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因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明显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影响预后 ,这主要因先心病患儿多数脑血流量下降所致。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脑血流变化 ,不仅可以指导青紫型先心病术前内科保守治疗 ,亦可用于各型先心病手术和心导管治疗中的脑血流动态监测及栓子监测 ,以便及时干预 ,改善预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以无创、便捷、动态及无需接受放射线等特点使其在临床许多领域的应用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心肺复苏患者脑循环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通过无创监测颅底大动脉血流速度,反映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脑循环灌注信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学者使用TCD对心肺复苏期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TCD频谱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等研究现状,多数结果发现TCD监测有助于发现心肺复苏早期及后期脑供血不足或脑充血,并有可能用于评估某些药物对脑灌注的影响及其它治疗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早产儿脑血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国外已应用于危重症监护,儿科多用于新生儿。本文概述了TCD工作原理,介绍常和脑血流动力学参烽,早产儿CBF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早产CBF自动调节功能进行分析,探讨TCD动态观察早产儿早期CBF变化对脑神经发育影响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在国外已应用于危重症监护,儿科多用于新生儿。本文概述TCD工作原理,介绍常用脑血流(CBF)动力学参数、早产儿CBF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早产儿CBF自动调节功能进行分析,探讨TCD动态观察早产儿早期CBF变化对脑神经发育影响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通过无创监测颅底大动脉血流速度,反映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脑循环灌注信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学者使用TCD对心肺复苏期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TCD频谱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等研究现状。多数结果发现TCD监测有助于发现心肺复苏早期及后期脑供血不足或脑充血,并有可能用于评估某些药物对脑灌注的影响及其它治疗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因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据研究发现25%患儿有严重的神经系的症状和体征.这主要因先心病者多数脑血流量下降所致.国外应用同位素扫描,红外线摄影及脑血流图(REG)等研究脑血流改变.本文观察66例小儿先心病的REG 表现,并对比异常REG  相似文献   

7.
脑功能监测是危重患儿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除了解患儿脑功能状态及受损程度外,对于判断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也有重要作用。常用监测方法包括Glasgow评分、颅内压、脑电图、脑血流和影像学监测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以穿透颅骨较薄的区域,直接获取颅底Willis环大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反映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因TCD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对患儿无损伤、无放射性,床边可行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儿科监护病房脑功能监测的常用方法之一。1超声窗及所探测的血管颅骨上某些区域能通过超声束并能探及血管的部位称为“超声窗”[1]。(1)颞窗:位于…  相似文献   

