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治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耐药率及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分为实验组(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75例和对照组(单纯复治肺结核)135例,比较2组患者的耐药情况,并将实验组患者按照不同血糖水平分为<7.1组12例、7.1~14.0组49例和>14.0组14例,比较不同血糖水平与耐药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患者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广泛耐药率及总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抗结核药物敏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7.1~14.0组患者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广泛耐药率及总耐药率均略高于<7.1组,耐单药率和抗结核药物敏感率均略低于<7.1组,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0组患者耐多药率和总耐药率均明显高于<7.1组,抗结核药物敏感率明显低于<7.1组,有显著差异(P<0.05);>14.0组患者耐多药率明显高于7.1~14.0组,多耐药率明显低于7.1~14.0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后耐药率明显升高,且血糖水平越高耐药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147例痰涂片标本抗酸菌检测阳性的肺结核复治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总耐药率31.3%,耐单药率17.0%,耐多药率14.3%;对1~4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7.0%、11.6%、2.0%和0.7%;其中单药耐药频率以耐H最高。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对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和管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耐药率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将210例复治肺结核病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75例和单纯肺结核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的耐药情况,并将合并糖尿病组患者按照血糖水平分为7.1 mmol/L亚组12例、7.1~14.0 mmol/L亚组49例和14.0 mmol/L亚组14例,比较各亚组耐药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广泛耐药率及总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敏感率明显低于单纯肺结核组(P0.05);血糖7.1~14.0mmol/L亚组患者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广泛耐药率及总耐药率均略高于7.1mmol/L亚组,耐单药率和抗结核药物敏感率均略低于7.1mmol/L亚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0亚组患者耐多药率和总耐药率均明显高于7.1mmol/L亚组航结核药物敏感率明显低于7.1mmol/L亚组(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14.0mmol/L亚组患者耐多药率明显高于7.1~14.0mmol/L亚组,多耐药率明显低于7.1~14.0mmol/L亚组,差异有显著(均P0.05)。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后耐药率明显升高,且血糖水平越高耐药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结核病耐药特征,为治疗耐药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结核病患者的标本采用BACT/ALERT 3D系统进行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改良罗氏(L-J)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对9种药物进行敏感试验。结果培养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96株,耐药54例(56.3%)。单耐药26例(27.1%),耐多药(MDR)为9例(9.4%)。对初治、复治患者比较,发现耐利福平、利福喷丁、异烟肼及MDR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市结核病耐药率、耐多药率高;复治肺结核治疗困难。制定耐药结核病化疗方案时应注意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喹喏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耐药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此类患者的早期发现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356例,其中初治耐药患者93例,复治耐药患者56例,初治敏感患者182例。对患者的耐药率、耐药种类、任一耐药率、耐药谱、耐药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35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41.9%,耐多药率达12.9%。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耐药肺结核患者中,以单耐药和多耐药患者为主,耐单药前三位为耐SM、INH和利福类,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11.8%,耐多药患者组合耐药谱以耐HRSEPto+二线注射剂为最多(38.1%)。与初治敏感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耐药肺结核患者体重下降者占多数(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的耐药率较高,以单耐药和多耐药为主,体重下降是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复治肺结核耐药性与用药史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用药史和耐药情况,为评价复治肺结核标准化疗方案适用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要求的整群抽样方法,在浙江省随机抽取30个监测县,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详细询问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用药史并填写临床资料调查表,对药敏结果和用药史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52.9%和29.7%,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H(38.1%)、R(34.8%)、S(29.7%)、E(13.5%);其中复治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最高,分别为77.3%和52.3%,首次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45.1%和23.2%;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随用药时间和种类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不同用药史的肺结核病例耐药率差异悬殊,现行标准复治化疗方案对部分患者可能无效,提示复治病人化疗方案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用药史和耐药情况,为评价复治肺结核标准化疗方案适用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要求的整群抽样方法,在浙江省随机抽取30个监测县,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详细询问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用药史