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痤疮颗粒的制备、质量控制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黄柏、山楂、生地进行定性鉴别,控制内在质量;通过临床治疗30例,观察用药1~2周后临床疗效,考察痤疮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制剂中丹参、黄柏、山楂、生地定性鉴别实验表明,薄层色谱斑点明显;临床治疗30例痤疮患者,有效率为93.3%。结论:痤疮颗粒制备工艺科学合理,鉴别方法可靠,质量标准易于控制,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芪防丸,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黄芪、自术、五味子进行鉴别;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作为质控标准.结果:黄芪甲苷在0.52~4.28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82%,RSD为1.39%.结论:该制剂制备简单,服用方便,临床效果确切,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银胡口服液,建立质量控制方法 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金银花和板蓝根,并与感冒灵颗粒临床对照应用,观察其疗效.结果 薄层色谱层析分析清晰,重现性好,临床总有效率90.00%.结论 该制剂制备简易,质量稳定可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消肿止痛胶囊处方、制备及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丹参、当归、赤芍,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备方法合理,薄层鉴别斑点明显,重复性好,能较好的控制质量。结论:消肿止痛胶囊处方合理,制备简单,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复方红藤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牡丹皮、当归、川芎、紫花地丁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复方红藤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排石汤,建立质量控制方法 ,并观察其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金钱草,用化学反应鉴别车前子,并与排石颗粒临床对照应用,观察其疗效.结果 薄层色谱层析分析清晰,重现性好,临床总有效率91.67%.结论 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叶宓曚  徐凌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230-1230
祛风清热合剂由蔓荆子、赤芍、银花、粉葛根、姜半夏、车前子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祛风活血、清热明目的功效,用于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虹膜炎等。为有效控制本制剂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方中赤芍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赤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定性定量方法,可较严格地控制本制剂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刚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0):1685-1688
目的:建立十七味归芍合剂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赤芍和忍冬藤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分离度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橙皮苷在浓度在0.01326~0.2121m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1.47%。结论:方法操作简单、准确,专属性和耐用性良好,可有效控制十七味归芍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消炎利喉合剂,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拟定该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性状、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影响稳定性因素的试验考察及临床观察。结果 观察的192例患者中,痊愈124例,显效38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9%。结论 消炎利喉合剂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疗效确切,制剂稳定,适于长期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咽喉炎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金银花鉴别。用薄层色谱法对山豆根、射干鉴别。结果本制剂设计工艺合理,性质稳定,质量可控。临床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利胆排石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利胆排石颗粒中的枳实、木香、茵陈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该颗粒中大黄素含量。结果:样品中主要中药枳实、木香、茵陈有较好的色谱斑点,HPLC法测定大黄素含量,加样回收率为98.7%,RSD为1.69%。结论: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HPLC法进行定量,可以较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清咽糖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柏、蒲公英、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法检出了黄柏、蒲公英、板蓝根。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清咽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抗病毒口服液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金银花、鱼腥草、赤芍和射干进行定性鉴别。结果TLC色谱能检出金银花、鱼腥草、赤芍和射干。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银灵霜剂,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乳化法制备银灵霜剂,以薄层色谱法鉴别雷公藤红素且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霜剂稳定,薄层色谱鉴别可靠。结论 该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复方心泰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三七、冰片、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法检出了丹参、三七、冰片。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心泰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乳香的薄层鉴别,对伤痛宁片中的乳香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乳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所建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操作简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三消降糖3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黄连、人参、地黄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法专属性较强,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抗小叶增生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白芍、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中的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同时检出白芍、丹参;阿魏酸在24.8-248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为0.86%(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新风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新风胶囊中黄芪、雷公藤、蜈蚣进行薄层鉴别;采用UPLC法测定君药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法简便、专属性强;黄芪甲苷在0.2048~1.024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1.1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原质量标准中黄芩、苦地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蒲公英中咖啡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黄芩、苦地丁的特征斑点;咖啡酸进样量在0.1276-0.76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1.1%(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