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2):253-254
<正>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发生后可以引起急性视网膜缺血,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1-2])。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目前最佳治疗方法为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3])。我科2014年3~12月对1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行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11只眼,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6.5岁。均为单眼发病,右眼7  相似文献   

2.
薛秋萍 《中原医刊》2005,32(4):F003-F00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致盲的眼科急病之一,但文献报道较少。现将近几年遇到的3例CRAO患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能引起瞬间失明,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危重症。因视网膜对血液循环障碍极其敏感,一旦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artery occlusion,CRAO)或分支动脉阻塞(branch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BRAO),视网膜因缺血、缺氧而水肿,视细胞迅速死亡,从而导致不同程度视力损失,甚至永久损害不能复明。所以争分夺秒抢救视功能,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眼科常见急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主要为栓子栓塞、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视网膜中央动脉周围炎,视网膜动脉外部压迫等[1].CRAO可引起眼底视网膜组织血供迅速减少,使视网膜功能遭受损害,发病后若不能及时就诊,预后差,致盲率高,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眼科急症,通常表现为突然、无痛的单眼视力下降,仅20%患者恢复功能性视力。与未干预的自然病程相比,传统治疗方式可能有害。CRAO被认为是一种轻型缺血性卒中,具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具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静脉溶栓治疗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治疗的标准方案而被指南推荐,早期溶栓治疗可改善CRAO视觉预后已在回顾性研究及荟萃分析中得到验证。但在真实世界,CRAO急性期诊疗中仍旧存在患者症状不能被及时识别、不能有效转运、未能与现今国内卒中中心硬件发展有效衔接、未能实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早期紧急识别与管控等问题依然存在。承借国内卒中中心建设的基础,眼科、急诊、神经科等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预期能够为急性CRAO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系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筛查、评估及制定卒中二级预防措施,改善CRAO患者视觉预后及降低远期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基底动脉闭塞是危及生命的严重脑血管事件,引起脑干梗死可迅速致死或致残,预后与颈内动脉系统闭塞性脑卒中相比较更差。传统的抗血小板,抗凝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病死率高,幸存者多数致残甚至植物状态。目前认为在基底动脉系统闭塞后早期或超早期采用动脉溶栓等治疗方法,可使闭塞的基底动脉再通,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使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 261m)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血管内溶栓治疗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5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经CTA造影证实髂-股动脉长段(>10cm)狭窄闭塞,腘动脉以远及分支广泛闭塞,无良好流出道。置入溶栓导管,应用团注或渐进性脉冲溶栓的方法,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17例慢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留置溶栓导管后用微量动脉泵继续溶栓(1~3)天,并且进行了(PTA)治疗。8例急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继续给予扩血管、抗凝、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本组25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症,除4例无效外,其余病例经溶栓和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4.0%(21/25)。结论:综合应用灌注溶栓、导管取栓、导管机械性扩张、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是治疗急慢性长段动脉闭塞症,尤其是急性动脉闭塞症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与并存的脑血管、颅外血管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仍不清楚;脑中风或第二眼被犯的危险性亦未阐明。为了确定后来发生的脑血管意外或第二眼CRAO的病发数以及确切引起CRAO的颈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病的病发数,或可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发病时视力急剧下降,如不及时救治,将导致永久性失明.2006年6月-2009年12月共收治CRAO 13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中央血管属于终末血管,一旦阻塞后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视网膜功能障碍,视力严重受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严重的致盲疾患,其特点是起病急,视力损害严重,很难得到及时抢救,常致失明。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眼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美国百胜400AU全身多普勒血流图诊断仪,检测CRAO患者12例,13只眼,与本院正常人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为正常对照.部分病例眼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同期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动脉、静脉充盈时间进行比较,并对部分急性期患者治疗期间行多次检测.结果:CRAO患者急性期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参数值下降,多普勒频谱波幅明显降低,部分取不到多普勒频谱.眼血流参数值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动脉、静脉充盈时间成反比.随着治疗临床症状好转,眼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上升.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作为CRAO的诊断依据,并可用于临床治疗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使用动脉内溶栓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距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24h,采取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结果颈内动脉闭塞15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25例,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22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8支。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21例。闭塞血管再通者,颈内动脉8例;大脑中动脉16例;大脑中动脉分支14例;椎基底动脉5例。5例患者因明显血管狭窄,治疗后予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占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55例,溶栓后脑出血患者3例。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e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对视力的危害极大,特别是其主干阻塞,预后往往不良。近3年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了26例CRAO,部分患者恢复较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1治疗对象CRvO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均为单眼患病。年龄33一84岁,平均6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动脉内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1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距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24h,采取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结果颈内动脉闭塞22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38例,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33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12例。闭塞血管再通者,颈内动脉12例;大脑中动脉24例;大脑中动脉分支21例,椎基底动脉8例。临床症状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83例,溶栓后脑出血患者5例。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为一眼科急症,需进行紧急抢救以挽救患者的视功能,而要使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血管血流恢复正常,视网膜视神经细胞功能不丧失,有效的药物溶栓至关重要。笔者应用瑞通立(rPA)溶栓,成功抢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现将治疗方案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对下肢动脉闭塞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茂  王世伟 《当代医学》2009,15(29):527-528
目的评价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对下肢动脉闭塞疗效与畅通率。方法经CT造影证实髂股动脉长段(&gt;10cm)狭窄闭塞,腘动脉以远及分支广泛闭塞,无良好流出道。患者共45例52条肢体(Fontaine分期均为III~IV),其中男28例,女性17例;年龄49~84岁,平均68.5±15.5。所有患者都成功开通闭塞的股髂动脉并植入支架无截肢,无死亡,其中27条肢体同时行动脉置管溶栓术。分为支架植入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组27条肢体和单纯支架植入对照组25条肢体,于术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ABI的变化及垃圾脚发生率。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恢复搏动比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提高24.29%。垃圾脚发生率降低75%,踝/肱指数比对照组平均提高0.30±0.07。足背或胫后动脉恢复搏动率提高25.85%。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lt;0.05)。其短、中期通畅率令人满意,但长期通畅率仍需继续随访观察。结论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是治疗下肢髂股动脉长段狭窄闭塞,无良好流出道的动脉闭塞疾病的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畅通率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使用动脉内溶栓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距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24h,采取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15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25例,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22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8支.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21例.闭塞血管再通者,颈内动脉8例;大脑中动脉16例;大脑中动脉分支14例;椎基底动脉5例.5例患者因明显血管狭窄,治疗后予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55例,溶栓后脑出血患者3例.结论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顺行或逆行穿刺插管,先行患肢动脉造影,然后应用渐进性脉冲—喷射法或保留导管持续72 h注射小剂量尿激酶法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结果:38例总的介入治疗成功率100%。20例采用渐进性脉冲—喷射法溶栓成功。14例采用保留导管持续72 h注射小剂量尿激酶法溶栓成功。4例采用PTA成形治疗成功。结论:采用不同的介入方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溶栓治疗是急慢性动脉闭塞的首选方法,是PTA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红伟 《当代医学》2010,16(31):69-70
目的探讨经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联合药物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2例患者经超选择性眼动脉插管,用尿激酶20万~50万U直接灌注溶栓治疗,术后联合扩血管药及溶拴药物继续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11例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患者视力没有变化,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介入溶栓联合药物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使大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26岁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爱 《医学综述》2008,14(18):2880-2880
视网膜是完成视功能的重要组织,其血液供应来自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被阻塞可造成网膜营养中断、血流淤滞,迅速引起缺氧,导致网膜功能障碍。因此,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病,发病急,愈后差。我科收治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经积极治疗20d后,视力恢复到4.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