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海书馆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最早设立的编译、出版机构,它的创立对于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近代化影响匪浅。本文就墨海书馆的创办及其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间上海基督教文字出版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 ,文字出版是重要的手段。而上海正是基督教文字出版的中心。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和华美书馆、益智书会、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广学会、中华浸会书局、青年协会书局等是当时教会的主要出版机构。它们在传播西方科学以推动中国现代科技的变革、用白话文翻译圣经等宗教读物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编译学校教科书以促进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统一术语译名的工作以推进西学引进和中国现代学术规范的确立、编印杂志和创办社团组织以倡导现代学术精神以及为近代中国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等方面 ,对近代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海林先生著《王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以下简称《评传》)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种。畅读之余,我们认为,该书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一、在仔细扎实地研读王韬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扼要地介绍王韬不同寻常的一生。王韬,清朝苏州府长洲县甫里人,18岁考中秀才,此后多次应试都名落孙山。1849年,王韬受雇于英国传教土麦都思在上海开办的墨海书馆,担任译书的中文助手,由一个中国乡间的落魄秀才意外地卷入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漩涡。1862年王韬上书太平天国苏福省民政长官,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期墨海书馆内以王韬、李善兰、管小异等为代表的华人译者与西方传教士一起,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宗教及科学书籍,对中西文化交流及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译学界对他们译者身份研究较少。墨海书馆的成立为传统文人转换为近代译者提供了历史契机:科举落第、时代动荡、生活所迫,他们从传统文人转换为近代译者,当时社会根深蒂固的华尊夷卑思想,使得他们无法认同自己的译者身份,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作为译者的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文章从身份认同视角,整合了时代、译者、身份和文本几大因素,结合文本内外因素,考察墨海书馆译者身份认同,为译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文章充分利用增订版《王韬日记》,对王韬赴沪后的心理历程进行了一次详实梳理,进一步展现了其在墨海书馆工作期间,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知识背景与西方文化碰撞时产生的不适与矛盾。传统之名未立的口岸知识分子,希冀自己所译之书的传播,提升自己的名望与地位。文章通过细描王韬对基督教和西学的态度,展现出在新与旧之间摇摆的王韬微妙的心理变化,体察其在迈向进一步西化过程中的徘徊与犹豫。王韬渐变的趋新历程,可视为口岸知识分子的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本文仅就王韬最早系统向中国人民介绍这一伟大革命的有关同题,略抒己见,以兹纪念。一、亲履法国大革命故乡的王韬其人王韬是19世纪中叶极少数到过西欧的中国人之一。他生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虽然祖居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先发展的东南沿海的江苏长洲(今吴县),但是从小却受的是传统文化教育。18岁时,以第一名考中秀才。以后多次应考,屡试不第。因为家道没落,“以衣食计”,于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赴上海,进英国传教士麦都思所办“墨海书馆”,帮助英人整理《瀛海笔记》、《英国志》等著作,并翻译《数学启蒙》、《遐迩贯珍》等。这在当时的中国起了一定的启蒙作用,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而上海因“名流硕彦接踵来游”①,王韬又有机会与其交往,使他更萌生了近代的革新意识。象所有中国近代先进人物走过的历程一样,王韬面对的是内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共产国际为推进世界革命,派维经斯基前往中国开展工作。作为第一位代表俄共(布)奉命赴华的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的重要使命是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帮助中共做好建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与干部准备。为此,他在1920年4月到1921年2月在华期间,积极帮助早期的中国革命者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俄华通讯社对十月革命进行报道,印刷出版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书籍,指导各进步刊物宣传革命,创办外国语学社对进步青年进行理论教育,并从中选拔优秀者赴苏学习。等等,从而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1856年上海墨海书馆出版了慕维廉编译的<大英国志>,为近代中国文化人带来了大量的关于英国历史的知识信息.本文通过对<大英国志>译本的分析,译者蒋剑人在翻译中对英国历史的理解,以及<大英国志>在晚清的流传和影响,指出该书为晚清中国人正确认识有关英国历史,提供了最新的、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使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地了解了英国的政体演变、历史沿革和文化成就.该书在近代中外史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续前)本世纪以来,一批依靠新科技制成的复制本先后问世。1905年和1906年,日本人内藤湖南两赴沈阳故宫,先后将宫内所藏蒙文殿版、满文殿版制成晒蓝本带回日本o。1936年,北京文殿阁书庄将施密特本影印再版。1955年,德国人海涅什(E.Haenisch)在柏林出版了乌日嘎本的影印本@。1959年、1967年,他又在威斯巴登先后出版了蒙文殿版、蒙文故宫精钞本的影印本@。1956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柯文甫(F.W.Cleaves)编辑、因清波作序的三种本子的影印本o。这三个本子是田清波于本世纪10年代在鄂尔多斯地区请人或亲自从旧抄本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丛刊》(The chinese Repository),又译作《中国文库》。1832年2月在广州创办的英文月刊。由马扎逊倡议,美国商人奥立芬赞助创办,美国教士裨治文主编,美国教士卫三畏、巴驾等参加编撰工作。1847年后、即由莱奇文、卫三畏先后主编,马礼逊、郭士立、麦都思、奥立芬、马儒翰等在华外国人为其撰稿。该刊每期45页,刊发论文、游记、书刊评介、大事记、文件资料、通讯、书信、消息等。创刊的目的,在于多方面搜集中国的情报,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风俗、山川地理、军队装备、矿藏物产等进行详细调…  相似文献   

