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描述信息单一以及对噪声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自适应阈值局部三值模式(multi-scale adaptive local ternary pattern,MSALTP)编码算法。MSALTP首先将原始图像放大;其次将图像平均划分成几个区域,并计算像素的均值;然后计算每个区域中心像素与均值的偏差;最后提取ALTP特征,将结果统计特征直方图实现图像分类。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识别率比目前较好的抗噪声算法在不同的噪声下识别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PCA-LBP特征的掌纹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掌纹特征提取要求提高识别率,局部二值模式(LBP)掌纹识别,提取的特征维数高,特征之间存在一定冗余,导致掌纹识别率较低.为了提高掌纹识别率,提出一种主成份分析(PCA)的LBP的掌纹特征提取方法(PCA-LBP).首先对掌纹图像进行灰度预测,采用LBP算法计算灰度直方图,得到256个灰度对应的像素数据,将其作为掌纹图像的原始特征,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各特征之间的高度冗余性,并有效地降低了特征集的维数,得到了最有利于识别的最佳特征.根据最小欧式距离判别法对掌纹图像的进行识别,对PolyU标准库中的掌纹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LBP算法和离散小波变换提取算法,可以提较少的特征维数取得了更高的的识别率,说明改进算法既不会丢失掌纹图像的原有信息,提高了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车型识别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车型识别的过程中存在处理的信息量大,提取特征维数高,识别实时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入PCA的LBP特征降维车型识别算法。首先在视频序列中使用帧间差分法提取目标车辆;然后计算目标车辆的LBP特征并利用PCA方法将数据由像素维数降至训练数据维数,在增强识别算法对光线变化鲁棒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型识别的计算量;最后利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对目标车辆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车型识别算法与常规PCA方法相比,所设计的算法在光照变化时识别准确率有所提高,算法的实时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三维人脸表情识别中,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BP)算子算法与传统的特征提取算法相比具有特征提取准确、精细、光照不变性等优点,但也有直方图维数高、判别能力差、冗余信息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对整幅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块提取CBP特征的CBP算法,能够更有效的提取分类特征.再结合使用稀疏表达分类器实现对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LBP算法和SVM分类识别算法对比,文中算法用于人脸表情的识别的识别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行人检测中,Haar型LBP(HLBP)特征采用局部统计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噪声影响,相比LBP特征对图像纹理描述有明显优势。但是,HLBP特征在计算特征值时,中心点没有参与计算,导致其信息没有被利用。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了改进型HLBP(IHLBP)特征,该方法令中心点参与到计算工作中,并赋予其最大权值。首先利用二维离散Haar小波变换,对图像做两级分解处理,得到三种不同尺度图像;然后针对上述三种图像分别提取IHLBP特征并做归一化处理,最后串接三组特征得到最终的特征向量。在INRIA Person数据集上,采用SVM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行人检测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局部二值模式(LBP)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纹理特征描述算子,被广泛地应用在纹理分类和人脸识别中。针对LBP及其改进算法局部导数模式(LDP)对噪声敏感的问题,以及仅利用局部像素差分的符号信息进行二值量化提取的纹理特征信息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振编码方式的LDP改进算法。方法 首先,提取改进的LDP局部一阶差分信息;然后,构建人脸Stokes矢量图像;其次,按照偏振方位角的编码方式提取人脸图像的多方向纹理特征;最后,分块加权统计各子块的直方图向量得到最终的人脸特征向量。结果 在ORL和YALE两个人脸库中进行实验,得到97.4%,92.22%的正确识别率,所用时间与LBP和LDP算法相差无几。当样本数目较大时,复杂度低于LBP方法。在存在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的情况下,分别得到了93.88%、86.27%和96.13%、84.71%的识别率,均高于LBP算法和LDP算法。结论 本文提出的偏振编码方式的人脸识别算法提取的人脸纹理特征更加丰富,即使在噪声干扰下仍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并且对于其他的纹理分类、目标识别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形状上下文描述子的步态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提取出行人二值轮廓序列,用分通道的灰度差和变化局部区域阈值进一步去除阴影、增强轮廓.用形状上下文描述子求取轮廓边缘采样点集的直方图分布,以此作为人体轮廓特征.用改进的Hausdorff距离算法定量轮廓间的相似度,窗口滑动搜索策略计算关键姿态轮廓集合问的匹配距离,最终实现步态分类和识别.在小型CA-SIA室外步态数据库和大型Soton室内库上进行实验,方法的正确识别率分别可达到91.25%和86.97%,与现有方法相比识别率均有提高.实验结果还表明人体轮廓采样点数取200点时识别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纹理特征描述符,但是存在对噪声缺乏鲁棒性以及编码过程中信息缺失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带方向的完整局部二值模式(adaptation threshold complete local binary pattern with direction,DAT-CLBP)。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和判别条件,通过判别条件,从自适应邻域像素中值和中心像素值中选取一种作为LBP编码时的阈值;计算邻域像素和阈值的差分的幅值,并以幅值最小点为起点,从小到大地计算局部邻域的二值模式。在通用纹理库上运行算法,统计两种阈值的发生率,证明了采取自适应阈值的必要性。以纹理库上添加了不同程度的椒盐噪声的纹理图像为样本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更好地描述纹理,同时也对椒盐噪声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局部二值模式(LBP)在提取人脸特征时容易缺失部分细节特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值平均的改进LBP算法。该方法针对3×3模板,计算其九个像素方差。若方差在限定范围内,取中心像素周围八个像素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阈值进行比较,避免因中心像素值偏大或偏小以致湮没细节的现象,从而保留更多的局部细节;否则取九个像素的中值作为阈值进行比较,减少噪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降低高维特征维数,利用K近邻算法(KNN)完成人脸特征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玉珍  蒋政权  赵娜 《计算机应用》2019,39(6):1690-1695
针对二维掌纹图像存在易伪造、抗噪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邻三值模式(NTP)和协作表示的三维掌纹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形状指数把三维掌纹的表面几何信息映射成二维数据,以弥补常用均值或高斯曲率映射无法精确描述三维掌纹特征的缺陷;其次,对形状指数图作分块处理,利用近邻三值模式提取分块形状指数图的纹理特征;最后,利用协作表示的方法进行特征分类。在三维掌纹库上和经典算法进行的对比实验中,该方法的识别率为99.52%,识别时长为0.6738 s,优于其他算法;在识别率方面,与经典的局部二值模式(LBP)、局部三值模式(LLTP)、CompCode、均值曲率图(MCI)法相比分别提高了7.77%、6.02%、5.12%和3.97%;在识别时间方面,与Homotopy、对偶增广拉格朗日法(DALM)、SpaRSA方法相比分别降低了6.7 s、15.9 s和61 s。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特征提取和分类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识别精度并减少识别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