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职工住宅仍供不应求,而住宅用地日趋紧张,如何在保证住宅质量的同时节约用地,成了目前设计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的实践发现,最大限度缩小单元面宽,尽量使每户分摊的公共交通面积减少,在满足日照的前提下减少户间距,从而推出了一梯四户的9502型本厂通用住宅。本设计避免了以往设计一梯四户的缺陷,如平面布置分散、采光通风差、相互干扰、私密性差等缺点,做到了面积不大,功能齐全,使用率高。 1 总体布置 本设计面宽4.55m,进深16.5m,每户建筑面积65.63m~2,使用面积46.65m~2,使用系数71.08%,建筑物占地面积358m~2。在平面布置上实现了明厅、明厨、明卫、明卧的要求,所有的房间均为直接采光,节约能源,易于组织穿堂风。 2 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
钟克 《住宅科技》1994,(6):22-23
一梯四户点式住宅,过去做过不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户与户之间相互干扰大,私密性差;2、住于北向户的居民,南向居室少,日照差;3、采光、通风差;4、功能分室不清,客厅开门多,成了过道,有的面积虽不小,但有名无实,不利于布置家具,无法满足现代家庭对客厅的要求。最近,笔者受湖南郴州恒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邀请,在燕南花园作了一个一梯四户点式住宅方案(见图1),克服了过去这类住宅普遍存在的问题,受到了同行及甲方一致好评,在众多方案中被选中并实施。现将该方案主要特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住房用地的日趋紧张,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就需要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缩小单元面宽,增加单元住房套数(如一梯三户和一梯四户),同时使日照、采光、通风满足《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的要求。基于上述思路,笔者设计了一种一梯三户的住宅方案,它克服了以往一梯三户住宅难于连续组合,平面布置分散,采光、通风差等缺点,兹将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住宅商品化的逐步推进,在商品价值的作用下,住宅设计是否满足居住者的功能和心理需求,将直接影响住宅商品生产和 流通。加之城市住房用地日趋紧张,这更需要建筑师精心设计,挖掘潜力,合理地利用好土地、面积和空间,提高住宅设计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过去作过一些一  相似文献   

5.
创造一个安全、合理、舒适、和谐并充满温馨的居住条件,已成为人们迫切的愿望,也是居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修养及生活模式的特征反映,笔者在吸收以往优秀住宅套型方案的基础上,试作了如图所示的方案,现将方案特点作如下介绍: 1.户型:一梯三户大套型多层住宅,根据场地,可单元独立,也可单元组合拼接。 2.套型:套型设计体现了“四明”(明厅、明室、明厨、明卫),三大(大厅、大厨、大卫),三分离(居寝分离、食居分离、盥洗分离),一集中(厨卫管道集中)的设计思想,每户三室两厅双阳台,平面布局紧凑合理。 3.室内功能: (1)前厅:为适应功能需求和满足使用要求,户门入口处设一前厅为缓冲空间,主作就餐,容纳冰箱、洗衣  相似文献   

6.
7.
张国栋 《住宅科技》1995,(11):18-22
在建筑工程中,住宅设计并不难,但是要想做出真正令人满意的方案,确并不容易。笔者在去年有幸接受了山东兴鲁房地产开发公司委托我院为“张马屯居民小区”设计住宅的任务。其中设计的一梯六户点式住宅方案,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受到有关领导和同行们的好评。现结合该方案谈谈本人对住宅设计  相似文献   

8.
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大量单元式住宅,由于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限制,住宅建筑普遍缺少共享空间,不便于邻里相互关照和交往,据调查,对于单元式住宅人们普遍感到闭塞和寂寞,生活情趣单调,缺少亲切、温馨之感,甚至有些年迈老人时常回味五十年代的外廊式住宅,希望住宅象外廊式一样,便于邻里相互交往,互扶互助等等。应该说这种需求并非怀旧,而有一定道理。实际上外廊式住宅虽然方便了邻里往来和空间联系,但由于相互干扰较大,平面单调,故并未得到推广。 我国人口结构在不断老化,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左右,再过十年将突破20%,到2025年将近30%,这一趋势已被政府及各界所关注。建筑界也必须注视到这一趋势,住宅建筑设计不仅应该在户内为人们创造出独立、安宁、舒适的生活空间,更应该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和近期发展战略目标及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住房用地日趋紧张,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这就需要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缩小单元面宽,尽量使每户分摊的公共交通面积减少,在满足日照的前提下减少房屋间距等。基于上述思路,笔者设计了一梯四户的92A型住宅,(现已竣工,共96户),它克服了以往一梯四户住宅难于连续组合,平面布置分散,采光通风差的缺点。兹将方案介绍如下: 1 标准层平面图设计(图1) 设计中将每户的主卧室及阳台布置于南侧,使之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将采光要求不高的厨房、卫生间布置与楼梯相连,厨卫集中布置即有利于上下水管、煤气管的敷设,又便于管理。合理的标准层平面设计使单元式住宅在总平面图布置中具有灵活性,既可作点式住宅,又可作连排组合式住宅布置,可有效地节约住房用地。 2 对组合式单元住宅之顶层平面采用退台形式,提高容积率  相似文献   

