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染厂的生产计划管理工作与染色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毛坯布的管理、调度、配缸及排缸等工作进行分析,以及不同类型、规格的染色机对染色的缸差(管差)等染色质量的影响,提出预防缸差等染色疵病的具体方法,重点对生产计划调度、配缸及排缸等工作的要点、要求和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联缸筒子纱染色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纱线染色因同一品种单色批量变化较大而带来的缸差问题,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来说无疑是一条快捷途径。文中介绍了联缸的主要结构形式和特点,阐述了联缸筒子纱染色在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提高毛线的染色质量,减少缸差防止条花,提高 色牢度已摆在后整理质量控制的首要地位,而微机控制染色是确保染色质量稳定的强有力措施。 本文主要介绍我们研制的MRCC-Ⅰ型微机二阶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和微机在 生产实践中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棉纤维的染色是色纺纱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对于采用标准色棉生产的企业,颜色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文中主要从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分析影响棉纤维染色颜色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染色碱用量、盐用量、浴比等条件对棉纤维染色色光的影响,建立标准色棉染色缸差的防控方法,并进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增加元明粉、碱的用量有利于提高棉纤维染色深度,且染色深度提升程度因染料而异,尤其是对盐敏感的染料影响最大;防控染色缸差,应以碱的投入量为准;浴比的变化与染色的深浅程度呈负相关,生产中应严格控制浴比差异,生产标准色棉的浴比偏差应该控制在±5.00%。  相似文献   

5.
目前印染厂采用的前处理工艺大多是在传统的氧漂工艺基础上,通过加入高效精练剂等使半成品获得较为满意的毛效和白度.虽然这些工艺可行,但因使用的助剂品种较多,其中双氧水自身的稳定性也较低,一旦在工艺控制、加料操作等方面控制不当,极易造成半成品质量不稳定(即缸差),并最终造成染色后成品的色泽、深度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如何提高染色质量,减少缸差防止条花,提高色牢度已摆在后整理质量控制的首要位置,而微机控制染色是确保染色质量稳定的强有力措施,本文主要围绕YKS-П温控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工艺参数,性能,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解决办法,质量跟踪对比个方面,阐述微机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棉散纤维活性染料染色的内外差和色花疵病问题,文中从原棉和装缸质量、染化料选用、设备、染色工艺、操作和现场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疵病产生原因,并阐述了有效减少疵病的途径和相应措施。举例优化了棉散纤维前处理及染色工艺的流程、处方及条件,并指出了工艺控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针对棉散纤维活性染料染色的内外差和色花疵病问题,文中从原棉和装缸质量、染化料选用、设备、染色工艺、操作和现场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疵病产生原因,并阐述了有效减少疵病的途径和相应措施。举例优化了棉散纤维前处理及染色工艺的流程、处方及条件,并指出了工艺控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生产实践中染色的影响因素,如染料性能、水量控制、染色工艺和染色机行机条件等,制定合适的生产条件,以克服气流染色机染色的缸差、布面起毛、各项牢度差等缺点,做到低碳节能染色。经优化的工艺应用于大生产结果表明,可以做到成品缸差小、匀染性好、布面效果理想,以及各项色牢度均可以达到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0.
稳定(保护)剂对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团具有保护作用且可稳定染液的p H值,使活性染料初始固着速率减缓而染色均匀。文中在活性染料浅、中色染色中添加稳定剂,配制了4组染液对涤黏混纺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稳定剂对染色K/S值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剂可减缓活性染料初始固着速率且染色均匀,织物的色差值减少,活性染料的染色稳定性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可减少缸差,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