医的体质偏颇状态,其形成原因主要在于禀赋、饮食、劳欲和情志四途。肝脾肾三脏在其发生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中脾不升清为核心,与肾实、肾虚和肝失疏泄共同影响着气血津液的正常输布,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供了"体质土壤"。  相似文献   

10.
“脾肾相关”理论是以阐述脾肾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关证治方药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说,是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渴肾病是消渴病后期常见并发症,其基本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为本,湿痰瘀毒为标,故治疗上以补益脾肾为治疗总则,并根据脾肾亏虚程度及标实不同进行辨证论治。现基于“脾肾相关”理论剖析消渴肾病病因病机,探讨从脾肾论治消渴肾病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1.
心肾相交包括心肾水火相交、心肾阴阳相交、心肾之气相交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实现途径是心肾之气的升降相交,在此过程中心肾阴阳和水火完成各自的相交。这三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均会导致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影响带教质量的因素,寻找改进带教质量的对策。方法:采取护士长及带教组长提出的方法、设置医生问卷调查和开座谈会听取护生的意见等,以全面详细的了解临床带教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带教老师工作中存在着带教老师只是层次偏低、用力过大、专业思想不稳定、带教内容缺乏规范等问题。结论:带教老师应有责任心、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归纳总结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并与科实通过加大带教老师培训力度,建立资格带致制度,规范带教内容及带教制度的实施并与被带教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4.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概括,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是中医学对生命最本质的理解。人体是以脏腑系统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唯有各脏腑都运作正常才能神情精彩。因此,正确理解神与脏腑的关系非常重要。笔者认为神与脏腑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哪一脏主神,而是以脏腑为核心,诸脏腑协同作用,为神提供物质基础、调摄、控制等。心-脑-肾为神的调节脏腑,此三脏既有神之源、又有藏神之府、亦有调神之枢;而脾胃又为神的表现提供物质基础。因而在诸脏腑中神又与心、脑、肾、脾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青霉素类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菌素之一。青霉素的毒性虽极低,但最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会有死亡的危险。近年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为发挥其优势,达到安全用药之目的,故再将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及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杜宝英 《河南中医》2005,25(11):12-13
脾胃,人体中焦之脏腑,承上启下,受纳运化,长养全身。然而其诸多功能,无一不与升降有关,故本文试从体现中医特色的整体观念这一角度出发,对其形成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肝郁证与血糖、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衡先培 《光明中医》2001,16(2):15-17
目的 :初步探讨肝郁证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用记分的方法将就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区分为肝郁证 ( 46例 )与非肝郁证 ( 2 4例 ) ,同时对眼底视网膜、尿蛋白、足拇趾音叉震动觉及空腹血糖作检测 ,在两组间作比较研究 ,并对肝郁证组患者肝郁证积分与空腹血糖作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 :肝郁证组糖网病、尿蛋白及音叉震动觉异常的发病率都高于非肝郁证组 (但P >0 0 5) ,空腹血糖肝郁证组显著高于非肝郁证组 (P <0 0 0 1 ) ,肝郁证积分与空腹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 (γ =0 52 3,P <0 0 0 1 ) ,回归方程为 ^Y =4 2 2 4 +0 566x。结论 :肝郁对糠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明显影响。提示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时 ,应注意对肝郁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任脉、冲脉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龙祥 《中国针灸》2002,22(8):9-17
通过史学研究的方法对“任脉”“冲脉”概念的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从而能更准确地理解任脉、冲脉学说正确评价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论脾胃学说与妇科崩漏发病机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学说起源于《内经》、《难经》,及至李东垣著《脾胃论》之后发展成为这一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脾胃学说认为:人赖天阳之气以生,而此阳气须化于脾胃;人赖地阴之气以长,而此阴气须化于脾胃;人赖阴精之举以寿,阴精也必源于脾胃;人赖营气之充以养,营气也必统于脾胃。可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主要来源,其在精气升降、阴火潜戢中具有枢纽作用,并且“脾主衰血、温五脏”,其对人体脏腑、四肢百……  相似文献   

20.
徐联 《光明中医》2010,25(12):2365-2367
目前,在运气学说预测气候与实际气候的印证性研究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在运气学说预测与实际疫病流行的比对研究方面,也存在相关、不相关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该文提出:研究运气学说中气候变化的成因,必须突破"七政"。研究运气学说中气候相关性疾病的成因,必须突破"七要素"。将研究重心放在对运气学说的理论内涵研究,尤其是研究对象的拓展及运气学说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的运用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