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哲斌 《广东教育》2009,(12):36-38
一、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完成1—3题。 天才 刘万里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大班适龄幼儿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进入小学后能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过渡期,这也是幼儿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关注的问题。幼小衔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习惯的养成,还要实施个性化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做好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妈妈,我深知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因此,从儿子上小学后第一次作业开始,我就在思考,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我做了一些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大班适龄幼儿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进入小学后能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过渡期,这也是幼儿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关注的问题。幼小衔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习惯的养成,还要实施个性  相似文献   

5.
天才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定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也越来越多,造成在家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一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平时的行为习惯,甚至于家庭教育,都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的多。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也越来越多,造成在家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一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平时的行为习惯,甚至于家庭教育,都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的多。  相似文献   

8.
孩子成长期间,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不是老师不是朋友,是孩子的父母,正所谓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自己的家庭。对于学前阶段的学生,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的养成与父母的教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陈蓉 《中华家教》2011,(9):42-43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个一年级学生的妈妈,我深知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因此,从儿子上小学后第一次作业开始,我就在思考,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为此,我做了不少尝试,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1门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高艳 《中华家教》2012,(9):12-13
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很多孩子刚刚步入小学的大门,却表现出了逃避甚至厌恶上学的倾向。作为从事低年级班主任多年的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我发现那些不爱上学的孩子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自理能力不足小学和幼儿园是截然不同的环境。由于父母的溺爱。很多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不会做,在学校里往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物质的给予孩子只能享受一时,习惯的养成孩子却终身受影响。幼儿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除了学校、幼儿园的教育外,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那么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事入手,从我做起孩子一出生,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最  相似文献   

13.
子君 《人生十六七》2011,(02Z):10-10
不少父母希望孩子爱读书。但是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专家认为,可以先为四五岁的孩子做些阅读前期的准备。然后慢慢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4.
何有明 《学苑教育》2012,(22):18-18
学习习惯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成效,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家里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率先做到,帮助孩子养成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正>父母是孩子的启蒙且永远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在育儿教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收获。父母影响着子女,子女也同样影响着父母。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优秀是一种习惯积累的结果。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将会终生受益,自己感觉好,别人也喜欢。因而我从小锻炼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意培  相似文献   

16.
吕睿 《宁夏教育》2005,(4):69-69
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建立责任感的前提。责任感是一种自觉性,是大人不断地重复一些要求、命令、惩罚,孩子被灌输了一些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观念之后人为地形成的。“习惯开始于强迫”这话很有道理。要强迫孩子养成一些习惯,一开始从他的自理能力做起。规定孩子做的事,不能随便改变,要使孩子明白:这件事必须做,没有商量的余地。  相似文献   

17.
人生最重要的是养成好的习惯。人说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而重要习惯是小学一年级养成的。一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小学生这是人生的第一个转变,从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突然变成一个学校里要遵守纪律的小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要  相似文献   

18.
李辉 《甘肃教育》2014,(15):92-92
正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家庭教育同样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绚丽多彩。因此,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创造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环境环境影响人的品行。由于家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英语》2007,(10):8-8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表明了文化的价值观。在美国.孩子出生后常常被另置一室,不和父母同住。这样便能使父母单独相处,不受孩子的干扰:同时,也使孩子习惯拥有自己的房间,这被认为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需要把握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荣 《师道》2005,(1):49-50
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依赖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合力,缺一不可,这已成了人们的广泛共识,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孩子牙牙学语、对人生的观察思考、文明习惯和优良个性的养成、对社会和国家责任感的建立,父母无疑是第一老师。我认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把握的度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