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将知识图谱作为辅助信息来增强推荐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由于知识图谱学习任务的目标是还原知识图谱中三元组的关系,并非是以推荐任务为目标,导致了知识图谱学习任务很难高效地帮助推荐任务提升推荐性能.另外,用户兴趣易被短期的环境和心情所影响.针对以上两点,提出了一种融合了知识图谱信息和短期偏好的推荐模型(MKASR).首先,通过RippleNet算法提取用户和知识图谱实体的关系对,然后将这些关系对按照知识图谱三元组的形式存储和参与训练;采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向GRU网络从用户近期交互的物品序列中提取用户的短期偏好;其次,采用多任务学习的方法同时训练知识图谱学习模块和推荐模块,并得到用户和物品的特征表示;最后,通过这些特征表示和用户的短期偏好向用户综合推荐.在真实数据集MovieLens-1M和Book-Crossing上进行实验,采用AUC、ACC、Precision和Recall指标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优于其他的基准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在线学习中出现的“认知过载”和“学习迷航”等问题,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考虑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将知识图谱融入学习资源推荐模型.首先构建了学科知识图谱、学习资源模型和用户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用户的兴趣偏好、用户知识库与学习资源所涵盖知识点的关联度以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使用自适应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基于个体拥挤距离降序排列缩减外部种群规模,获得了分布特征良好的两目标Pareto前沿,输出推荐资源序列.实验时通过与标准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比并使用HV、IGD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验证了其多样性和稳定性,证明了算法良好的全局寻优和收敛性能.采用五折交叉验证了算法良好的推荐效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推荐系统的冷启动和稀疏性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质信息网络的推荐模型. 传统的推荐方法无法在知识图谱表示学习中融入隐含的路径信息, 这样使得知识推荐系统性能较为一般. 本文提出的模型在异质信息网络中设置元路径, 通过图神经网络融入到知识图谱表示学习中. 再利用注意力网络连接推荐任务和知识图谱表示任务, 其可以学习两个任务之中潜在的特征, 并且能够增强推荐系统中被推荐项和知识图谱中实体的相互作用. 最后在推荐任务中进行用户点击率预测. 模型在公开数据集Book-Crossing和通过DBLP数据集构建的图谱上进行了实验. 最后结果表明, 模型在AUC, 召回率和F1值3个指标上均比其他算法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面对海量的在线学习资源,学习者往往面临“信息过载”和“信息迷航”等问题,帮助学习者高效准确地获取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来提升学习效果,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可解释性差、推荐效率和准确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图嵌入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方法,它基于在线学习通用本体模型构建在线学习环境知识图谱,利用图嵌入算法对知识图谱进行训练,以优化学习资源推荐中的图计算效率.基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特征进行聚类来优化学习者的资源兴趣度,以获得排序后的学习资源推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方法,所提方法能在大规模图数据场景下显著提升计算效率和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推荐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发现有用信息,有效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然而推荐系统存在数据稀疏性、冷启动等问题,现有的融合了社交关系的推荐算法大多忽略了社交关系数据的稀疏性,且同时融合社交关系和物品属性数据的推荐算法较少。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社交关系和知识图谱的推荐算法(MSAKR)。首先,该算法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用户的社交关系得到用户的特征向量,采用图中心性筛选邻居,采用word2vec模型思想生成虚拟邻居,从而缓解社交数据的稀疏性,采用注意力机制来聚集邻居;其次,采用多任务学习和基于语义的匹配模型来提取物品属性知识图谱信息得到物品的特征向量;最后,根据得到的用户和物品特征向量向用户综合推荐。为验证提出算法的性能,在真实数据集豆瓣和Yelp上进行实验验证,分别使用点击率预测和Top-K推荐来评估模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优于其他的基准模型。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推荐算法存在数据稀疏及模型复杂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协同知识图谱与优化图注意网络的推荐模型。将用户/项目知识图谱与用户-项目交互图结合为协同知识图谱,嵌入到优化的图注意网络模型中,这不仅可以很好地缓解数据稀疏问题,还能更大程度地挖掘用户的潜在兴趣和高阶关系;使用优化的图卷积网络,通过去除特征转换和非线性激活模块,可以在不影响整体推荐性能的基础上极大地降低模型复杂度;结合基于偏差的注意力机制,及时感知候选项目与用户真实感兴趣项目之间的偏差,提升模型的训练效率。在Movielens数据集和Douban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推荐性能和时间复杂度方面,相比对比算法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算法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能有效提取知识图谱中实体关系标签中的特征,推荐准确率会降低。因而提出将网络嵌入方法(network embedding)用于旅游知识图谱的特征提取,使得特征的提取更加充分。通过对旅游知识图谱中不同标签的属性子图独立建模,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挖掘游客及景点等图节点语义特征,进而获得融合各个标签语义的游客和景点特征向量,最终通过计算游客和景点相关性生成景点推荐列表。通过在真实旅游知识图谱上的实验,验证了利用网络嵌入方法对知识图谱中数据建模后,可以有效提取节点的深层特征。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未能有效利用用户与项目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之间与项目之间的关系结构信息,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表示学习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该算法使用知识图谱表示节点的属性特征信息和节点间的关系结构信息, 并在用户和项目的同质网络上进行节点的图注意力网络表示学习, 得到用户和项目的网络嵌入特征表示, 最后构建融合网络嵌入信息的神经矩阵分解模型获得推荐结果. 本文在Movielens数据集上与相关算法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证明该算法能优化模型的推荐性能, 提高推荐的召回率HR@K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K.  相似文献   

9.