并填写临床资料调查表,对药敏结果和用药史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52.9%和29.7%,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H(38.1%)、R(34.8%)、S(29.7%)、E(13.5%);其中复治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最高,分别为77.3%和52.3%,首次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45.1%和23.2%;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随用药时间和种类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不同用药史的肺结核病例耐药率差异悬殊,现行标准复治化疗方案对部分患者可能无效,提示复治病人化疗方案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为深圳市结核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WHO/IUALD)结核病耐药指南,将深圳市1999-2008年间所有新涂阳和新登记的复治涂阳的肺结核作为监测对象,对6702例成功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总耐药率37.8%,初始耐药率22.1%,获得性耐药率37.8%;耐多药率4.7%,初始和获得性耐多药率分别为3.8%和16.3%;初治和复治患者的耐单药率和单药耐药频率均以S和H为主,复治组R的耐单药率显著高于初治组;初治患者含耐R的病例共333例,其中耐HR211例,占60%;复治患者含R耐药的患者共99例,其中耐HR78例,占79%。结论深圳市耐药结核病的发生率较高,耐药现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对吡嗪酰胺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BACTEC MGIT-960系统法对218例涂阳肺结核进行吡嗪酰胺耐药性检测分析。 结果 218例涂阳肺结核中耐吡嗪酰胺39例,占17.9%。其中163例初治患者耐吡嗪酰胺23例,占14.1%,55例复治患者耐吡嗪酰胺16例,占29.1%; 91例耐多药(MDR)患者耐吡嗪酰胺36例,占39.6%,127例非MDR患者耐吡嗪酰胺3例,占2.4%。复治患者吡嗪酰胺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P<0.05),MDR患者吡嗪酰胺耐药率明显高于非MDR患者(P<0.01)。 结论 MDR肺结核耐吡嗪酰胺率较高,应重视对复治涂阳肺结核,尤其是MDR肺结核的吡嗪酰胺耐药性检测,以便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方案治疗MDR肺结核。  相似文献   

10.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肺结核病人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门诊病人中常住入口与外来入口(以下简称“不同人口”)肺结核病人耐药性的异同。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结核药耐药性测定。对不同人口肺结核耐药病例分初、复治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人口肺结核病人对常用抗结核药耐药率差别不大,复治病例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病例。两者的初治病例均以耐单药为主、复治病例以耐多药为主。外来人口男、女肺结核病人耐药率均高于常住人口,且外来人口耐药病例比常住人口更年青化。结论 常住人口及外来人口肺结核均处于高耐药状态,须加强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外来人口男、女复治肺结核病患者耐药率都比常住人口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惠州市肺结核患者耐药谱,了解其耐药程度及耐药趋势。方法选择本所结核科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 810例,其中初治者1 020例(初治组),复治者790例(复治组)。对所有患者的菌株进行11种体外药敏试验,包括:异烟肼(INH,H)、链霉素(SM,S)、利福平(RFP,R)、乙胺丁醇(EMB,E)、卡那霉素(KM)、丁胺卡那(AM)、卷曲霉素(CM)、左氧氟沙星(LOF)、氧氟沙星(OFX)、对氨基水杨酸(PAS)、丙硫异烟胺(TH1321),并分析患者耐药谱。结果 1 810例肺结核患者分离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为50.8%(920/1 020),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为20.3%(367/1 020)。初治组患者耐多药率〔7.2%(73/1 020)〕和7种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20.2%(206/1 020)〕均低于复治组〔31.1%(246/790)、20.4%(161/790)〕(P0.05)。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菌株对S、E的初始耐药率和获得耐药率较高,复敏率较低;对AM、CM、PAS、TH1321的初始耐药率和获得耐药率较低、复敏率较高;KM、LOF、OFX有较高的复治耐药率。结论惠州市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对耐药肺结核的防控。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对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和管理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建议耐多药治疗方案中推广使用AM、CM、PAS、TH1321。实时监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谱,获取更新更全面的药敏资料,有助于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广泛耐药肺结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噬菌体检测法(Pha B)快速检测老年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结核分支杆菌对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和链霉素(S)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 B法检测65例老年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老年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总耐药率为50.00%,单纯老年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为34.8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24);2组耐多药率和耐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P=0.02;χ~2=5.24,P=0.02)。老年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10 mmol/L组耐药率为69.23%,高于空腹血糖7.1 mmol/L组的22.2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3)。结论老年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耐多药率和耐S率高,尤其是血糖≥7.10 mmol/L者。Pha B法能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解门诊病人中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 (以下简称“不同人口”)肺结核病人耐药性的异同。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结核药耐药性测定。对不同人口肺结核耐药病例分初、复治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人口肺结核病人对常用抗结核药耐药率差别不大,复治病例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病例。两者的初治病例均以耐单药为主、复治病例以耐多药为主。外来人口男、女肺结核病人耐药率均高于常住人口,且外来人口耐药病例比常住人口更年青化。