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高速钢的耐磨性,本文试验了W18Cr4V钢的渗硼工艺,研究了渗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和渗层中合金元素的分布,比较了不同渗后热处理工艺对试样渗硼层耐磨性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会民  吴玉华 《轴承》1997,(1):32-34
从金相组织方面说明了采用同一固体渗硼工艺,40Cr钢的固体渗硼组织优于GCr15钢;同时从渗硼后的残余应力方面论述了渗硼后进行淬火加中温回火,可以减轻渗层脆性剥落,充分发挥渗硼层的耐磨性。附图4幅。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不同含碳量的钢:A3、45、T1O和Cr06钢进行了依次渗硼、渗铬和铬硼共渗的工艺试验研究;同时研究了合碳量、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对共渗层深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可以获得显微硬度高达HV_(0.1)2875的硼铬共渗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Cr12MoV是制作工模具常用的高合金工具钢,该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变形小的特点。虽经常规热处理,但其使用寿命仍不够理想,若再经软氮化处理,其化合层很薄,效果也不佳。为了进一步提高耐磨性,我们对这种钢材进行了镀铁渗硼试验。一、试验的依据众所周知,渗硼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表面硬化技术,是提高钢件耐磨性的有效工艺。据有关文献介绍,适合渗硼的材料是碳钢和低合金钢,而高合金钢渗硼则很困难。cr12MoV含碳量高,并含有大量的Cr、Mo、V合  相似文献   

5.
气体碳、氮、硼(C、N、B)三元深层共渗工艺综合了气体碳氮共渗和渗硼工艺的特点,其渗层深度、渗层梯度、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等均优于单纯渗碳、碳氮共渗、渗硼。 气体C、N、B浅层三元共渗在国内外已有广泛应用。但深层三元共渗研究应用少。我厂在1984~1985年研究试验了气体三元深层共渗工艺,在  相似文献   

6.
对45钢、5CrMnMo钢、3Cr2W8V钢进行固体渗硼的试验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对钢的渗层生长有促进作用,但稀土添加量有一个最佳值,其催渗效果同钢的成分、渗硼工艺有关。建立的渗层生长动力学数学模型可为确定渗硼工艺参数提供依据,从而为渗硼(硼稀土共渗)的应用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殿奎 《工具技术》2001,35(6):24-26
讨论了硬质合金镶套冷拔拉模的优势和缺陷 ,分析了采用Cr12MoV钢固体渗硼工艺和采用 45钢复合热处理工艺制作冷拔拉模的工艺路线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 ,用加工性能好、价格低廉的 45钢经复合热处理后制作的冷拔拉模其内孔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完全可以代替硬质合金冷拔模具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理想的钢铁材料渗硼工艺参数,对影响渗硼层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对比试验。用固体渗硼技术对40Cr、40CrNi和45Cr钢分别在850℃,880℃,910℃和940℃保温条件下进行3,5,7,9个小时的渗硼处理,首先用光学显微镜观察3种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各种钢渗硼层的形貌和显微组织,发现渗层以齿状楔入机体。随后通过测量3种钢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渗硼层深度的硬度,发现硬度峰值在1444HV0.1到1490HV0.1之间。最后通过对40Cr、40CrNi和45 Cr钢进行渗硼动力学计算与分析,得出渗硼层厚度与渗硼时间呈抛物线关系、生长速率常数随着渗硼温度升高而增加的规律;并且随着含碳量和合金元素的增加,渗硼所需的扩散激活能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9.
对Q235钢表面进行普通渗硼、硼-稀土粉体共渗和预涂稀土涂层硼-稀土共渗,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工艺下渗层的显微组织,并测试了不同渗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采用预涂稀土涂层硼-稀土共渗可使Q235钢表面获得比普通渗硼和硼-稀土粉体共渗工艺更为致密、均匀的Fe_2B单相渗硼层,并且渗层硬度有明显提高,渗层的硬度分布和耐磨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钢的硼铝共渗工艺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45钢电影机零件进行硼铝共渗,研究了硼铝共渗工艺,不同工艺参数对渗层厚度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控制共渗层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和低脆性。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优化出的渗硼工艺参数为950℃×5 h,稀土加入量0.5%(按质量分数计).渗硼层中存在B、C、Al、Cr、Si、Cr、Mo、Fe等元素,且这些元素的含量发生了改变.渗层显微硬度在最外层硬度不高,次层出现峰值,再往里硬度缓慢降低.经优化渗硼再经淬火、回火处理的渗硼层,其耐磨性最高.经优化渗硼再经淬火、回火处理的耐火砖模具,其使用寿命几乎是原来模具的3倍.  相似文献   

