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烟台市蓬莱区2017年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置。方法 对该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排毒监测、接种率快速评估、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主动搜索、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评估等,分析疫情传播风险。结果 该AFP病例大便标本中检出1株Ⅲ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毒发生9个核苷酸变异;相邻街道社区调查适龄儿童241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3 (OPV3)接种率100%,麻疹疫苗1(MV1)接种率100%;主动搜索入院登记及门诊记录345 794条,社区搜素154户,均未发现AFP病例漏报;收集患病儿童所在社区和幼儿园0~6岁密切接触儿童粪便标本50份,未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结论 本次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发生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或是外环境污染引起,较高的免疫屏障及病例监测系统可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2.
两例脊灰病毒疫苗变异株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自1993年后已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报告,并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目标。但2003年、2004年先后报告2例脊灰疫苗变异株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8年1例分离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Vaccine-hypervariable poliovirus,VH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的调查处置。方法对该例AFP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脊灰病毒分离和鉴定,开展排毒监测、隔离消毒、AFP病例主动搜索和接种率评估,分析传播风险。结果从该AFP病例及其两名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均鉴定为Ⅲ型VHPV;病例无残留麻痹。当地未发现漏报AFP病例,2月龄-5岁儿童各剂次脊灰疫苗接种率>99%,对病例和接触者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后,未再发现VHPV。结论高水平脊灰疫苗覆盖率、高质量AFP病例监测和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是阻断本起VHPV疫情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 黑龙江省最后一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是在1992年,在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临床麻痹病例以后,口服脊灰病毒疫苗(OPV)相关病例(VAPP)的发生就更引起我们的注意。黑龙江省1997-2001年的脊灰监测系统报告的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共检出了27例脊灰疫苗株病病毒例,并未进一步诊断是否为VAPP,本文就黑龙江省1997-2001年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2011年3月菏泽市曹县发生一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例,先将该病例的调查监测处理分析如下. 1 病例情况 1.1 一般情况患者李天宇,男,2010年6月22日出生,三胎,计划外生育儿童.家长李大兴,现居住曹县古营集镇北李庄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西省AFP病例监测脊灰疫苗相关株的状况,分析江西省近年人群中脊灰病毒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西省2004~2007年分离出脊灰疫苗相关株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1)Ⅲ型分离率和构成比从2006年开始显著上升,而且,Ⅲ型发生变异最多,变异核甘酸数也最多.(2)疫苗相关株的58例AFP病例中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的儿童占51.7%.(3)脊灰病毒分离率与采集标本时的服苗时间有关.[结论]对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预测VDPVs的发生和流行,可为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消灭脊灰进程中,尽早实现使用脊灰灭活疫苗、直至停止使用脊灰疫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用于消灭脊灰的首选疫苗。但服用OPV可能引发个别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2007年我市曾发生1例VAPP,为了解VAPP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降低VAPP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我们对该病例的发病、诊断及其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8.
