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结合阳安二线直通线1标段西沟垭隧道工程实例,主要从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注浆加固、开挖工法、初期支护、围岩量测等方面,介绍了隧道工程塌方段落的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高水压溶腔区隧道施工安全及隧道后续开挖顺利,结合成贵客运专线铁盔山某区间隧道,对高水压溶腔区的存在危害机理进行分析。高水压溶腔区围岩稳定性差,如未进行有效加固,开挖卸荷和溶腔水压力的双重作用易导致隧道涌水和坍塌。采用以地表袖阀管注浆为主、洞内超前小导管加固为辅的综合处治措施,对该区域的涌水、塌陷等灾害进行治理。注浆加固后,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位移和应力均在安全范围内,可保证隧道顺利通过高水压溶腔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隧道塌方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注浆和小导管径向注浆相结合的方式支撑塌体,确保塌方处理安全的施工技术,为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的隧道塌方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浅埋大断面隧道穿越松散软弱地层过程中出现的围岩稳定性差以及隧道塌方等问题,在分析隧道塌方成因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塌方处治技术,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所得结论如下:隧道塌方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岩体松散破碎富水是隧道发生塌方的主要原因;提出以双层超前管棚和径向钢花管注浆为主的洞内围岩变形控制技术、以及以地表回填和注浆加固为主的洞外处治措施。现场实施后,隧道围岩变形稳定、支护结构受力合理,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断层及其破碎带是影响隧道正常施工的地质构造之一,尤其岩层产状为水平时,易产生塌方等灾害,加大了施工难度。在超前地质预报资料基础上,对厦蓉高速巫帮1#隧道塌方的可能性和范围进行分析,采用超前小导管加双浆液注浆的方法对破碎带进行预加固,结合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变化,及时反馈于施工,实现了信息化施工。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法有效遏制了围岩变形,达到破碎带安全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胜平 《山西建筑》2009,35(30):313-315
分析了长大岩溶铁路隧道塌方的原因,比较了超前小导管和长大管棚处理方案的优缺点,选择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辅以工字钢对塌方区进行了处理,经加固后监控量测表明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隧道塌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沪昆客专铁路尖山隧道出口施工为例,介绍了无水松散充填性溶腔及无水空溶腔施工方法,重点阐述了隧道溶腔的超前预报以及溶腔揭示后的初期支护处理和后期的加固措施,并探讨了围岩监控量测在施工中的作用,为以后的隧道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避免开挖过程中出现塌方现象,对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对前方围岩进行预支护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类似情况的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车田垠隧道发生滑塌以及后续处理情况,针对二次进洞、处理塌方以及注浆锚固施工情况,结合后期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对塌处体对围岩的变形的影响,提出注浆锚固技术和合理的施工工序是处理隧道塌方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常因地质地形原因要穿越浅埋破碎区,此区域隧道开挖时容易产生塌方,造成重大的安全和质量事故。文章依托鲁霍一级公路阿拉坦隧道,开展了地表注浆在破碎围岩加固中的应用研究;利用监控量测数据,对浅埋破碎带注浆和不注浆两种情况进行了详细对比,表明注浆方案合理,注浆加固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对现场超前地表预注浆的实施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文林 《建筑知识》2013,(11):326-327
新建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湖南段寨子岗隧道出口DK77+220~090段埋深较浅,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存在溶腔、自稳能力差,难形成平衡拱效应,存在坍塌、岩溶涌水涌泥、初支变形、环境影响等风险,通过采取地表垂直注浆方式进行地层固结,有效防范塌方及涌水涌泥。  相似文献   

12.
