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案情简介2 0 0 1年 5月 30日 ,青岛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 :青岛某水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桶装矿泉水长青苔。卫生监督员依法对该公司进行查处。现场检查发现 ,该公司是一家大桶水销售公司 ,面积不足 2 0m2 ,地上摆放着 30桶待售的矿泉水 ,商标标注为该公司生产 ,与举报的矿泉水商标相同。水源地标注为崂山西北侧某矿泉水厂内。实际上该矿泉水是在某矿泉水厂灌装的 (代加工 )。该公司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为批发、零售饮料、矿泉水 ,3名食品从业人员中有 1人无健康证。根据所查情况 ,经合议后认为 ,该公司超范围生产经营某某牌矿泉水…  相似文献   

2.
中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监督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生产饮用天然矿泉水已有70多年历史了,但在80年代以前中国只有一家矿泉水厂一崂山矿泉水厂,该厂是1932年德国在青岛建立的,但是规模小,年产量仅1000吨左右,价格昂贵,几乎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3.
<正> 1 内容与方法1.1 调查内容 以《食品卫生法》和《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GB16330》的要求为基准,内容有厂房与设施、卫生设施、生产过程的卫生、卫生和质量检验、个人卫生与健康。1.2 检验项目与方法 检验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硝酸盐、亚硝酸盐;检验方法按GB/T8538规定。1.3 结果判定 生产场所卫生学调查按《食品卫生法》和《GB16330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的要求判定;抽样监测结果依据GB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判定。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在对福州某矿泉水厂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受藻类污染的调查中,我们采集了各工艺流程的有关样品进行藻类检验并同时作细菌指标检测。在检测水源水的过程中发现,水源水大肠菌群推测性检验的乳糖胆盐发酵管出现迟缓发酵现象(培养48h),对此现象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含某些微量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泉水开发利用日益广泛。据报道 ,在我国已通过评审的水源约有 10 0 0多处 〔1〕,至 1997年止 ,已登记注册的矿泉水厂已愈 90 0家 〔2〕,为全面了解江西省矿泉水水源现状 ,对 1993~ 2 0 0 0年送检天然矿泉水水源水质进行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1993~ 2 0 0 0年送检的天然矿泉水水源水 38份 ,其中 34份全分析 ,4份仅分析了微生物指标。1.2 监测内容按《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 85 37- 87)要求的项目 ,包括感官指标、界限指标、限量指标、污…  相似文献   

6.
矿泉水中检出洋葱假单胞菌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8月某饮用天然矿泉水厂送来一批矿泉水样品,声称,此批矿泉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卫生要求,为合格产品。而灌装24h后再进行微生物学指标的测定,则菌落总数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卫生要求,产品质量不合格。为此,委托我们帮助解决这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这个厂生产的矿泉水在灌装24h内及24h后分别进行了微生物学指标的检测,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同时对该厂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培养基:由上海市医学化检所和北京市海淀区微生物培养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山东省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措施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1999年3月至2001年5月,先后对山东省5家基本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生产企业的水源水、贮水罐(池)水、超滤前水、臭氧杀菌前后水、空瓶和瓶盖,灌装车间的空气及成品水,于实施HACCP前后分别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实施HACCP后与实施前比较,各种样品的菌落总数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实施HACCP,对关键控制点采取控制措施,不需对终产品进行检验就能有效地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14个矿泉水厂的41份饮用天然矿泉水进行了细菌学调查。结果表明,瓶装矿泉水的合格率明显低于水源水,提示矿泉水被细菌污染的主要环节为生产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省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至1997年底全省获批准开采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有51处,已建厂投产的有28处。本文通过分析27家矿泉水厂的卫生学调查资料,对我省瓶装矿泉水厂及其产品进行卫生学评价。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和内容:对1991~1997年投产的27...  相似文献   

10.
一家天然矿泉水厂藻类污染原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家天然矿泉水厂藻类污染原因调查马群飞,陈伟伟,张荣标某瓶装矿泉水生产厂家因产品反复出现绿色沉淀物,影响感官性状,同时细菌指标也经常超过国家标准,经济损失较大。我们应厂家要求进行现场调查,对污染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样品:成品采自工厂库...  相似文献   

