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探讨番茄红素(lycopene,LYC)对壬基酚(nonylphenol,NP)亚慢性中毒诱导小鼠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将40只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中毒组(NPG)、番茄红素对照组(LCG)和番茄红素干预组(LNG)。对照组,每天8:30灌服玉米油0.1 mL,2 h后重复操作;中毒组,每天8:30灌服玉米油0.1 mL,2 h后灌服150 mg·kg-1壬基酚溶液;番茄红素对照组,每天8:30灌服5 mg·kg-1番茄红素,2 h后灌服0.1 mL玉米油;番茄红素干预组,每天8:30灌服5 mg·kg-1番茄红素,2 h后灌服150 mg·kg-1壬基酚溶液。各组连续进行相应灌胃处理30 d后,记录小鼠体重,颌下静脉采集血样,并对小鼠进行安乐死,剖解后采集小鼠脾称重,分析小鼠日均增重以及脾体系数的组间差异;检查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变化;检测脾氧化与抗氧化指标MDA、T-AOC、CAT、GSH-Px和SOD的差异变化;检测凋亡通路p53/Bcl-2各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与NPG相比,经过LYC干预后NP暴露小鼠日均增重显著升高(P<0.05),血清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和脾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LYC干预后小鼠脾凋亡通路关键分子Akt、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5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LYC对NP诱导的小鼠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与LYC增强脾抗氧化能力,抑制脾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究辅酶Q10(coenzyme Q10, CoQ10)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选取8周龄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72只,随机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ON组,100μL玉米油)、CoQ10干预组(CHQ组,50 mg·kg-1 CoQ10)、模型组(LPS组,100μL玉米油+LPS)、低剂量CoQ10处理组(LDQ组,2 mg·kg-1 CoQ10+LPS)、中剂量CoQ10处理组(LMQ组,10 mg·kg-1 CoQ10+LPS)和高剂量CoQ10处理组(LHQ组,50 mg·kg-1 CoQ10+LPS)。通过灌胃的方式连续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CoQ10或玉米油14 d,然后鼻内滴入50μL 1 mg·mL-1 LPS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24 h后,处死小鼠,摘取左肺称重并烘干,计算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浓度、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究双酚A (BPA)对子代雄鼠睾丸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8周龄体重18~22 g的SPF级母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A组每天给予普通蒸馏水,B组每天饮水给予0.05 mg·kg-1 BPA,C组每天饮水给予0.5 mg·kg-1 BPA组,D组每天饮水给予5 mg·kg-1 BPA,E组每天饮水给予10 mg·kg-1 BPA,F组每天饮水给予20 mg·kg-1 BPA,G组每天饮水给予50 mg·kg-1 BPA。F0代母鼠自怀孕起直至F1代子鼠断奶止饮水染毒BPA,F1代雄鼠于断奶(21日龄)处死。ELISA结果显示,母鼠染毒BPA剂量5 mg·kg-1以上时,子代血清和睾丸组织BPA含量显著增加(P<0.05)。睾丸器官指数测定结果证明,染毒BPA剂量大于等于20 mg·kg-1可导致子代雄鼠睾丸指数显著增大(P<0.05)。H&E染色显示,母鼠染毒BPA剂量大于等于10 mg·kg-1可导致睾丸生精小管萎缩,小管间隙变大。彗星试验结果证明,染毒BPA大于等于5 mg·kg-1可使子代睾丸细胞核DNA损伤显著上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母鼠染毒BPA剂量大于等于20 mg·kg-1时子代睾丸雄激素受体(AR)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母鼠染毒50 mg·kg-1BPA后子代雄鼠睾丸剪切体代谢通路U5 snRNA亚基编码基因Snrnp40上调,剪切体通用蛋白组件编码基因Hnrnpu下调,导致mRNA转录后修饰第一步受阻,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证实了转录组结果。结果表明,母鼠暴露于低剂量BPA可以引起子代睾丸发育异常,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剪切体进行mRNA转录后修饰第一步反应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灌服番茄红素对SD大鼠运动后血液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33.40±6.21) g的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灌胃食用油,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灌服10、20、40 mg/kg体重番茄红素,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每周游泳训练6 d,训练6周,游泳11 h后采集血液测定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表明,灌服番茄红素后SD大鼠血浆中番茄红素的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灌服番茄红素后4 h时SD大鼠血浆中番茄红素浓度达到峰值;随着灌服番茄红素剂量的增加,SD大鼠运动后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总抗氧化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呈升高的趋势;血浆丙二醛的含量随灌服剂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因此,运动后SD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与灌服番茄红素的剂量存在剂量依赖性,随着番茄红素剂量的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将体重(21±3)kg左右的10只卡拉库尔羊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按每天以30 mg/kg体重灌服钼,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去离子水,试验期为60 d,每隔15 d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力值,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以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血清SOD和T-AOC活力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提示钼中毒会导致卡拉库尔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月桂酸(lauric acid, LA)对肉鸡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性能的调控作用。