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异常聚集,探讨其在肺癌患者体内调节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8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外周血及15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结果肺癌患者癌组织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是(10.5±1.6)%;外周血中和癌旁组织表达分别是(5.2±2.1)%和(3.6±1.2)%,癌组织明显高于外周血和癌旁组织(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5.2±2.1)%明显高于志愿者(1.8±1.2)%。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组织及外周血中高表达,促进了肿瘤的进一步恶化,在癌组织学分型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肺腺癌表达阳性较高,可以作为肺癌免疫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健康对照纽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比例为(0.54±0.51)%;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比例为(1.40±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提示与肺癌免l癌逃逸有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携带者、10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析与HB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1)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2.52±0.94)%,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5.2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8.51±2.82)%,与健康对照组的(8.5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V基因型C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6.42±2.36)%,较HBV基因型B型组的(7.64±2.87)%稍为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的发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Li XM  Li XP  Qian L  Wang GS  Zhang H  Zhei ZM  Li Q  Chen K  Wang XQ  Wang Y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5):1034-1036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和唇腺组织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SS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和唇腺组织单细胞悬液CCD4^+CD25^+调节T细胞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唇腺石蜡组织的连续切片进行CD4、CD25、CD68和CD8染色。结果SS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中位数为6.9%(2.84%-13.50%),对照组为5.77%~15.30%,两者比较P〈0.001。SS组CD4^+CD25^high T细胞水平为0.001%~1.83%,对照组为0.13%~2.45%,两者比较P〈0.001。唇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s组患者唇腺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占大多数,两组均无CD25的表达。结论SS患者唇腺中缺乏CD4^+CD25^+调节性T细胞,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降低,提示调节性T细胞在S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Foxp3的表达,分析它们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分析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RT-PCR检测T细胞Foxp3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外周血CD4^+T、CD25^+T、CD4^+CD25^+T/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细胞Foxp3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并且CD4^+CD25^+T/CD4^+T细胞百分率和Foxp3mRNA水平与UC患者疾病的活动指数呈负相关。结论UC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淋巴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UC的疾病活动状态和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 T cells,Tr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它们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PE标记的抗CD4单抗,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调节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Tr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3±1.05)%vs(5.07±0.59)%,P〈0.05];患者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IL-10:(29.48±13.69)pg/mlvs(43.10±14.95)pg/ml;TGF—β1:(170.04±91.58)pg/mlvs(254.75±130.41)pg/ml,P〈0.05]。患者外周血Tr细胞的比例与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呈正相关(r1=0.53,r2=0.64,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淋巴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SL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侵袭性、进展以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45例来自不同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8^+、CD4/CD8、CD4^+CD25^+、CD4^+CD25^+CTLA4^+ -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进行分析比较,以说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①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0.4)×10^9,(2.1±0.4)×10^9;(27.6±3.3)%,(32.9±5.8)%;1.02±0.26,1.31±0.42]。②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Treg及CD4^+CD25^+CTLA4^+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2±3.3)%,(8.4±2.5)%;(8.6±2.2)%,(2.1±0.8)%]。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分期之间上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肿瘤组织中CD4^+CD25^+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1±4.4)%,(57.3±3.3)%)。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数量分布与肿瘤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多可以作为判断侵袭性、进展的一个潜在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肺癌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变化。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变化与病理分期和是否有转移有关(P〈0.05),而和性别、家族史、病理类型和肿瘤体积等无关。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导致和促进肺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9例食道癌患者,分为鳞癌组47例,腺癌组12例,另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食道癌初诊患者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为(10.33±5.72)%,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组(4.56±1.06)%(P〈0.01),而食道鳞癌组和食道腺癌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初诊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增加,可能是食道癌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组、常规组、TGP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率。结果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6.15±1.21)%,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12.30±1.78)%。活动期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P<0.05);TGP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6.68,P<0.05)。常规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为(9.34±1.37)%,TGP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为(11.49±1.