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生态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方面。诱发生态移民社会冲突的原因包括移民贫困风险、成本一效益的不公平分配、移民参与和社会干预的缺失、移民整合困境、文化冲突和制度建设落后。规避冲突的措施包括建立生态移民补偿机制、强化移民的参与、加强生态移民社会评价、移民社会资本的重建、政府责任和移民权利的保障、制度的创新与供给。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探究其是否能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自然环境宜居、人工环境宜居、社会环境宜居三方面构建乡村生态宜居指数体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且可以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效应和城镇化效应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提高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及使用深度有助于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但数字化程度对乡村生态宜居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且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生态宜居水平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影响显著,但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更能提升当地乡村生态宜居水平。由此认为应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绿色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农业技术绿色创新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因地制宜推行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以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太空竞赛在新世纪有了进一步发展,参与国家更多,竞争更加激烈,衍生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尽管大部分参与太空探索者更多地是从政治、军事特别是国家安全战略角度出发实施的,但客观上却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历经多年,国际太空竞赛形成的投资拉动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已经使其形成的产业链有了极大发展,在其本身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其相关技术衍生出的民用产品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这一领域竞争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这种竞赛朝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术界兴起的新史学思潮为史学注入新动力,开辟了史学新气象.受当代日常生活史、环境史等史学思潮以及民族史理论、方法的影响,杨洪林的《明清移民与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明清移民和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微观考察,并就移民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微观展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同心县黄家水村生态移民的深入调查,从多方面分析移民的生活状态变化和社会适应程度,进而探讨生态移民工程对回族穆斯林群众生活状况和观念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生态移民的实施使生活在山区的穆斯林群众走出了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大大增加了人与人交往的空间,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适应能力、思想观念都在逐渐变化.但到目前为止,这里的穆斯林群众有不少仍然沿袭较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生态移民社区在“人(”语言文化、生产技能不匹配非农产业)和“地(”迁入区发展水平低,存在环境退化的二次风险)的制约下,移民非农转型的目标实现难度较大,依靠补助的脱贫模式不可持续,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从人地互动视角,以改进后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梳理了关于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历史与现在、所处地理与社会环境、能动性要素和人地关系调节的研究进展,整理移民适应困境的现状,提炼出主体元素“人“”地“”业”互动的核心概念,构建了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的跨学科理论框架。目的是从移民适应困境的根本原因(人地互动平衡的打破)和正向人地互动关系的建立两方面出发,为促进三江源113个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后续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为类似的少数民族移民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环境和生理适应、日常生活适应、生产适应、人际和风俗习惯适应及其心理适应等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影响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社会发展理论的嬗变反映了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变迁的过程。新的社会发展观认为 ,一个国家的社会变迁不是被动的自然历史过程 ,而是包含着人们的主动选择。新的发展理论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全球化的研究视角 ,可持续的战略发展模式等不同以往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青海民族地区在西部发展、区域稳定、生态保护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民族地区民族宗教的多样性、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地方资源的竞争性、区域利益的博弈性在客观上形成了国家与地方、多元文化与民族关系、贫困与反贫困、生态移民与生态区产业转型等多重社会矛盾,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关注青海民族地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子与机制分析,是构建青海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利益、区域利益、民生利益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基础,是推动青海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地区主义对东亚双边同盟体系的挑战及美国的应对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主义快速兴起,并通过培育地区合作安全观念、改善地区安全环境、重构地区权力结构等方式,塑造着一种新的地区秩序,对现行美国主导的双边同盟体系及以此为基础构筑的东亚权力体系带来现实威胁和严峻挑战。为回应东亚地区主义的挑战,美国采取强化与东亚部分国家的双边关系、拓展其主导的亚太地区多边机制、制约和改造非美国主导或参与的东亚地区机制等战略措施,控制或引导东亚地区主义朝着美国指引的方向发展,以维持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1.