12.
渗硼工艺多用于耐磨零件和受比较缓和的冲击载荷的模具,其使用寿命是高的,而用于硅钢片冲模却没有现成的资料。我厂硅钢片冲模用Cr12钢制造,采用正常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寿命较低,刃磨一次寿命仅为5~6万次,为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我们在冲模上进行了渗硼试验。现已在单槽模(图1为其中一种)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渗硼及渗硼后的热处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20钢的碳硼复合渗渗层组织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渗可得到较强支撑作用的过渡层,从而使渗硼层耐磨性提高。碳硼复合渗工艺在饲料碎机锤片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Cr12MoV铜M18螺母冷镦凹模经淬火回火处理的型腔表面耐磨寿命极低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先渗硼后渗硫复合表面处理工艺作为减少和控制磨损的措施。为了检验这种复合处理表面的耐磨性,采用不同处理表面、不同润滑介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经渗硼后再渗硫处理表面的耐磨性很高,并在生产试用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探讨了45钢渗硼后的组织和工艺参数对渗硼层厚度影响规律以及渗硼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渗硼时间一定,渗硼层深度和渗硼温度呈负指数方关系;渗硼温度一定,渗硼层深度与渗硼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渗硼试样耐蚀性明显优于未渗硼试样,而单相渗硼层的耐蚀性又明显优于双相渗硼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探讨了45钢渗硼后的组织和工艺参数对渗硼层厚度影响规律以及渗硼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渗硼时间一定,渗硼层深度和渗硼温度呈负指数方关系;渗硼温度一定,渗硼层深度与渗硼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渗硼试样耐蚀性明显优于未渗硼试样,而单相渗硼层的耐蚀性又明显优于双相渗硼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的碳硼复合渗工艺,即先进行渗碳,随后进行渗硼。从而使工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提高了在重载荷下抗磨粒磨捐的性能。通过45钢和3Cr2W8钢的碳硼复合渗和单纯渗硼的比较,证明这种工艺兼具了渗碳和渗硼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二者的弱点,是一项有推广意义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冷作模具用钢性能的基础上,结合渗硼工艺的特殊需要讨论了渗硼冷作模具用钢要求的性能,并根据它从我国现有钢种中选用一些含0.5~0.6%C的碳钢、低合金钢作为渗硼冷作模具用钢,其中主要有45、40Cr、65Mn、50CrV、50CrMnV及5CrMnMo。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20、45、T8、GCr15、3Cr2W8V钢用不同粉末渗硼剂与渗铝剂配比所形成的硼铝共渗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硼铝共渗层主要由硼化物(Fe、Al)B、(Fe、Al)_2B和超结构铝化物β_1(Fe_3Al)以及α(Al、B)组成。硼铝共渗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耐蚀性、抗高温氧化性和热硬性。因此,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化学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渗硼过程中,随着硼浓度的增加,渗硼层的组织由内向外依次为芯部基体、过渡层和硼化物层.如碳钢的低温硼氮共渗层呈梳齿状,表层由FeB、Fe2B双相组成,内层为Fe2B单相.合金钢低温硼氮共渗层的针状变得平坦,渗层的相组成较为复杂,Cr12钢低温硼氮共渗表层由Fe2B、FeB、Fe4N组成,内层相由FeB、Fe2B、Fe3 (C,B)、(Fe,Cr)2B、Fe4N、Fe3C等组成,过渡区形成Fe3 (C,B)、Fe4N相及Cr的碳化物,有效地强化了对硼化物层的支撑作用.渗硼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