8.
脑损伤是PICU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可以改善预后。目前临床上用于脑功能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颅内压监测(有创和无创)、脑血流监测(如经颅多普勒超声)、脑代谢监测(如脑氧监测、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和微透析技术)和脑电生理监测(脑电图和诱发电位)。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情采用个体化的监测方法和治疗方案以降低神经重症患儿的伤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是一种非侵入性评价颅内动脉的检测手段,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已被广泛性应用于临床工作的各个领域.由于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以对患者进行床旁连续、动态观察,尤其适用于监测危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是儿童致病致死的再要原因之一,它可使脑血流灌注下降,造成脑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因此颅内压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TCD作为一种无创性监测工具,可根据其血流速度、相关参数及血流频谱的变化对颅内压增高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从而达到监测颅内压改变的目的.本文着重阐述TCD在几种常见的儿童颅内高压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可以无创、实时监测脑血流变化,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尤其是神经危重症的诊治中应用广泛.在创伤性脑损伤、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中风、脑血管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死亡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TCD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明确患儿的脑灌注情况,监测患儿对治疗的反应,指导治疗,提示预后;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脑血流的变化情况,可以分析疾病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本文就TCD对PICU神经危重症患儿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从而加深对TCD的认识,为神经危重症患儿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HIE彩色经颅多普勒(TCD)脑血流变化,对HIE患儿35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颅内动脉动态监测,结果:HIE患儿生后第1天脑血流速减低23例(657%),增加9例(342%);部分血管流速增加,部分血管流速减少2例;正常1例。生后3天HIE患儿血速增加组及减少组脑血流速均增高,生后7天两组脑血流速均恢复正常。且发现脑血流速减少组多为临床轻度HIE患儿,脑血流速增高多为临床中、重度HIE患儿。结论:对HIE患儿TCD检查可做为临床判断病情、治疗效果的一种应用指标,也可作为了解新生儿脑血管机能状态的一种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儿早期脑血流的主要因素.方法 住院早产儿261例,分为生后1、3 d组各90例,7 d组81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3组早产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弹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早产儿心输出量(CO)及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同时监测生后1 d组早产儿的体温、血气、血糖、血压及红细胞比积,并记录其胎龄及出生体重,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上述多因素对早产儿脑血流的影响.结果 影响早产儿早期脑血流改变的因素有平均动脉压(MBP)、体温(T)、每分心输出量(C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红细胞比积(HCT),MBP、T、CO、PaCO2、HCT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58、5.332、10.385、0.095、-0.159.胎龄、出生体重与Vm正相关(r=0.28,r=0.41,P均<0.01).脑血流速度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收缩期峰值流速增加趋势最明显.3 d组的血管弹性最低,明显低于7 d组(P<0.05).结论 CO、T、MBP、PaCO2、HCT、胎龄、日龄及出生体重是影响早产儿早期脑血流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经颅多普勒超声是研究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一种无创性超声检测技术,在成人脑血管疾病筛查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儿科的应用并不普遍,且未能被儿科医生普遍了解.本文从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儿科脑血管疾病筛查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脑血流的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脑血流在国外已广泛应用 ,并具有相关早产儿脑血流速度(CBFV)的正常参考值及生理状态下脑血流变化规律 ,而国内这一技术虽已应用于临床 ,但目前还不能提供一个能准确指导临床的CBFV指标 ,故该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脑血流的变化并与足月儿比较 ,以探讨其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 12 8例早产儿及 2 0例足月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早产儿脑血流频谱特征及血流参数与足月儿比较 ,其血流速度慢 ,波动范围大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阻力指数 (RI)为年龄非依赖因素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不同胎龄、体重早产儿进行比较 ,胎龄、体重的增加与脑血流呈同步上升关系。分组进行比较 ,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病理因素对早产儿脑血流有直接影响 ,窒息、先心病、颅内出血、低血糖、反复呼吸暂停、酸碱平衡紊乱均可导致脑血流减慢 ,并呈现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 (S/D)值增高 ,RI值增高或明显降低 ,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脑血流并进行动态观察 ,对于预测早产儿脑神经发育和判断脑损伤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功能改变对早产儿早期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2007年1-7月在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61例胎龄为29~36+6周的早产儿于生后不同日龄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EF)各分为3组.应用经颅多普勒监测早产儿生后1、3、7 d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指标及血管弹性指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早产儿心功能指标及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记录生后1 d早产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并监测体温、血气、血糖、血压及红细胞比积.结果 生后1、3、7 d早产儿的脑血流速度均随EF增加而加快;EF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0.41、0.61,P均<0.01),而EF与血管阻力指数及弹性指数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早产儿早期脑血流速度受左室泵血功能的影响,而胎龄及出生体重是影响早产儿早期左室泵血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肺炎肺血流和脑血流的多普勒超声研究李刚赵志毅李雪波朱梅张爱琴本研究采用无创伤性的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了肺炎新生儿肺、脑血流的变化,以期找出用于监测新生儿肺炎病情的客观指标,指导临床,早期诊治,防治并发症。对象:共71例,分3组。(1)肺炎组30例...  相似文献   

17.
健康儿童脑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儿童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120名健康儿童脑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结果婴儿期血流速度最低,以后血流速度随年龄增长渐增快,约6岁左右达最高值,随后血流速度逐渐减低。脉动指数在婴儿期最高,以后渐减低。除10~14岁组外各动脉血流速度两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可了解儿童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诊断小儿脑血管疾病提供可靠、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波多普勒方法在小儿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方法,对46例癫痫患儿发作间期及6例发作中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测定。结果 症状性癫痫脑血流低下的比例较高。肌痉挛发作时脑血流速度在脑电出现多棘慢波后迅速上升,而后一过性下降。结论 癫痫患儿发作问期脑血流的低下与脑的器质性损害有关。癫痫发作类型不同,脑血流速度改变亦不同,反映了发作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脑血流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脑室内出血是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类型,多种脑血管内外因素导致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均与两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新生儿脑损伤的脑血流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影响因素包括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睡眠和觉醒状态,脑血管压自动调节,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细胞因子及多种疾病和治疗因素;检测方法主要有经颅多普勒、脑导纳法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甘露醇对颅高压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深圳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颅高压危重症患儿应用TCD进行床边检测,以大脑中动脉为靶血管,观察32例颅内压增高患儿应用首剂甘露醇前后脑血流的变化.结果 28例注射甘露醇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流速、平均流速增加,脉动指数降低(P<0.05).23例TCD频谱改变呈高阻力型,表现为收缩峰尖窄伴舒张期低平.4例注射甘露醇前后均无血流信号.结论 颅高压的患儿使用甘露醇治疗可改善脑灌注,但对于脑损伤严重、TCD频谱明显异常、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反向血流甚至无血流信号的患儿,甘露醇则难以发挥治疗作用,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