11.
论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的分类标引(之一)蔡振华图书在版编目,英文为CataloguinginPublication,简称CIP,是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由集中编目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编目标准,将图书的各种有关数据统一编印在图书书名页背面,使得图...  相似文献   

12.
读史札记     
读史札记陈家麟张渠《粤东闻见录》(程明校点本,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卷上气候条:“惟乳源在万山中,风气高凉,与全粤暑湿不类,三冬常有积雪。昔韩昌黎赴潮,避昌乐滋险恶,从陆道出乳源,有‘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蓝关,即今腊岭也。”韩愈贬潮州,是由武水南...  相似文献   

13.
金尼阁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在华天主教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Trigault,1577-1628),无论是在中国传播基督教方面,还是在中西文化直接交流方面,都有其重要地位。但长期来学术界对他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金尼阁1577年(明万历五年)3月3日出生于当时比利时的杜埃(今属法国)。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11月9日加入耶稣会16”7年(万历三十五年)3月,在完成了规定的学业后,被派赴远东传教,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远渡重洋,经印度果阿中转东来澳门,最后成功地进入中国内地①。此时,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局面虽然刚由利玛窦(MatteoRicci)等老一代传教士打开,…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藏文图书出版状况述评李万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藏族文化事业与全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一样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藏学研究的发展,一些藏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并且在部分省(区)先后成立了民族文字出版机构。近半个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15.
其强 《金陵瞭望》2007,(14):66-66
7月18日.由墨海玩家主办的“2007春夏山水采风暨画展”将在瞻园拉开帷幕。展出的近百幅作品系墨海玩家文化交流中心组织金陵10位山水画家深入皖南、江西名山胜迹写生后创作的,充满着自然灵动之美。看到这些画作.人们仿佛闻到山林的芳香.仿佛感受到溪水的清新和民俗的亲切。  相似文献   

16.
“必胜”的官司未赢,原因何在,是准备不足,经验不到,还是……11月1日,对外经济贸易部传出消息,证明中国9家造纸企业:吉林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造纸有限公司、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岳阳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石砚造纸厂、齐齐哈尔造纸厂、鸭绿江造纸厂以及福建南平造纸厂提出的新闻纸反倾销请由於申请S还不齐全,售等。本案代理北京市环中律师事务所王雪华律师证实还有一个文件在准备之中。a闻纸反柜销这起轰动中国的第一例国内企业反倾销案始自10月ZO日由9大纸厂和代理律师机构共同召开的“反倾销…  相似文献   

17.
川师学人     
胡嗣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36年4月出生,重庆市渝中区人。1962年1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辽宁师范学院及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笔名胡问涛。长期从事古典文学教学、辞书编纂、古籍整理与研究。1984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杜甫评传》(IS万字,二人合著),已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忡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1991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的《苏舜钦集编年校注》(48万字,二人合作)及1999年与罗琴合作的《文同全集编年校注》(95万字)均为四);1省古籍整理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四川省教育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8.
慕维廉是活动在晚清文化界的一位著名的传教士,他曾在中国学者的帮助下译出过《大英国志》和《格致新机》等颇有影响的译著,1853—1854年上海墨海书馆出版了慕维廉的《地理全志》。作为第一部中文版的西方地理学百科全书,该书较为系统地向中国人介绍地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也介绍了气候学、水文学和人种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中“地史论”较早详细地介绍了荷马、希罗多德、马可·波罗、洪堡等一些西方著名的地理学家。1883年慕维廉为迎合中国读者的接受能力而将该书重新修订,修订版《地理全志》虽然内容有很大的缩减,但却产生过很大的社会影响。目前地学界有郑《地理全志》一些错误的认识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9.
新政新知     
《社区》2013,(21):6-7
民政部: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等最高或可罚3万 由民政部起草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养老机构有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老年人以及其他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情节严重者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白字先生     
慕柳 《老友》2012,(8):57-57
有个训蒙先生好读白字。他与东家谈好:他当塾师,每年租谷三石,伙食四千。如果教一个白字,罚谷一石:教一句白字,罚钱二千。他到书馆后。有一天与东家在街上闲走。见石刻“泰山石敢当”,便误认“秦川右取当”。东家说:“全是白字,罚谷一石。”回到书馆,他教学生读《论语》。把“曾子曰”读作“曹子曰”,“卿大夫”念为“乡(繁体为“绑”)大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