结论 常住人口及外来人口肺结核均处于高耐药状态,须加强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外来人口男、女复治肺结核病患者耐药率都比常住人口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住院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1996-2001年培养阳性的1385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中44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按年龄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耐药率以青年组最高.耐2药及以上者比例较耐1药比例高,青年组耐R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耐2药中,以耐HR占首位.总的耐多药率为49.5%,青年组高达73.9%.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的高耐药率应引起足够重视,需采取更多措施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方法对2012~2014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线和二线13种抗结核药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初治多于复治(2.6∶1),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及基础疾病发生率高;结核分枝杆菌对13种抗结核药全敏感者43例,不同程度耐药者49例,总耐药率、初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53.3%(49/92)、48.5%(32/66)和65.4%(17/26);总耐多药率、初治耐多药率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是12.0%(11/92)、4.5%(3/66)和30.8%(8/26);广泛耐药占耐多药的比率18.2%(2/11)。结论本地区年结核病疫情严峻,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规范化治疗,是防止误诊误治和减少耐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铜陵地区结核病耐药特征,为治疗耐药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结核病患者的标本采用 BACT/ALERT 3D 系统进行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改良罗氏(L-J)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对9种药物进行敏感试验.结果培养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96株,耐药54例(56.3%).单耐药 26例(27.1%),耐多药(MDR)为9例 (9.4%).对初治、复治患者比较,发现耐利福平、利福喷丁、异烟肼及MDR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我市结核病耐药率、耐多药率高;复治肺结核治疗困难.制定耐药结核病化疗方案时应注意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喹喏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结核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结核病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痰涂片阳性患者320例,采用比例法检测痰涂片阳性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同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结果 320例患者中,共检测到耐药患者56例,耐药率为17.50%,其中单耐药率8.13%,多耐药率2.50%,耐多药率6.88%;耐药患者复治、非规律治疗比例分别为62.50%和66.07%,明显高于非耐药患者(P均0.05);耐药与非耐药患者在性别、年龄、户籍、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治、非规律治疗是肺结核患者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OR=3.047和2.812,P均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较严重,复治以及非规律治疗是肺结核产生耐药的危险因素,故在结核病防控中应积极提高初治治愈率,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耐多药结核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44例结核感染复治患者的痰液标本,将44株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阳性结核菌株,复苏接种到罗氏培养基上,培养25 d。观察耐多药结核菌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4株耐多药结核菌对氨基水杨酸(PAS)耐药率最高(54.55%),其次为左旋氧氟沙星(LOF)36.36%和卷曲霉素(CPM)27.27%,对丁胺卡那(AMK)耐药率最低(9.09),显著低于其余3种药物(均P0.05);二联用药中,对CPM+PAS方案耐药率最高(27.27%),显著高于其他方案(P0.05),其次为CPM+LOF方案(18.18%),对CPM+LOF+PAS+AMK四联方案无耐药性(0.00%)。结论:耐多药结核杆菌对AMK、CPM敏感度较高,对于PAS、LOF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住院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1996—2001年培养阳性的1385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中44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按年龄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耐药率以青年组最高。耐2药及以上者比例较耐1药比例高,青年组耐R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耐2药中,以耐HR占首位。总的耐多药率为49.5%,青年组高达73.9%。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的高耐药率应引起足够重视,需采取更多措施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肺结核耐药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完善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深圳市2010年确诊登记的682例流动人口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初治595例,复治8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菌种鉴定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耐药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682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总耐药率为17.74%(121/682),其中初治耐药率15.29%(91/595),复治耐药率34.48%(30/87);耐多药率为5.87%(40/682),其中初治耐多药率4.20%(25/595),复治耐多药率17.24%(15/87);单耐药率为9.24%(63/682);多耐药率为2.64%(18/682)。4种药物的耐药率顺位依次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复治患者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χ2=19.1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623,95%CI=1.023~2.598,P<0.05)、复治患者(OR=3.648,95%CI=2.133~6.237,P<0.01)和有中断治疗史的患者(OR=2.847,95%CI=1.718~4.718,P<0.01)与耐药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深圳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总体耐药率和耐多药率相对较高,女性、复治化疗史和初治中断治疗是流动人口耐药肺结核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