推荐系统缓解了互联网数据量剧增带来的信息过载问题,但传统的推荐系统由于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等问题导致推荐算法的准确性不高.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标签感知的推荐算法(Knowledge Graph and Tag-Aware,KGTA).首先,利用项目和用户标签信息,通过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捕获低阶与高阶特征,将两个知识图谱中实体和关系的语义信息嵌入低维的向量空间中,从而获得项目和用户的统一表示.其次,分别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加入注意力机制的递归神经网络来提取项目和用户的潜在特征.最后,根据潜在特征预测评分.该算法不仅利用了知识图谱和标签的关系信息和语义信息,而且通过深层结构学习了项目和用户的隐含特征.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预测用户评分,提高推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序列化的推荐算法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考虑所有项与项之间的关系,推荐准确度会大大降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用户长短期偏好(KG-ULSP)的个性化景点推荐方法。通过引入知识图谱,使用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学习景点的特征向量表示,使得具有相似结构和相似属性的景点在低维特征空间中的距离比较近,以此表示他们的高级语义特征。然后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RU对已学习到的景点特征向量进行序列化信息建模,进一步抽取景点的访问序列特征。另外,考虑到用户偏好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KG-ULSP模型同时学习用户的长期偏好和短期偏好,最终预测并返回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推荐列表。通过在真实旅游数据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中数据稀疏和语义信息欠缺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的栈式自编码器推荐算法(SAEKG-CF)。将评分矩阵作为栈式自编码器的输入,训练得到项目的隐性特征向量,并据此计算特征相似性矩阵;利用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算法将项目中的实体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并计算出低维向量空间中实体间的语义相似性矩阵;将特征相似性矩阵与语义相似性矩阵相融合,得到融合相似性矩阵,进而依据最优融合相似性矩阵产生top-k推荐列表。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同时解决数据稀疏与语义信息欠缺问题,提高推荐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算法在很多有监督学习任务上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其依赖于大量标注样本,并且使用特定类别训练的分类器,只能对这些类别进行分类.零次学习希望计算机像人类一样,能够结合历史经验与知识进行推理,无需使用大量新类别样本训练,便可达到识别新类别的效果.发现了零次学习任务存在“冷启动”以及矩阵稀疏两个特点,这些特点在推荐任务中同样存在.受推荐任务启发,将零次图像分类任务建模为矩阵填充问题,借鉴推荐领域中协同过滤算法,将稀疏的样本标签矩阵视为非稀疏的视觉特征矩阵和类别特征矩阵的内积结果,进而实现对新类别样本的分类预测.此外,构建了基于类间语义关联的语义图结构,使用图神经网络进行已知类别和新类别之间的知识迁移,以较小代价为类别学得准确的语义特征.在3个经典零次学习数据集上分别进行传统零次学习和广义零次学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协同过滤式零次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分类精度,且训练代价较小.  相似文献   

13.