以某三车道公路隧道为依托,开展临近承压溶腔隧道开挖的室内相似模型试验,获得在一定的溶腔大小和内压下,不同位置处溶腔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洞周位移、钢拱架内力、初支背后围岩压力及洞周围岩应变等影响的特征和规律,并和无溶腔工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隧道最终拱顶下沉量大小顺序为无溶腔时下沉量溶腔位于拱顶时下沉量溶腔位于隧道边墙处时下沉量溶腔位于仰拱处时下沉量,边墙最终水平收敛量大小顺序为溶腔位于仰拱时的收敛量溶腔位于拱顶时收敛量无溶腔时收敛量溶腔位于边墙时的收敛量。相对于无溶腔而言,临近溶腔存在使得钢拱架的弯矩增大,并增加了轴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偏心距,不利于初期支护结构稳定。同时,溶腔的存在还会减小局部的地层抗力或围岩压力,增大初期支护受力的不均匀性,并在溶腔周围形成一定范围的应力集中区,极大地改变了溶腔与隧道之间围岩的应变分布,对该区域的围岩稳定也较为不利。  相似文献   

13.
陈庆  夏卫军 《工业建筑》2013,43(1):136-138
通过对某深埋隧道塌方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本次塌方是由于隧道掘进过程中遇到松散的砂土透镜体,受到爆破作业扰动而致的结论。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用喷射混凝土加固塌方洞穴,密排柔性钢架法通过塌方段及超前小导管注浆法加固塌方区周边围岩的方案,在塌方治理的同时加强了围岩收敛监测。结果表明,治理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4.
隧道开挖遇到上软下硬地层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常采用多种开挖方法交替施工,不同开挖方法交界处的围岩若采用单一加固方式如隧道内超前注浆、洞内帷幕注浆等易引起隧道围岩的涌砂与塌方,甚至引起突水风险。本文基于青岛地铁某区间隧道围岩较为破碎且含水丰富等特点,提出了上软下硬地层、左右线地质条件差异较大以及地下水丰富(连通海水)等不良地质情况下盾构法与矿山法隧道交界处的一种安全、稳定且快速的加固方法。实践证明,该加固方式提高了围岩的力学性能,从而保证了隧道的安全施工,并减少了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15.
申国奎 《市政技术》2011,29(3):92-94
108国道改建工程南村隧道在穿软弱破碎围岩带时发生坍塌,施工中采用CD法开挖结合双排注浆小导管超前预加固的处理方案,在控制沉降和收敛方面效果显著,为隧道施工能安全通过塌方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埋松软地层开挖中管棚注浆法的加固机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管棚注浆法是地下结构工程浅埋暗挖时通常采用的一种超前支护技术。首先对管棚注浆法在浅埋松软地层开挖中的加固机理进行了研究,然后以某双连拱隧道出口段浅埋破碎带为例,采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分别模拟了不采用和采用管棚注浆时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情况,定量分析了管棚注浆法的加固效果,说明采用管棚注浆法能显著抑制松软地层的变形,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避免浅埋松软地层开挖中塌方现象的产生。因此,管棚注浆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超前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某隧道工程破碎围岩段的发现、处理及监测分析,提出:长距离与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应相结合,多种方法互相验证,可以提高地质超前预报的准确性;能有效改善隧道破碎围岩注浆后围岩的稳定性;监控量测能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相结合并与隧道施工形成动态反馈机制,为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隧道塌方区加固后的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关口垭隧道右洞YK73+925~YK73+955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分析塌方原因后,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辅以工字钢拱架处理塌方区,在处理段增设2个监测断面,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现场监控量测和有限元计算得到隧道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规律基本一致,且小于规范允许值,表明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塌方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隧道坍塌的原因分析,采取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严格质量管理、围岩监控量测等手段综合防治,就可以将塌方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浅埋隧道塌方处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工程塌方处治实例,探讨了浅埋隧道塌方处治中超前支护系统的作用原理,利用有限元手段分析了二次衬砌结构的内力情况,给出了塌方处治方案,根据处治效果可得出:(1)管棚注浆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工法,其力学效应是显著的;(2)处于浅埋顺层围岩条件下的隧道,围岩的变形往往带有突然性;(3)施工中及时构筑二次衬砌,早日形成封闭式支承体系,加快围岩变形稳定过程,可有效地抑制围岩过度变形及塌方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