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率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SLE患者经过TGP辅助治疗后CD4+CD25+T细胞表达率显著提高。TGP治疗可能作用于CD4+CD25+T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与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2012年3月~ 2013年1月新入院肺癌患者78例,其中腺癌40例,鳞状细胞癌28例,小细胞癌10例,选取年龄和性别与其相匹配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25羟维生素D与外周血Th17、Treg细胞在各组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肺腺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为(6.23%±1.27%,0.362%±0.067%),肺鳞状细胞癌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为(4.95%±1.23%,0.402%±0.078%),对照组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为(3.87%±1.21%,0.609%±0.097%),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24.5±6.8ng/ml,低于健康对照组35.1±8.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Th17/Treg细胞比例与25-羟基维生素D没有明显相关性(r=-0.167,r=0.389,r=0.455,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Th17、Treg细胞比例异常,提示肺癌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与Th17、Treg细胞检测对治疗和预后监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Foxp3基因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Treg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Treg细胞含量的改变;采用RT-PCR技术检测FoxP3基因在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T)及抑制杀伤性T细胞(CD8+T)总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reg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FoxP3基因在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中呈现高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FoxP3基因可能与Treg细胞发挥抑制胃癌病人产生的抗肿瘤自身免疫功能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及Th 17/Treg失衡的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同期53例宫颈癌、25例CIN和25例子宫全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宫颈组织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CIN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及Th 17/Tre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P<0.05),Treg细胞表达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组织中Th 17/Treg与FIGO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表达均显著升高,Th17/Treg失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CD25的CD4+调节性T(CD4^+CD25^highT)细胞比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胰腺癌患者和14名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初步探讨其表型特征。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率为(15.61±13.97)%,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53±1.26)%(P〈0.01);CD4+CD25highT细胞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标记特征,即HLA-Ⅰ、CD45 RO阳性,CD45 RA、CD69阴性。人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水平在不同个体间的CD4^+CD25^highT细胞差异较大。这群细胞细胞膜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水平很低,而共刺激分子CD152(CTLA-4)在不同个体间的CD4^+CD25^highT细胞差异较大。胰腺癌Ⅰ-Ⅱ期患者,其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为(18.75±20.76)%;Ⅲ期为(13.71±9.53)%;Ⅳ期为(14.20±7.46)%;各期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水平(P〈0.01)。结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应答情况及其与Th1、Th2和Treg细胞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30例(观察组)及健康早孕体检者38例(对照组)外周血中的IL-17、T-bet、GATA-3和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IL-17mRNA、T-bet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GATA-3mRNA、FoxP3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观察组Th1/Th2和Th17/Treg的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Th17细胞参与了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应答,Th1/Th2和Th17/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在妊娠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宫颈癌样本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在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癌组织活体取材,结合病理切片及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正常宫颈组织组(n=8),原位癌(CINⅢ)组(n=12),鳞癌I期组(n=10),鳞癌Ⅱ期组(n=9)。所取标本分别为正常对照宫颈组织和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组织标本。免疫印迹法检测Gal-3蛋白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HeLa及SiHa细胞,转染siRNA(50nmol/L)抑制Gal-3表达后,采用MTT法、Transwell侵袭小室法观察其对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升高,Gal-3蛋白表达水平随之增加,与正常宫颈组织组比较,CIN、鳞癌I期(S(I))、鳞癌Ⅱ期(S(Ⅱ))组Gal-3蛋白分别增加了(35.2±8.4)%、(97.6±18.2)%和(179.4±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的宫颈癌HeLa、SiHa细胞株上,与转染对照siRNA比较,转染Gal-3siRNA48h后可明显抑制Gal-3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1.6±4.7)%、(87.5±6.8)%。转染特异性siRNA48h后,以普通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继续培养细胞24h,与对照组(转染非特异性siRNA组)比较,HeLa及SiHa细胞增殖率分别降低(42.4±6.4)%、(50.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袭细胞数目分别降低(48.6±5.8)%、(52.4±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al-3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Gal-3可能通过促宫颈癌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宫颈癌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IL-35和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感染科慢性HBV感染患者40例[(其中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AsC)8例,慢性乙肝轻、中度患者(CHB-LM)20例和慢性乙肝重型患者(CSHB)12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本院体检科健康志愿者(HV)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35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HBV患者血清IL-35含量[(75.00±6.75)pg/ml]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血清IL-35含量[(44.13±4.49)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HB组和CHB-LM组血清IL-35含量均明显高于AsC组(P〈0.05);CSHB组和CHB-LM组间血清IL-35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6.45±0.42)%]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3.07±0.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HB组Treg细胞含量明显高于CHB-LM组和AsC组Treg细胞含量(P均〈0.05)。CHB-LM组Treg细胞含量明显高于AsC组Treg细胞含量(P〈0.05)。HBV患者血清IL-35含量与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35和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疾病阶段存在差异,可能在HBV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