已有推荐方法主要基于用户与项目的历史交互行为,未充分运用用户及项目相关特征信息,推荐效果并不理想。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增强的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推荐,是以用户与项目交互行为构建的交互图为基础,引入同为图结构的知识图谱,并运用图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深入探讨了现有知识图谱增强的图神经网络推荐研究进展。首先在对图神经网络推荐和知识图谱推荐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项目知识图谱和协同知识图谱视角,深入分析了当前知识图谱增强的图神经网络推荐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从大规模动态知识图谱处理、用户对项目属性的偏好挖掘、知识图谱的图嵌入学习等方面,指出了已有知识图谱增强的图神经网络推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动态时序知识图谱增强的GNN推荐、元学习的知识图谱增强GNN推荐、多模态知识图谱增强的GNN推荐、知识图谱增强的GNN跨领域推荐等方面,展望了知识图谱增强的图神经网络推荐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可以提高推荐的精确性、多样性和可解释性.结合知识图谱与用户长短期兴趣提出了基于用户长短期兴趣与知识图卷积网络的推荐模型(LSKGCN).在知识图谱推荐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用户长期兴趣偏好与短期兴趣偏好结合的用户表示方法.根据时间筛选近期历史项目并通过知识图卷积网络得到历史项目的向量表示,通过注意力机制得到短期兴趣表示.根据与所有历史项目的最小欧氏距离得到长期兴趣表示.最后在真实数据集MovieLens-20、Amazon Music、Last.FM上进行测试,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陶天一  王清钦  付聿炜  熊贇  俞枫  苑博 《计算机工程》2021,47(6):98-103,114
个性化新闻资讯推荐能够有效地捕捉用户兴趣,提供高质量推荐服务的能力,因而吸引了大量高黏性用户,而知识图谱则以“实体-关系-实体”的形式表示事物间的关系,通过知识图谱中实体间的关系学习到更丰富的特征及语义信息。为更好地实现金融领域新闻的个性化推荐,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推荐算法KHA-CNN。结合金融业知识图谱,采用基于知识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层次注意力机制得到新闻文本的特征表示,并学习用户复杂行为数据特征。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Random Forest、DKN、ATRank-like算法相比,KHA-CNN算法的F1和AUC指标分别提高了2.6个和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歹杰  李青山  褚华  周洋涛  杨文勇  卫彪彪 《软件学报》2022,33(10):3656-367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平台广泛普及.为助力”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智慧教育,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受到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普遍关注.虽然在电子商务等领域获得成功应用,推荐算法与在线教育融合时仍面临严峻挑战:现有算法对隐式交互数据的挖掘不充足,推荐背后的知识指导作用不明显,面向实践的推荐系统软件有缺失.对此,设计了一套面向工业化场景的智慧课程推荐系统:(1)提出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推荐引擎,将”用户-课程”隐式交互数据建模为异构图;(2)将课程知识信息融入”用户-课程”异构图,深入挖掘了”用户-课程-知识”关联关系;(3)设计高效的在线推荐系统,实现了”预处理-召回-离线排序-在线推荐-结果融合”的多段流水线原型,不仅能够快速响应课程推荐请求,更能有效缓解推荐算法落地最大障碍——冷启动问题.最后,基于真实课程学习平台数据集,以对比实验证明了离线推荐引擎相比其他主流推荐算法的先进性,并基于两个典型用例分析验证了在线推荐系统面临工业场景需求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推荐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偏好和需要,自动、快速、精准地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互联网资源,已成为当今大数据时代应用最广泛的信息检索系统,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海量数据的激增,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以知识图谱为代表的大数据知识工程日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也有力地推动推荐系统和个性化推荐技术也迈入到知识驱动与赋能的发展阶段。将知识图谱中蕴含的丰富知识作为有用的辅助信息引入推荐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应对数据稀疏、语义失配等传统推荐系统难以避免的问题,还能帮助推荐系统产生多样化、可解释的推荐结果,并更好地完成跨领域推荐、序列化推荐等具有挑战性的推荐任务,从而提升各类实际推荐场景中的用户满意度。本文将现有融入知识图谱的各种推荐模型按其采用的推荐算法与面向的推荐场景不同进行分类,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其中,按照推荐方法的不同,划分出基于特征表示的和基于图结构的两大类推荐模型;按推荐场景划分,特别关注多样化推荐、可解释推荐、序列化推荐与跨领域推荐。然后,我们在各类推荐模型中分别选取代表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介绍,还简要对比了各个模型的特点与优劣。此外,本文还结合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趋势,展望了认知智能推荐系统的发展前景,具体包括融合多模态知识的推荐系统,具有常识理解能力的推荐系统,以及解说式、劝说式、抗辩式推荐系统。本文的综述内容和展望可作为推荐系统未来研究方向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