齐梅梅  宋晋  高佳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116-113,116
<正>2010年5月21日,北京市某医院在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时,发现本辖区内出现一例疑似AFP(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随即电话报告所属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中心,当日专业人员对疑似AFP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经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脊髄灰质炎(脊灰)疫苗Ⅲ型高变异株病例。病后60 d随访,患儿精神状态佳,双上肢活动情况良好,左侧下肢活动度较差。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1994~1996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92/10万、174/10万和136/10万。对743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52例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分布在30个县(市、区),其中Ⅱ型占462%(24/52);28例有残留麻痹,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6岁。769%(40/52)病例有免疫史,首次服苗并于服苗后6~40天出现肢体麻痹者10例,占192%(10/52),占服苗总人次数167/100万(52/31131737)。本文分析有5例可诊断为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对检出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 1997~ 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脊灰 )Ⅱ型疫苗衍生株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方法 从脊灰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中提取总RNA ,将RT PCR扩增的产物进行RFLP分析及采用Sanger末端双脱氧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 ,并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 1999年共从AFP病例中分离到 2 5例脊灰Ⅱ型疫苗株病毒 ,占分离到脊灰病毒病例总数的 37.9% ,其中S2×S3型重组病毒 18例 ,占 72 % ,S2×S1型 1例 ,非重组病毒 6例。S2×S3型重组病毒致残留麻痹 8例 ,占 4 4 .4 %。未服苗儿童感染S2×S3重组病毒致残留麻痹率(6 0 0 % )高于非重组病毒的残留麻痹率 (33 3% )。结论 Ⅱ型疫苗株脊灰病毒普遍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以S2×S3重组病毒多见 ,且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北京市首例Ⅰ型(Type1)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High-mutant Poliovirus(PV),VHMPV_Ⅰ]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开展VHMPV病例个案调查、排毒监测、病毒传播风险评估、消毒隔离。结果患儿为北京市户籍,患有肛门周围脓肿,有1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史,麻痹前随母亲到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暂住,发病后采集3份合格粪便标本,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核苷酸序列测定为VHMPV_Ⅰ病例。间隔14天采集患儿粪便标本4份,密切接触者采集单份粪便标本7份,PV分离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均为阴性;病例居住地所在乡OPV接种率调查、相邻乡和流动人口聚居乡OPV接种率快速评估均未发现OPV零剂次免疫儿童;医院和社区急性弛缓性麻痹性病例主动搜索未发现漏报病例;病例采取消化道隔离方式直至疫情结束。结论 VHMPV_Ⅰ病例可能为低免疫水平儿童,由外环境感染导致发病;应进一步开展VHMPV_Ⅰ基因突变与神经毒力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四川省发生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病毒(VHPV)/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循环事件及其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ev)的使用和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期,制定脊灰灭活疫苗(IPV)替代OPV的策略提供补充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个案调查和标本检测、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儿童OPV接种率快速评估、病例所在地及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粪便标本病毒学监测、OPV应急强化免疫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置。结果2011—08/2012—02从送检的阿坝县4名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经鉴定为Ⅱ型(PV—Ⅱ),其VP.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与Ⅱ型Sabin脊灰疫苗株比较,分别有5、6、8、11个核苷酸变异,变异率分别为0.55%、0.66%、0.89%、1.22%,共享5个突变位点,且高度同源,根据WHO新修订的Ⅱ型VDPV鉴定标准,其中3例标本为VDPV,1例标本为VHPV,表明阿坝县发生了Ⅱ型VHPV/VDPV循环事件。事件发生后,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区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OPV强化免疫等多项应急处置措施,成功阻断了VHPV/VDPV循环传播,没有出现新发VHPV/VDPV病例。结论OPV低免疫覆盖率,是本次VHPV/VDPV循环事件发生的最主原因。为避免VHPV/VDPV循环的出现和传播,在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和提高接种覆盖率的同时,应尽快制定和实施IPV替代OPV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深圳市检出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病例发生情况 ,对 1 994~ 2 0 0 1年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病例分布在 0~ 3岁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时间、地区无明显聚集趋势 ;无脊灰疫苗免疫史的占 55 .55 % ,均为外来流动儿童 ;检出脊灰疫苗株Ⅱ型病毒占 44 .45 % ,残留麻痹率高。VAPP发生率为 0 .90 / 1 0 0万 ,服苗者VAPP发生率为0 .68/ 1 0 0万 ,首次服苗VAPP发生率为 4 .0 9/ 1 0 0万 ,服苗接触者VAPP发生率为 0 .2 3/ 1 0 0万。提示应加强外环境中脊灰病毒的监测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在 2 0 0 1、2 0 0 2、2 0 0 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中 ,有 8例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 (脊灰 )病毒 ,与脊灰疫苗 (Sabin)株相比 ,VP1 区核苷酸差异率为 0 2 2 %~ 0 99%,其中 1例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VDPV)。 8例主要分布在几个相邻的县 ,年龄主要在≤ 1岁 (7例 ) ,有明显的类似脊灰症状 ,其中 5例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密切接触者及周围儿童粪便标本未分离到疫苗变异脊灰病毒 ,当地口服脊灰疫苗 (OPV)接种率调查 ,除 1个村为 4 0 %外 ,其余均 >80 %。表明安徽省局部地区自然环境中存在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的循环 ,但未在人间传播。今后仍应加强儿童OPV常规免疫 ,加强AFP病例监测 ,有计划地开展OP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5.