10.
巩彪  李烨 《住宅科技》1996,(8):21-21
随着墙体材料的改革,传统的粘土砖砌体由于其要占用大量耕地和结构自重大等缺点,逐渐被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砼轻质砌块、石膏板墙等所替代,对于建造量最多的多层及中高层住宅而言,底层做商店或车库等大空间房屋,结构形式也相应地采用框架结构。因此,如何处理好住宅的使用功能和框架这种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是这类住宅设计中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志 《住宅科技》1996,(5):39-4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贵州山区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一些首先富裕起来的乡村,人们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改变村庄旧貌,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新兴的商业集镇正悄然兴起。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进行实施的构想蔚然成风。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方案,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 构思起源:一梯三户住宅一般以品字型的平面较多,但住户普遍反映品字型住宅有较多的不足。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户与户之间的干扰较大,私密性差,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蝶型住宅,现介绍如下:2 平面布置:蝶型住宅以梯间的中线为中轴线,梯间的两边墙与A户(中间一套,下同)户门墙相交,并以此交点作45°角向两边延  相似文献   

13.
詹善优 《住宅科技》1994,(10):20-20
1 构思起源 当今住宅给住户带来最大的不足是邻里交往困难,这个问题往往是由住宅布局所造成的。每套住宅是以起居室为中心,一家人可以在起居室中娱乐,但户与户之间却没有邻里的交往空间,特别是现在三口之家,一个小孩更是没有与其他小朋友玩的地方。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带“共享空间”的住宅(见图1),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渐达到小康水平,对住宅的需求也开始有了“质”的飞跃,不仅要求住得宽敞、舒适,且对住宅的各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大厅、小卧室已被人们所接受,但人们并不停留于此,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大厅、饭厅、主卧室带卫生间、卧室设壁柜等等。这类住宅是今后发展的趋向,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两卫两厅且盥卫分离的住宅方案(图1),现介绍如下: 1 大厅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在向小康生活水平过渡,小康的关键是住房。设计出适应“小康型”生活的住宅是广大设计人员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我国今后三人户居多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两室两厅住宅。着重从小康型住宅的功能分区、面积分配、流线组织、空间塑造、设备设计、住宅性能等多方面,对小康型住宅模式进行了探索。 1 平面布置与功能分区 小康住宅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及多方位的文化需要。现代社会要求住宅各空间功能越  相似文献   

16.
一梯三户形式仍然被我们经常采用。它具有节约楼梯造价、建筑面宽小、节约用地的优点。由于它住户量不大,户间干扰小,也为住户和建设单位所乐于接受。过去,经常采用的五开间一梯三户住宅,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点式一梯三户,都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占用南向做厨房、厕所,分户门关闭使室内通风不畅等。在炎热地区这一问题尤显突出。较常采用的一梯三户平面形式见图1、图2。为了重点解决好这一问题,我在本校东  相似文献   

17.
桃源乡平桥浜村位于吴江县西南部边缘地区,地处江浙交界处。是吴江县主要蚕桑产区之一。该村经济基础雄厚,农民收入高,据83年度统计,人均收入653.66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农民对住宅的建筑要求也就愈高;同时,为了适应家庭副业生产——养蚕的需要,在住宅的结构、布局上也要有自已的特点。这里介绍的二户一梯型农民住宅是蚕桑地区的典型住宅,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8.
19.
1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与个体经济的发展,乡镇私人住宅大量兴建,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变,都希望有卫生设备、厨房、厅等功能齐全的住宅。对此,《住宅科技》1991年第7期曾刊登了赵爱萍撰写的《一梯二户大套三明住宅》,笔者认为就文中所提方案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已不仅是有住房,而且要拥有舒适宜人,安全可靠的房屋。然而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我们在房屋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要精心地研究当地环境及考虑人们起居上的方便,才能创造符合实际的房屋。作为设计人员,有责任为住户创造一个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美观舒适的住宅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