11.
生产饮用天然矿泉水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分析及关键控制点陈秋随着饮料市场的发展,天然矿泉水的迅速兴起,给人们消暑解渴带来了方便,但由于饮用天然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允许加入任何防腐剂,应是纯属天然之饮品。因而生产过程要求严格而规范。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危害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水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增强了保健意识。饮用天然矿泉水以其天然、保健、产生健康效应等特点,成为较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饮品之一。由于矿泉水在开采和生产流程中,极易受自然环境微生物,尤其是霉菌的污染,但目前国家卫生标准中尚未规定霉菌的限定指标。为了解我市饮用天然矿泉水霉菌污染现状,我们于2 0 0 3年对我市矿泉水生产企业饮用天然矿泉水霉菌污染与霉菌菌相情况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共采集沈阳地区42家生产矿泉水饮品企业,60种品牌共采集2 65份样品。1.2 检测方法 按照中华人…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饮用天然矿泉水及食用纯水的卫生管理,提高其卫生质量,保障人民健康,1995年4~8月份对广东省内33家饮用天然矿泉水及25家食用纯水(包括蒸馏水、太空水,下同)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抽检,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天然矿泉水保存期内微生物动态分析及现行国标修订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矿泉水保存期内微生物动态分析及现行国标修订探讨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广州510300)黄吉城,戴昌芳,宋曼丹最近几年天然矿泉水在我国发展很快,至1993年底,全国有300多家矿泉水厂,产量达35万t。但矿泉水的卫生质量却存在很多问题,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葛素君 《浙江预防医学》1998,10(10):594-59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矿泉水消费量的增大,天然矿泉水在饮料市场上迅速发展,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矿泉水的卫生质量如受到影响,这不仅对饮用者带来健康的威胁,也对厂方在经济上造成极大的损失。为了解天然矿泉水微生物污染情况,我们对本地区106份不同品种的瓶装天  相似文献   

16.
天然矿泉水微生物检测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矿泉水微生物检测方法学研究王志刚,程苏云,童哲,任锦玉课题指导:丛黎明,茅培登浙江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杭州310009近年来,瓶装天然矿泉水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大,由于其特殊的生产加工工艺,目前国内的一些产品微生物污染问题较大[1],在国外其微生物含...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平顶山市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卫生现状,进一步规范其生产,笔者于2004年5月20-23日对全市20家桶、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根据GB 16330-1996《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GB 14881-19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和GB 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及其卫生导则要求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随机抽取20家生产企业的21份产品,对微生物指标进行盲样检验.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瓶装矿泉水产品的卫生质量问题相当严重,抽检合格率低(13%~55%)。其主要原因是矿泉水在采集、加工和贮运过程中被微生物污染。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矿泉水生产企业实行全面的卫生质量管理。《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规范》对矿泉水生产企业提出了全面、具体的卫生要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1 案情简介   1998年 11月 19日上午 ,中国外运某市支公司 (下称外运公司 )人员到市卫生局报告 ,称该公司仓库内存放的一批饮料已过期变质 ,要求派员调查处理 ,市卫生局当日下午即派出 2名食品卫生监督员前往该公司仓库进行现场调查。经检查发现 ,该公司 2 3号仓库内存放有中美合资河北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铁听装某某牌天然山楂果茶、柳橙汁、梅参纯天然运动饮料和天然山楂汁等 4种产品 ,生产日期为1995年 5月 1日~ 6月 2 3日 ,均已超过“保质期” (饮料罐上标示保质期为 15~ 18个月 ) ,而且部分产品已有胖听和渗漏现象。据了解 ,这批…  相似文献   

20.
由于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与开发矿泉水有关的地质勘察、水质检验、评价、评审认可、生产管理和卫生监督等一系列程序已步入科学轨道,保证了矿泉产品质量,使我国矿泉水的开发利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报道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推广应用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