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首次将遗传算法引入电磁电器设计领域,在全面阐述智能交流接触器优化设计问题的基础上,成功地形成了一种多目标动态优化高级遗传算法,并应用此算法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结构及其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显示了遗传算法在电器设计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流接触器是一种新型控制电器,对接触器进行整体设计是提高接触器性能指标的重要手段。以有限元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为基础,结合C语言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进行计算,并结合VB与VC语言设计具有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的程序,经过试验参数验证得知该方法结果准确,为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处理器研制成“智能电磁系统”能根据电源电压值自动判别、选择一定的合闸相角闭合,达到理想的动态配合。该装置与传统交流接触器匹配使用,形成了新一代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式交流接触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石油钻机专用新型CZ28-1250Q/10直流电磁接触器的总体结构和特点,重点研究讨论了新型CZ28-1250Q/10直流电磁接触器电磁系统的设计和关键技术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控制系统不带变压器的智能交流接触器新方法,对接触器的电磁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吸合、吸持过程的智能控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新型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产品化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程航 《电气开关》2003,41(5):24-25
使用真空接触器,可以节能。本文从真空接触器的控制回路和直流电磁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智能交流接触器是一种新型控制电器,对接触器进行整体设计是提高接触器性能指标的重要手段。以有限元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为基础,结合C语言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进行动态计算,结合VB语言设计具有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的程序,经过实验参数验证,该方法结果准确,为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器中应用各种类型的电磁机构,如交流接触器的智能控制操作电磁铁、中压真空开关的永磁机构、智能脱扣器的磁通变换器和各种智能电器的执行继电器。随着智能电器的发展,对这些电磁元件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郭成  尹卿朵 《电气时代》2007,(3):122-122,121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来接通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电器.它可以频繁地接通或切断交流电路,并可实现远距离控制.接触器主要由触头系统和电磁系统组成.触头系统包括主触头和辅助触头;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线圈、动铁心、静铁心和反作用弹簧等.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吸力及弹簧反作用力配合动作使触头闭合与断开的一种电器,在机电设备控制电路中一般用它来接通或断开电源.交流接触器的故障一般发生在线圈回路、机械部分和接触部分等处.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磁电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将其运用于电磁电器动态规划优化设计中,并以交流接触器设计为例,编制了相应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应用程序。优化结果表明,该法十分有效,遗传算法完全可以应用到电磁电器设计领域中。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内燃机车用300A/110V直流电磁接触器的总体结构和主要特点.并重点介绍了主触头、电磁系统、吸引线圈、灭弧系统等几个关键部分的设计、计算、分析、系数选定与尺寸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直流接触器是新能源系统以及电动汽车中配置最为广泛的开关电器之一。而直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是衡量直流接触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并联双线圈式直流接触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直流接触器电磁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基于Adams与Maxwell的联合仿真研究方法对直流接触器的电磁机构进行合闸过程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合闸动作的仿真合闸时间与试验合闸时间相吻合,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弹簧参数和线圈参数等因素对机构合闸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预压力变化对合闸时间影响不大,线圈安匝数增大会导致合闸时间变小,线圈内阻增大会导致合闸时间变大且动触头弹跳更剧烈。本文的仿真方法与结果能为直流接触器电磁机构的改进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智能接触器线圈电流脉动较明显的缺点,提出一种带电流反馈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的电磁系统。不仅可以保持CPS线圈电流平稳,还可有效降低CPS电磁系统的功率损耗。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对带电流反馈智能控制系统的CPS电磁传动机构进行动态特性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建立一组多态方程组,其状态与电流反馈信号动态耦合,并随时间变化相互转化。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利用该方法,研究了硬件参数对CPS智能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何习佳 《大众用电》2006,22(6):25-26
交流接触器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工业、科研部门及民用住宅等行业不可缺少的电器设备。传统的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原理通过控制电路和可动衔铁运动来带动触头控制主电路通断的。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单片机控制接触器的动作。并用新型的电磁材料来制作铁心所制成的智能型交流接触器,既能达到远距离控制,频繁操作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目的,又具有电子设备操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动作时间短的优点,同时还可实现无弧通断电路。这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交流接触器的性能指标,而且增强了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5.
辛超  邸鹏  姚岐 《低压电器》2010,(10):1-4
运用ADAMS软件进行交流电磁接触器的动作仿真研究,建模准确与否对仿真的结果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运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CJX2-4011交流电磁接触器的主触头系统和电磁系统的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仿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仿真了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分析了智能控制对其特性的影响和优化。基于多段电压控制,通过改变输入控制PWM占空比调整线圈电压。应用AN-SYS软件计算静态电磁吸力,应用ADAMS软件计算动态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触头行程。与普通接触器比较,该智能交流接触器触头弹跳和能耗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直流接触器电磁适配和弱电控制研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直流接触器电磁适配及弱电控制的原理、特点。介绍了直流接触器复合控制器的性能优点 ,并给出了其电流输入/输出波形图  相似文献   

18.
程祝媛  许志红 《电气制造》2010,(1):44-48,54
XMCO—188型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空调控制专用接触器,如何减小其工作中的振动和噪声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采用labVIEW软件系统,建立XMCO—188型交流接触器吸合过程与吸持阶段动态特性计算软件,通过动态仿真计算结果,提出减少产品噪声的措施和建议。该软件系统人机界面友好、直观、方便,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扩展,也可方便的应用于其他型号电磁式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动态特性的计算和分析中。为相关产品电磁机构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基础,这种基于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会巧  苏秀苹  肖迁 《低压电器》2014,(2):18-21,49
以双E型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APDL语言对该接触器进行仿真分析。为了能方便快捷地得到仿真结果,提出一种新方案——用MFC编写一个可直接调用Ansys软件的界面,只需输入相应的参数变量即可得到电磁系统的动静特性。用实测的电流信号和仿真的电流曲线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编写的程序是正确的。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分析过程,而且也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电磁起动器是低压电器中量大面广的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自行设计的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均相继完成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一代产品中的CJ20系列接触器和JR20系列热继电器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80年代的水平,这就为开发新一代电磁起动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根据原机电部(82)机电字600号文及“七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统一设计任务,自1987年开始,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组织行业中部分骨干厂共同研制新一代QC25系列电磁起动器,以其作为QC_(10)、QC_(12)等老系列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