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前危机进行分析,可以科学地揭示出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所导致的相对生产过剩。这一论断为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具体来讲,中国需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兼顾公平与效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降低实体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培育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金融危机形成机理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广泛地探讨研究此次危机的根源和形成机理,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实体经济危机论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长期的生产过剩或利润率持续下降。资本主义金融化危机论主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金融化的危机。新自由主义危机论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实质是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体制危机,  相似文献   

3.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而且迅速蔓延至全球,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从本质上看,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导下的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严重脱离,成为危机的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资本主导的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资本对外扩张过程.新自由主义通过一系列政策为资本自由扩张创造条件,致使全球到处都陷入两极分化.欧美国家为应对两极分化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采取向中下阶层发债和实行高福利等措施,最终导致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当前西方国家发生的危机是一次典型的资本主义危机,其根源仍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的一次全面危机.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进一步深化的体现,从表面现象上看,这次危机是由美国的过度消费、举债消费、金融体制监管不力等引发的,但从深层次看,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从危机的根源上说,这次金融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完全自由的市场不可能实现经济的有序发展,必须要摒弃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和影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把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归为华尔街的贪婪,美联储监管缺位,金融衍生品的泛滥,透支消费的过度,新自由主义的盛行等等。这样的分析范式只是一种就现象论现象的直观解释模式,而掩藏于这些表象背后的本质根源并没能被科学地揭示出来。在马克思主义解释框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作。当代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以美国为主导,由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与居民过度消费和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相结合而产生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这种分析范式通过层层剥离各种表象的包裹,揭示出当代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和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此次经济危机成因的各种观点逐一进行了分析,避免片面化的方法是从资本主义体制整体来考虑,回到马克思分析商品经济的起点回顾经济的本质特征,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异化成为现代经济的普遍形式.现代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不以消费为目的的交换,虚拟资本标志着人类力量进一步异化的事实,危机预示着一个更加灰暗的将来.  相似文献   

8.
刘景龙 《理论界》2009,(5):52-53
本文以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为切入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的贪婪、政府的误导是造成危机的原因,同时认为凯恩斯主义是克服危机的短期工具和手段,提出了科技创新产业是造就经济繁荣的根本力量.  相似文献   

9.
希腊共产党网站主页(http://inter.kke.gr/)2012年10月1日刊载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阿莱卡·帕帕里加(Aleka Paparigha)在2012年10月1-2日于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共产主义会议上,针对经济危机情况下希腊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做的介绍性演讲。该党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相对过剩的危机,危机导致资本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加重。今天,资本主义之间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和矛盾日趋尖锐,希腊处于危机的中心。希腊共产党不能向资产阶级政党妥协,容忍他们对共产党和工人运动的同化,而是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揭露他们的阴谋,带领工人阶级和人民同资产阶级彻底决裂。希腊共产党要加强意识形态斗争、组织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准备,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决危机而斗争。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他们基于市场经济的经济现象,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后果。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都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消灭则意味着经济危机的消失。斯大林就曾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根源和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这个基本矛盾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对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兰州学刊》2010,(1):64-67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世界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分析多集中于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不力。不可否认,滥用金融衍生工具是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由资本逐利本性和实体经济部门低利润率共同耦合作用下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文章从分析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入手,说明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载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必然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只是实体经济矛盾释放的形式,应对危机必须从实体经济入手。  相似文献   

12.
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并没有能够使资本主义摆脱危机,相反,在经济危机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又凸显了新的道德危机。如果说在旧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危机是主要社会病的话,那么,在新资本主义时期,除了经济危机之外,道德危机正成为新的社会病。然而,无论是经济危机还是道德危机,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冲突。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道德危机的考察,可以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带来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不断加深,"两制关系"一改过去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状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空前紧密,相互影响空前深入,"两制关系"趋向更加微妙和复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态势下"两制关系"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必须做好相应的战略应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今时代两制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关系到全人类的安全与稳定,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广大理论工作者应超前思考,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学术研究、政策探讨和理论宣传的有机结合,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监管不力,而其深层的根源是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政府间政策博弈模型分析显示,在危机治理上,非合作博弈的结果不是最优的,唯有国际间的合作才是是次贷危机治理的最优途径.而在长期,为了从根源上杜绝类似危机再次爆发,只能谋求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和重构.  相似文献   

15.
张瑞业 《东岳论丛》2003,(3):110-113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深刻地影响了资本主义世界 :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兴奋剂 ;促进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扩展的催化剂 ;引发了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孕育、积累 ,成为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增长的发酵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助产婆。  相似文献   

16.
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摄性和核心性的主导逻辑,信用内植于商品交换和资本增值的“价值扩张体系之中”,并伴随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演变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两面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包括商品在内的一切生产都从属于资本逻辑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不会被限制在市场的界限之内,而是将市场的界限看作不过是必须克服的障碍。资本逻辑是经济危机的始源性致因,信用扩张是经济危机的集成性要因,对二者现代形态的辩证批判是廓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效棱镜,也是预防和化解经济危机通达更高发展未来的现实性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此次全球性经济衰退由美国"次贷"引发并最终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大多数主流经济学者仅从"监管缺失"的层面对危机进行解读。笔者认为,虽然此次危机的表现形式有其特殊性,资本主义体系内的"消费不足"已通过异化的形式体现为"过度消费",但危机的制度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劳动和资本二者的矛盾。新自由主义从制度设计上激化了资本和劳动二者的固有矛盾,导致资本强势条件下劳动和资本利益格局的失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用经济的高级化,现代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转型,即由原来突出地表现为周期性产业危机转变为周期性金融危机,这一转变对我们认识资本主叉经济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实现这一转型的依据、原因,以及转型后危机的发生机制、传导机制、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孙慧明 《北方论丛》2009,(2):112-115
福斯特认为,目前全球性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原罪",是目前经济体制无法克服的痼疾;技术进步无法解决环境问题;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对资本积累痴迷的资本主义制度;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生态革命.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必定导致金融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宣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失败的同时,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有鉴于此,除了必须确立我国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外,还必须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