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75 mg·kg-1金霉素(抗生素组)、500 mg·kg-1月桂酸(月桂酸低剂量组,LA500)、1 000 mg·kg-1月桂酸(月桂酸高剂量组,LA1 000)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补充500 mg·kg-1月桂酸显著增加了肉鸡胸肌24 h的红度(a*)值、黄度(b*)值、pH和有机物、粗脂肪、粗蛋白含量(P<0.05),显著增加胸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P<0.05)并显著上调了SOD1、CAT、GPX1、Nrf2、HO-1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降低了肉鸡胸肌24 h的亮度(L*<...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杨树花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每天给小鼠分别经口灌服0.1、0.2、0.4mg/kg的杨树花提取物和灭菌水30d后,测定其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和IL-2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树花提取物的低剂量组可明显提高IL-2水平;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P<0.05)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说明不同剂量的杨树花提取物均能提高小鼠免疫功能,中高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骆驼乳清蛋白(CWP)对热应激(HS)大鼠肝损伤、氧化应激及肝功能的保护作用。选取6周龄SD大鼠36只,适应性饲养2周后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WP对照组添加400 mg·kg-1的CWP;HS组除饲喂基础日粮外,每天进行2 h HS处理,连续8 d;3个CWP干预组分别于每次HS前灌服100、200和400 mg·kg-1的CWP。试验结束后,取大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检测肝功能生物标志物、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CWP降低了HS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400 mg·kg-1的CWP干预效果最好(P<0.01);400 mg·kg-1CWP干预组有效降低了HS诱导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CWP降低了大鼠肝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水平,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水平,400 mg·kg-1的CWP干预效果最好(P<0.01)。结果提示,CWP干预能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大鼠肝氧化应激,增加抗氧化系统防御能力,从而缓解HS所致大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锰对产蛋后期蛋鸡盲肠微生物和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锰源(实测锰含量为21.77 mg·kg-1),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0 mg·kg-1锰的一水硫酸锰以及40、80和12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实测锰含量分别为144.46、57.84、96.97和135.59 mg·kg-1),试验期12周(70~82周龄)。结果表明,4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饲粮组蛋鸡77~82周龄产蛋率显著高于120 mg·kg-1锰的一水硫酸锰组和8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组(P<0.05),添加甘氨酸锰对70~82周龄产蛋率有增加的趋势(P=0.071),对70~82周龄其它产蛋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蛋鸡盲肠...  相似文献   

10.
环境镉(cadmium, Cd)极易在动植物体内富集,不仅危害动物健康,而且影响食品安全,本研究旨在探究羊骨胶原肽(sheep bone collagen peptide, SBCP)对镉的螯合作用及对镉致鸡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海兰褐雏鸡随机分组(n=10):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Cd组)饲喂氯化镉添加量为140 mg·kg-1的含镉饲料,SBCP组每天灌胃3 g·kg-1的肽,Cd+SBCP组饲喂与Cd组相同的含镉饲料并灌胃与SBCP组相同的等剂量肽;42 d后测定各组的镉残留水平和肝抗氧化水平,评估肝损伤程度,分析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对照组和SBCP组肝和胸肌中镉残留的检测值为0,Cd组的镉残留分别为412.57μg·kg-1(肝)和129.47μg·kg-1(胸肌),Cd+SBCP组分别为216.06μg·kg-1(肝)和49.68μg·kg-1(胸肌);与对照组相比:Cd组肝组织T-SOD和G...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太子参参须提取物(RPFRE)对小鼠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PFRE低剂量组(100 mg/kg)、RPFRE中剂量组(200 mg/kg)和RPFRE高剂量组(400 mg/kg),给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蒸馏水,给RPFRE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RPFRE,连续2周。