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40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8例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6例 ,在采用西药护肝、降酶等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软坚糖浆 ;对照组 12例 ,单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ALT复常率为 84 6 1% ,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59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在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的确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卫生院治疗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纤维化指标以及临床病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总缓解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改善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纤维化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地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瘀软坚汤口服。2组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应用多普勒彩超检测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值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 L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G水平(P0.05);多普勒彩超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缩小肝门静脉、脾静脉内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及延缓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确为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肝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内服健肝汤,加用西药益肝灵、复合维生素B、肌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52例为治疗组,单用上述西药治疗38例为对照组,对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7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中药能改善或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骆洁恒  郑泽荣  林玲莉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054-1054,111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软肝消水颗粒,治疗8周;比较两组I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等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起效快,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肝炎后肝纤维化治疗的影响。方法28例肝炎后肝纤维化病人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10例肝炎后肝纤维化病人作为对照组(单纯西医组),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均能降低AST、ALT、GGT、TB、IB,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3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卞耀臣  徐纪文 《河南中医》2009,29(7):693-69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疏肝化瘀汤,在治疗前后进行B超、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对比其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检测全部肝功能指标以及部分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26例。结果:治愈25例,总有效率96%。提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康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9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肝康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和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疗效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的改善肝纤维化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并发症及药物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220例肝郁脾虚证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用吡喹酮、促肝细胞生长素、复方甘草酸胺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及B超情况。结果:治疗组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慢性肝炎后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鳖甲丹芍化瘀方辨证论治。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中医证候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彩超等方面指标。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组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都能降低肝脏瞬时弹性指标(Fibroscan)的值(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8.
梁芳  李长秦  李环 《山西中医》2009,25(11):31-31,33
目的:探讨肝康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9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肝康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和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并发症及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采用传统保肝、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组方治疗,疗程三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48例、无效10例;对照组分别为10例、45例、25例,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肝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