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便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1].便秘可诱发或加重其它疾病,如痔疮、肠癌、前列腺肥大及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可危及生命.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便秘日益成@@ 为影响现代人特别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上积极开展对便秘的治疗,不仅在于能解除便秘之苦,同时也可减少其它相关疾病的发生,意义非常重大.西医对本病多采用对症治疗,且常用泻剂,多有副作用,久之易形成泻剂依赖的顽固性便秘.中药因其安全,副作用少,不易耐药而广受医患双方的欢迎.笔者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便秘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便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 ,主要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 ,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 ,如 :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 ,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情况下 ,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 2次或长期无便意[1 ] 。便秘可诱发或加重其它疾病 ,如痔疮、肠癌、前列腺肥大及心脑血管疾病 ,甚至可危及生命。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便秘日益成为影响现代人特别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上积极开展对便秘的治疗 ,不仅在于能解除便秘之苦 ,同时也可减少其它相关疾病的发生 ,意…  相似文献   

3.
大鼠泻剂结肠模型的再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大黄建立大鼠泻剂结肠模型,观察其结肠传输功能。方法:对泻剂结肠模型采用活性炭悬液推进法测定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结果:大黄组活性炭推进长度及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别有显著性意义。但用药量和周期与参考文献出入较大。结论:该模型的肠道传输减慢,长期使用泻剂是诱发或加重便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便秘的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便秘可诱发或加重其它疾病,如痔疮、肠癌、前列腺肥大及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可危及生命。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王昌辉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32-132
便秘是老年人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初步统计来我院就医的患者中患有便秘占4.35%,而老年便秘患者占3.62%。现在临床治疗便秘大多应用缓泻剂,然而长期使用泻剂会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加重便秘,导致恶性循环。探索一种安全、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便秘的关键问题。笔者自2007年以来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60例,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秘是老年人极为常见的症状,北京老年人的便秘患病率为20.3%。由于便秘使肠道内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被吸收进入血液,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影响,导致头晕、乏力、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口臭、记忆力下降、皮肤瘙痒等各种亚健康状况。目前治疗便秘应用最广泛的是各种缓泻剂。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会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加重便秘,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寻找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治疗便秘的方法迫在眉睫。现将2002~2004年间针灸治疗的78例便秘患者,与65例常规治疗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43例患者均来自2002年5月~…  相似文献   

7.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临床既可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也可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有便后不尽感等。便秘既会影响患者食欲及肠道营养的吸收,而且还是诱发或加重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据国外资料报道,慢性便秘的发病率,年轻人为3%,中年人为8%,老年人为20%  相似文献   

8.
习惯性便秘为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日趋增高。不少患者经常使用通泻剂等药物治疗,此类方法偶尔使用行之有效,若长期依赖,则容易损伤直肠肌丛,从而导致便秘更加严重。近年来,笔者用自拟调肺润肠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60例,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失常,引起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排便困难为症状的病症,多发于老年人.长期便秘可诱发癌变、高血脂等,并可引起身体不适.尤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排便用力可引起心跳骤停,脑出血等危及生命.为此做好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者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病及脑出血、心肌梗死。笔者应用小麦纤维素联合健康教育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7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便秘是便秘在中医有"脾约""大便难"等称谓,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涩;或便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属于临床常见病,临床多以口服泻剂治疗,但长期使用泻剂副作用大,且后期疗效不佳。中医在便秘的诊治中有其独特优势。中医八纲辨证之一的寒证在便秘的临床辨证中越来越多见,辨证基础上使用温热类药物治疗便秘可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对便秘中属寒证之病症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方面进行理论探讨,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约为26%-34%。便秘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易导致或诱发多种疾病,严重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便秘还与结肠癌、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一定关系。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虚秘),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排便时间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一旦出现便秘,应及时就诊,切勿自己乱吃泻药。长期服用泻药,会使肠壁神经末梢应激性降低,肠蠕动减弱.不能产生正常的排便反射,反而加重便秘。通常,便秘的治疗包括中医疗法、使用泻剂、手术疗法等,对普通市民而言,自我调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排便时间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一旦出现便秘,应及时就诊,切勿自己乱吃泻药。长期服用泻药,会使肠壁神经末梢应激性降低,肠蠕动减弱.不能产生正常的排便反射,反而加重便秘。通常,便秘的治疗包括中医疗法、使用泻剂、手术疗法等,对普通市民而言,自我调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老年便秘患者的辨证施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艰涩不通的一种病症。60%的老年人有便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加重。本病常继发于其他慢性病,也可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隐患。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等致胃肠传导失司,糟粕内停,造成便秘。笔者对51例老年便秘患者进行了辨证施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王奋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23-1123
老年人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膳食中缺少纤维紊,而且多伴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经常服用多种药物,抗抑郁药、钙离子拈抗剂、利尿药、抗胆碱类约、镇痛剂等等,都是促发便秘的因素。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排便费力和次数减少,过分用力排便会诱发短暂脑缺血发作或排便晕厥,甚至在原有基础疾病上并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治疗老年人便秘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慢性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滥用泻剂(多为蒽醌类)的现象尤为普遍,约占慢性便秘患者的70%以上。此类泻剂依赖性便秘,多属中医"便秘"中"阳虚便秘"范畴。对此顽固性便秘,须优化临床路径,在西医对功能性便秘认识的指导下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病证结合。局部(肛门)与全身辨证结合,从整体上施治,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便秘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无便意、粪便坚硬等,也可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量少,或排便不尽等。无论是哪种表现的便秘,都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长期患慢性便秘的老年人会出现腹胀嗳  相似文献   

19.
慢性便秘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症状,妇女尤为多见,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可达12%。如不能及时、有效缓解症状,常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老年病人还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慢性便秘的治疗采取综合措施和整体治疗,以改善或恢复正常的排便,达到缓解症状和消除症状的目的。在治疗中药物应用的长期性和安全性对便秘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容积性泻剂(纤维素)能加速结肠或全胃肠道转运,吸附水分,使大便松软易排出,缓解便秘及排便紧迫感;果胶、车前草等可溶性纤维素有助于保持粪便水分;而植物纤维素等不可溶纤维素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征、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76例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发病的性别差异、合并便秘情况、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6例结肠黑变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中青年男性MC发病率低于老年男性,中青年女性MC发病率高于老年女性;便秘患者占86.84%,合并结肠息肉率26。32%。确诊前64例(84.21%)均长期或间断口服泻剂,12例(15.79%)未服用过泻剂。结肠镜可见结肠黏膜有黑褐色或棕褐色色素沉着。病理可见黏膜固有层巨噬细胞浸润,胞质内色素沉着。经治疗,部分MC可以逆转。结论结肠黑变病与便秘、长期服用泻剂和结肠息肉有关。治疗上应主要去除引起便秘的因素,使用促动力药、非蒽醌类泻剂。对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的患者应定期结肠镜检查。对确诊的黑变病患者,应定期随访。结肠息肉和肿瘤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