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AFP)是指任何15岁以下儿童出现的急性软瘫.我们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监测方法在全省开展AFP监测,以期进行无脊灰后的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上海市徐汇区2名健康儿童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的调查处置措施。[方法]分别对2名病毒携带者进行个案调查、粪便消毒处置、测定免疫功能,采集粪便标本分离病毒。对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粪便标本进行带毒调查、儿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调查、OPV查漏补种及医疗机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结果]2名健康儿童分别检出Ⅲ型VDPV和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当地儿童OPV免疫接种率较高,粪便标本均未检出阳性病毒。未发现VDPV病例。[结论]VDPV未在当地造成循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从中国1996~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病毒中优势株的基因特征,以及分析优势株形成的原因,从而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疫苗免疫策略的转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2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脊灰实验室送检的所有脊灰病毒分离株,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优势株,然后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对优势株进行型内鉴定。型内鉴定显示与疫苗病毒有差异者,进行VP1区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和分析。结果中国1996~2002年从AFP病例中分离的脊灰疫苗病毒Ⅱ型比Ⅰ型和Ⅲ型多,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是优势病毒株。在Ⅱ型脊灰病毒中,PCR-RFLP型内鉴定方法检测出Ⅱ型疫苗变异脊灰病毒70株,ELISA型内鉴定方法检测出Ⅱ型双反应(DRV)株13株,全部排除脊灰野病毒。在总计82株Ⅱ型变异脊灰病毒中(1株病毒既是疫苗变异株、也是DRV株),nt2909位点是个突变热点(69/83,83.1%),其中14株变化形式为T2909A,54株变化形式为T2909C,1株变化形式为T2909G;4株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被鉴定出来,其在VP1区的抗原性与Sabin株相比并无大的差别。结论中国1996~2002年从AFP病例中分离的脊灰病毒中,Ⅱ型脊灰病毒一直是优势株,但Ⅱ型病毒在VP1区抗原性以及核苷酸序列上与Ⅱ型疫苗病毒相比,并无很大改变。因此,Ⅱ型病毒成为优势株的原因应该在于Ⅱ型病毒本身的一些特性,例如在Ⅱ型疫苗病毒基因组中决定减毒的位点比Ⅰ型疫苗病毒少,以及Ⅱ型脊灰疫苗病毒在人体肠道内复制的时间比Ⅰ型疫苗病毒长等。这是中国Ⅰ型脊灰疫苗病毒比Ⅱ型脊灰疫苗病毒少的两个重要原因。但Ⅱ型脊灰疫苗病毒显著多于Ⅲ型脊灰疫苗病毒的原因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按现行免疫程序接种后,被免疫儿童对四川Ⅰ型脊灰病毒的免疫水平,以指导预防,控制乃至消灭脊灰策略的制定。方法应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血清中对三种毒株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儿童基础免疫后对三种毒株Sabin、Mhony、四川株的阳性率为100%,免后GMT分别为1196.8、317.9、62.9。结论免疫儿童对四川Ⅰ型脊灰病毒抗体的GMT较SabinⅠ型和Mahoney低,  相似文献   

19.
聊城市自1991年7月以来未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但1992~2002年在32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有28例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其中2例确诊为口服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  相似文献   

20.
预防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后,世界各国大力开展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计划免疫,脊灰发病率明显下降。目前美洲、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已消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本病的流行国家已由1988年的125个降至2004年的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