第15天,采集小鼠血液,检测血清抗氧化指标(T-AOC、SOD、MDA)和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PFRE高剂量组小鼠IgG含量、低剂量组IgM含量、中剂量组补体C3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个剂量RPFRE组T-AOC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RPFRE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荒漠草原向灌丛地人为转变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其酶活性的响应特征,选取宁夏东部荒漠草原近30年典型草地-灌丛地镶嵌体区域的荒漠草地、草地边缘、灌丛边缘、灌丛地为研究样地,开展各样地不同微生境(植丛和空斑)下的0~2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及其酶活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随转变过程各样地土壤水分、土壤有机碳、全碳、全氮以及全磷含量分别由6.84%、8.54 g·kg-1、22.67 g·kg-1、0.85 g·kg-1、0.32 g·kg-1显著下降至1.78%、5.85 g·kg-1、6.63 g·kg-1、0.16 g·kg-1、0.23 g·kg-1P<0.05),pH无明显变化。细菌数量呈先降后升变化,荒漠草地略高于灌丛地,真菌数量呈“下降-上升-再下降”非线性变化,灌丛地略高于荒漠草地,放线菌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由87.66、5.94 mg·kg-1显著下降至9.94、1.85 mg·kg-1P<0.05)。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呈显著波动或线性下降趋势,荒漠草地均显著大于灌丛地(P<0.05)。土壤微生物特性和酶活性在各样地不同微生境均表现为植丛显著大于空斑(P<0.05)。随着植被转变过程土壤水分、全碳、全氮与土壤微生物(放线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机碳、全磷与土壤微生物量碳、脲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pH与土壤微生物无显著关系(P>0.05);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细菌、真菌数量和蔗糖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氮呈正相关(P>0.05)。荒漠草原向灌丛地过渡转变过程,虽各指标存在升高、降低或过渡边界效应,但当过渡到灌丛地均显著低于荒漠草地,表明该年限灌丛地土壤微生物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玉米秸秆中添加乳酸菌和烷基多糖苷时对其黄贮品质与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即乳酸菌设3个水平(0、1×1010、2×1010 CFU·kg-1),烷基多糖苷设3个水平(0、0.10、0.20 g·kg-1),每个处理3个重复。玉米秸秆黄贮完成后,采用体外发酵技术评定其瘤胃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随乳酸菌添加水平的上升,黄贮玉米秸乳酸含量、比表面积、外观总评分、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提高,氨氮/总氮显著(P<0.05)降低,体外发酵潜在最大产气量显著(P<0.05)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极显著(P<0.01)增加、产气速率显著(P<0.05)降低;随烷基多糖苷添加水平的升高,黄贮玉米秸外观总评分、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含量、以及体外发酵后Zeta电位、电子迁移率及干物质消失率显著(P<0.05)升高;黄贮玉米秸粗蛋白质、pH值、乙酸和异丁酸含量以及体外发酵后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的摩尔百分比受乳酸菌与烷基多糖苷交互作用(P<0.05)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添加量为2×1010 CFU·kg-1,烷基多糖苷添加量为0.2 g·kg-1时,既能够保证玉米秸秆较好的黄贮品质,同时又能提高其降解特性。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索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联合注射建立犬I型糖尿病模型的最佳剂量。本试验选取18只9~12月龄、平均体重为(5.09±0.30)kg的健康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按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不同剂量混合分组,其中Ⅰ组(20 mg·kg-1/40 mg·kg-1)、Ⅱ组(30 mg·kg-1/50 mg· kg-1)和Ⅲ组(40 mg·kg-1/60 mg·kg-1)进行单次静脉注射;Ⅳ组(10 mg·kg-1/20 mg·kg-1)、Ⅴ组(15 mg·kg-1/25 mg·kg-1)和Ⅵ组(20 mg·kg-1/30 mg·kg-1)进行两次静脉注射,两次注射间隔为24 h。通过注射后血糖、葡萄糖耐量、血液生理生化和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来评价各组建模效果。结果显示:1)Ⅰ组和Ⅳ组的空腹血糖始终处于正常水平,Ⅱ组和Ⅲ组连续7 d超过15 mmol·L-1,Ⅴ组和Ⅵ组虽有上升,但试验期间均未超过10 mmol·L-1;2)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各组血糖均在15 min升高至峰值,之后Ⅰ组和Ⅳ组逐渐下降到注射前水平,Ⅴ组血糖虽下降但未达到注射前水平,Ⅱ组、Ⅲ组和Ⅵ组持续保持高血糖水平;3)各组血常规指标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Ⅲ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和肌酐(CREA)均超过正常生理范围;4)胰腺组织形态学显示,Ⅱ组和Ⅲ组的胰岛结构被明显破坏。综上所述,对犬使用30 mg·kg-1+50 mg·kg-1的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联合单次静脉注射,血糖值连续7 d大于15 mmol·L-1且未造成严重的肝肾毒性,可有效建立I型糖尿病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冷季能量补饲对牦牛生产性能、肉品质和瘤胃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0头((269.75±35.46)kg)2岁大通公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低、中、高3个综合净能水平(5.51 MJ·kg-1,6.22 MJ·kg-1,6.94 MJ·kg-1)日粮,经15 d预饲期和90 d正试期后屠宰,测定牦...  相似文献   

16.