当代亚太地区社会转型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国际移民的快速增长。人口流动有各种形式,包括永久定居、短期劳务移民、高技能人员流动、难民流动以及家庭团聚。移民的目的地包括北美、海湾国家,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虎"国──流入该地区的移民正日渐增加。很多移民并未记录在案,女性移民的比重正在增大。以往的研究者和政策制订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移民的短期经济影响以及规范方面。但移民实在很可能成为该地区社会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移民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常常使得官方控制移民的政策难以实行。正在发生的计划外定居对移民输出国和输入国都产生重大影响。该地区一些国家的学者建立了亚太移民网络,旨在研究这些问题,引起公众对移民问题的关心,并为政策制订者出谋划策。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转型管理项目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它的目标和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亚太地区跨国移民之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叙述了古代亚太地区的人口流动现象后 ,主要关注近半个世纪的移民状况。移民的原因被归结为四种 :目标国的移民入境政策 ;外部强权的干预 ;中东的发展 ;以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自身的经济开发。从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讨论了最近以来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当前 ,亚洲移民的问题主要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权受到挑战以及跨国社群的出现 ,还有非法移民也是亚洲政府特别关心的问题。情况表明 ,东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经济衰退对该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甚微 ,跨国移民将继续成为亚太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问题的全球性探索发展,是个内涵极其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范畴。就其普遍意义而言,它泛指全面的社会进步和整体的社会变迁;若从其特定含义考察,则专指“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即不发达社会向发达社会转换的进程、状态和结果,又称之为后发型、赶超型国家的现代化。任何国家与地区的繁荣、富庶都有赖于发展,然而如何准确、完整地把握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借助什么样的动力、条件,以何种方式、通过哪些途径才能达到发展目标,人们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一种是由发达国家学者提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力图在正确认识、理解生态移民地区跨越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为例,分析其实施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进一步加快红寺堡区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其他生态移民地区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移民研究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在有关国际移民的分析中,世界体系的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以及移民的社会网络等概念框架已进入移民理论的核心,成为国际移民研究的主流范式,但是这些研究忽视了移民输入国的宏观政策对于移民取向、规模和社会融入的影响。因此,应当把移民政策作为国际移民研究的中心,以制度主义为切入口,一方面以一种历史-比较的视角处理移民输入国的移民政策的演变轨迹以及各个国家移民政策的相似或差异;另一方面考察移民准入政策及其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移民进入目的地国并且实现社会融入等的限制,以及移民与制度环境在互动过程中的各种因果关系,进而建构出移民政策的分析维度。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7,(6):171-176
美国一直秉承欢迎移民的"庇护所"身份修辞传统,但19世纪末移民浪潮的冲击使其开始加强对国家同质性的塑造。通过梳理美国在19、20世纪之交的思想话语和政策实践,可看出美国创造"好人"标准作为庇护条件,经由"社会控制"和"教育"两种机制将限制移民转变成道德净化工程,在种族政治语境下重新定义了自己国家的庇护所的身份。美国小说创作作为社会语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再现并参与了国家的这一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移民具有持续时间长、移民数量多、迁移难度大等特性,而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参与生态移民将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充分体现民主、提高移民效率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此,主要从立法理念的确定、主体资格的取得和权力责任的设定三个角度探讨了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移民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既是西部大发展的机遇 ,又使西部面临着严峻挑战 ,挑战意味着西部如何去发展。众多因素影响西部发展 ,制度因素则是决定西部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制度既是发展的动力 ,又是规范发展的强制性因素。所以 ,制度使西部得以加速发展 ,又能使西部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 ,达到西部地区的全面进步。一、东部快速发展的启示我国东部地区无论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和经济总量的扩张 ,还是工业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方面都远远高于西部地区。第一 ,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较快 (见表 )。东西部国内…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主导的生态移民是一个典型的政府的计划干预过程,相应的移民安置规划与安置模式折射出政府视角的发展思路。以新疆塔里木河生态移民为例,从生态移民系统的运行角度看,生态移民活动的利益相关群体包括中央政府、移民个体、行业主管部门、迁出区和安置区的地方政府等。每个利益相关群体均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经济或者社会利益诉求。生态移民主要有生存发展权、社会福利权、公众参与权及财产补偿权等权益。生态移民补偿机制的缺陷,特别是对移民非经济成本补偿的缺失、对安置区资源的占用以及其他导致社会不公的因素,是生态移民过程中社会冲突的根源。政府需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准确定位、注重法制建设以及构建参与与申诉机制,缓解社会冲突和利益冲突,承担相应的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20.
高清 《社会科学家》2006,(Z1):91-9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部是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的重大战略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生态安全、民族地区的繁荣和边疆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法治环境就是投资环境,通过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