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武禹陶  贾希胜  温亮  于新峰 《船舶工程》2016,38(S1):262-266
远洋测量船船载测控设备是我国航天测控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密度、高强度、高难度(即“三高”)任务形势下,测量船船载测控设备的维修决策问题日渐突出。文章结合船载测控设备的使用背景和目前的维修保障能力,梳理了亟待解决的维修需求,并引入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维修理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RCM),参考其逻辑框架,针对每一项维修需求制定了相应的维修对策,再将所有维修对策进行整合,得到了船载测控设备预防性维修大纲 。维修大纲的制定为测量船测控设备的维修需求提供系统的维修对策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为远洋测控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航向效应是影响惯性导航系统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惯性导航系统数据输出精度,在分析航向效应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索了航天测量船惯导平台航向效应的变化规律,推导出海上动态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和数据拟合处理方法,提出了测量船航向效应的海上标定与补偿技术。数据表明:测量船惯导平台航向效应的海上标定与补偿技术的应用能减小系统误差0.5个数量级,极大地提高了测量船惯性导航系统数据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船载统一测控系统沟通无线偏馈射频链路进行遥测误码率测试的要求,进一步构建系统联调联试的动态射频信号环境,设计了船载测控雷达偏馈信号动态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监控台手动或自动远程控制位于天线背部中心体的数控衰减器,可实现雷达天线在对冷空的情况下接收偏馈射频信号幅度的变化,也可实现船载测控雷达系统联调过程中模拟目标动态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该系统在数十次海上卫星测控任务准备过程中得以有效使用,检验了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了任务准备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船舶》2020,(2):115-115
"远望6号"航天测量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南造船建造,于2008年4月12日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6号"采用当今船舶建造、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在总体造型、航行性能、船体强度与刚度、居住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色,测控能力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能够完成对火箭、卫星、飞船等各类航天飞行器的海上跟踪测控任务。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船载统一测控系统沟通无线偏馈射频链路进行遥测误码率测试的要求,进一步构建系统联调联试的动态射频信号环境,设计了船载测控雷达偏馈信号动态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监控台手动或自动远程控制位于天线背部中心体的数控衰减器,可实现雷达天线在对冷空的情况下接收偏馈射频信号幅度的变化,也可实现船载测控雷达系统联调过程中模拟目标动态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该系统在数十次海上卫星测控任务准备过程中得以有效使用,检验了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了任务准备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船舶在海上的航行受到海洋气象和水文条件的影响,会产生垂荡、横摇和纵摇等多种形式的运动,这些复杂运动对舰船航行稳定性和船载精密设备的工作精度有不利影响。因此,对船舶的横摇、纵摇等运动进行短时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卡尔曼滤波技术,并利用滤波技术和随机海浪数学模型,研究一种船舶横摇运动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20,(3):I0007-I0007
随着一声汽笛鸣响,“远望7”号船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首次奔赴大西洋某海域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与有固定航线的远洋商船不同,航天测量船每次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都会受任务海域位置的影响,经常需要对航线进行调整,每次开辟新航线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拥有“远望1”号至“远望7”号共7艘测量船,目前,只有“远望3”号船曾在大西洋海域执行过任务。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11):108-110
本文介绍一种船载的水声定位系统精度标定方法。以船载模拟声源作为合作信标结合差分GPS、姿态监测装置建立动态基准点。采用系统偏差和标准差精确解算水下声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可为水声定位系统提供海上定位校验的位置标准,并对试验所需最佳阵型和航路提供可靠参考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21,43(2)
2月10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远望6"号航天测量船缓缓驶离母港,向着预定海域进发,准备执行后续海上测控任务.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航天发射任务的总体计划安排,今年"远望"号船将继续保持高密度、高难度的任务态势,仅"远望6"号船就将执行多次海上测控任务,海上作业时间预计超200 d.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任务准备的双重压力,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连续制定下发任务管控措施,创新对接、备航检查、文书审定、码头巡修巡检等工作模式,有效缩短码头任务准备周期.  相似文献   

10.
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业务是船舶接收海上气象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为国家履行国际公约及加强航海保障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结合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系统工程建设实践,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及工作流程,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对后续系统功能技术扩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制度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修制是学分制条件下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重修课的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重修时间、考试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重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教师、重修方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海量 《中国水运》2007,7(3):139-140
本文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了分析和调查,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四个参建主体在建设市场角色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行指正,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和自己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港口资源的整合现状,指出港口整合可以提升港口的形象和地位,也为区域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最后指出在港口资源整合中要避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原则上说,承包商有索赔权利的工程成本增加,都是可以索赔的费用。但是,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可索赔的具体费用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哪些内容可索赔,要按照各项费用的特点、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5.
谈船舶超载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松志 《中国水运》2007,5(10):21-22
在水上运输过程中,因船舶超载运输而导致的沉船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遏制船舶超载,维护航行秩序,是水上安全监督工作的热点、难点。本文拟就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及体会,探讨船舶超载的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宁波船舶工业: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走锚船的受力分析,得到走锚船走锚时的运动轨迹。这对驾引人员在对船舶安全控制和港口管理人员对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管理方面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海商法关于船舶优先权、船舶留置权的规定使船舶融资租赁人面临由于船舶特有法律制度带来的特殊风险,为防范此类风险,应该从对租赁物——船舶采取的一般民事保全措施或海事请求强制措施的角度入手,对于采用何种措施,实践界和理论界并无定论,争论比较大的法律问题便是"当事人是否可以申请对自己名下的船舶采用强制措施",本文指出:船舶融资租赁出租人可将租赁物作为财产保全请求或者海事保全请求的担保财产请求法院扣押相关证书,防止租赁物被拍卖变更产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的GPS车载监控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GPS车载监控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结合车辆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本文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辆监控系统终端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车载端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详细介绍了车载端各细成模块及其在车载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无界大气流场和有界水流场综合作用下的两相球空泡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这个模型研究了大气密度和流动对水面空泡溃灭压力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空泡收缩到较小时,空泡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可以使大气密度或流动对空泡溃灭压力的影响迅速增大,大气密度越小,溃灭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20.
对公民知情权和宪法确认,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切身权益,是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基石,是构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