王斌  董秀  李满有  杨雨琦  兰剑 《草地学报》2021,29(4):828-834
为探究宁夏雨养区不同播量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同播量(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67.5 kg·hm-2,90.0 kg·hm-2)的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各处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单播的鲜、干草产量分别为82.09 t·hm-2和25.21 t·hm-2,显著高于青贮玉米与播量为45.0 kg·hm-2,90.0 kg·hm-2拉巴豆混播(P<0.05);不同播量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饲草的粗蛋白、粗灰分、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青贮玉米单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灰色关联度分析,拉巴豆播种量为22.5 kg·hm-2与青贮玉米混播综合性状排名第一,优于其它混播处理和青贮玉米单播,可作为宁夏雨养区适宜播种量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炳武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13,30(12):2029-2034
对成都平原典型代表区饲用玉米(Zea mays)-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植系统(简称CIS系统)内氮素需求、转移、利用、通量与氮素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施氮条件下饲用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分别达26 756.82和317.39 kg·hm-2,与施氮条件下相比差异不显著。施氮改变土壤氮含量,影响了饲用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但不影响收获期最终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不同处理条件下,饲用玉米生长期内土壤(0-50 cm)氮素矿化量(283.34 kg·hm-2)和播前土壤矿质氮量(139.58 kg·hm-2)是饲用玉米氮素需求主要供给来源,分别占不施氮条件下氮素有效累积(地上植株和根系)的86.53%和42.50%;施氮(纯氮246.30 kg·hm-2)条件下,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0.49 kg·kg-1、5.95%和5.45%;土壤氮素残留和其它损失是氮素转移的主要途径,分别占氮肥总量的41.60%和51.44%,氮素地表径流、淋溶及其它损失分别是不施氮条件下的13.17倍、16.67%和46.92倍。  相似文献   

18.
以宁夏盐池县退化荒漠草原为对象,实施深翻耕+补播(SR)、浅翻耕+补播(QR)和禁牧封育(F)恢复措施,同时以传统放牧为对照(CK),研究不同恢复措施草地 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SOC)、全氮(TN)及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量碳(MBC)、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微生物量氮(MBN)的变化特征,以探讨不同恢复措施对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QR处理草地的土壤SOC含量(5.50~9.93 g·kg-1)、土壤TN含量(0.17~0.23 g·kg-1)、土壤ROC含量(0.53~0.99 g·kg-1)及土壤MBN含量(62.82~73.20 mg·kg-1)总体较高;土壤MBC含量(386.00~481.80 mg·kg-1)及碳、氮各组分占SOC和TN的比例总体以F处理的草地较高;不同恢复措施草地各土层土壤POC、NH4+-N和NO3--N含量较CK均有所下降。相关分析表明:SOC含量分别与TN、R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MB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基于土壤碳、氮固存,在所有的处理中,浅翻耕+补播是退化荒漠草原恢复较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究番茄红素对秦川牛精液冷冻保存和新鲜精液品质的影响,为番茄红素作为新型精液稀释液添加剂和种公畜日粮添加剂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3头年龄3~5岁健康状况良好秦川种公牛的新鲜精液混合,用0、1、2、3、4 μmol·L-1浓度的番茄红素稀释液冷冻保存;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仪、低渗肿胀检测法、花生凝集素荧光标记检测法、罗丹明荧光检测法等检测精子的运动性能、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性、线粒体活性和抗氧化性能;在秦川种公牛日粮中添加15 mg·kg-1 BW番茄红素,检测饲喂前后秦川种公牛的新鲜精液品质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在秦川牛精液冷冻保存过程中添加番茄红素可以显著提高冷冻-解冻后精子的活力、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性和线粒体活性以及抗氧化酶CAT和GSH-Px酶活性,显著降低精子中MDA含量,且番茄红素的最适添加浓度为2 μmol·L-1(P<0.05);饲喂15 mg·kg-1 BW番茄红素后,与饲喂之前相比,秦川种公牛的精子活力显著提高(P<0.05),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抗氧化酶SOD、CAT、GSH-Px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一定浓度的番茄红素对精子在冷冻过程中造成的精子损伤和秦川牛机体应激造成的繁殖性能降低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番茄红素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精子在冷冻-解冻过程中的氧化损伤和提高动物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