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竣工验收阶段寻租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寻租的成本-收益分析和政府官员寻租的理性分析,建立了竣工验收环节集体腐败的博弈模型。由博弈结果可知:腐败的收入大于被查处受罚的损失时,决策者才会实施腐败行为,而合伙人从合伙腐败中获得的“分红”大于被查处受到惩罚的损失,合伙人才会参与腐败。由监督寻租的博弈模型可知:监督机构实施监督的概率越大,寻租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惩罚力度足够大时,行为的预期收益会小于预期成本出现得不偿失,寻租的概率也会越小。由此可知: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的有力措施就是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惩罚机制,这些具有威慑力的机制会影响建设主体的行为选择。只要建筑市场拥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足够的惩罚机制,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建设主体的投机行为将会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代建制寻租腐败事件屡禁不止,为有效抑制代建制寻租腐败行为,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出发,使博弈方在收益感知和博弈决策的全过程中始终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根据前景理论构建收益感知矩阵和代建制寻租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合理解释了代建制模式下行为人的非理性行为,讨论了基于前景理论的代建制寻租监管策略,为完善代建制监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线拍卖中卖方实施托投标拍卖出现的欺诈行为,在考虑成本因素的条件下采用非合作博弈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托投标监管博弈模型,并定量分析监管部门与拍卖方之间互相依存下的决策以及混合纳什均衡问题。通过该模型对拍卖网站监管方和拍卖方决策行为的研究,得出网站监管部门对卖者托投标的最优罚款系数解析式。  相似文献   

4.
腐败与反腐:经济博弈分析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腐败看作官员的理性选择行为结果,建立了官员和政府之间的腐败与反腐败博弈模型。模型表明:反腐应以中层官员为重点;高薪养廉并非好政策;反腐政策重在增加腐败行为的成本和降低政府反腐的成本系数。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追求消费者剩余的增加而需求走私产品;走私人追求走私的巨大额外收益而产生走私行为;走私人与海关及其人员间存在博弈,稽查率和罚款率对走私产生重大影响;海关及其人员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委托 代理关系而产生寻租行为,推动了走私更加猖獗。针对走私的这些原因,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以有效反走私。同时,由于反走私必须付出成本,政府完全消除走私也并非最优选择,确定一个最优走私水平是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博弈论分析了电子政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相关问题作了合理的解释。建立的模型有地区的非合作博弈模型,网站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公众与政府上网博弈模型。指出了在非合作行为博弈模型中,政府应采取保障措施避免地区倾向于纳什均衡;政府也要有强有力的措施使各政府网站致力于互联互通,从而最终使电子政务顺利实施。并建立了博弈模型,讨论了电子政务中的政府与公众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公共建筑投资项目寻租行为的具体表现,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公共建筑投资项目中决策和实施两个阶段的寻租行为,论证了决策和实施阶段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寻租行为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下寻租行为产生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政府业主、代建企业、审计部门三方组成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最后文章通过对模型均衡解的分析,提出了遏制寻租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由于渐进式改革形成的工程计价方式“双轨制”及市场的不完善性和无序性,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环境。本文作者通过建立投资方、项目执行者、承包方三方之问的寻租博弈模型,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根据均衡解分析在不同条件下三方的最优策略,并提出了防止寻租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博弈理论,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中公司、会计事务所、政府三者间博弈行为的分析,建立三方博弈模型,研究了参与人的动机,认为惩治做假的措施有,提高做假成本、建立激励及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阐述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博弈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为招标方设计招标机制提供理论支撑,随后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寻租"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博弈模型分析。最终,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建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得出了各自的博弈均衡。提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追究惩罚的威胁必须是可置信的,才可以通过合理的激励约束与惩罚机制,来改善调控,提高被动方执行限购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村电子政务战略性缺失现象,分析农村电子政务的战略价值,提出基于价值认识的农村电子政务战略策略,指出执行是战略环节的关键,应与政务变革相结合,实现公众广泛参与,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4.
博弈论在土地挂牌出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土地挂牌出让市场发展还不成熟,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机制.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政府官员在经营性土地挂牌出让中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分析.在监察机关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时,对政府官员与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在监察机关与政府官员之间建立了监督博弈模型,并依此确定监察机关对政府官员的监管力度.得出结论:通过增大检察机关派出检查组检查的频率和概率,加大对腐败官员的惩处力度,可以有效的降低政府官员腐败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个晋升博弈模型,分析了行政官员晋升激励问题的内在原因,并讨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消除行贿受贿等权力寻租的体制因素是激励行政官员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假冒伪劣产品与真品共存于市场的信号传递博奕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了一个可解释某些市场上真品与假冒伪劣产品共存现象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信号传递模型。根据该模型,具有品牌价值的产品和垄断力量较强的产品易被假冒。该模型刻画了真品市场力量与被假冒可能性的正相关关系,提出增大对制假者的打击力度或努力加大查处制假者,这样有利于迫使制假者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文化PPP项目中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奖惩机制演化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文化PPP项目管理模式中,承包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选择利用不对称信息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转移项目利益,这将会损害政府建设单位的利益,影响公众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扰乱政府建设市场,因此建设单位需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来抑制承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政府建设单位应对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路径,分别建立惩罚机制和补偿机制2种状态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探究甲乙双方在惩罚机制和补偿机制下的演化均衡策略.结果表明,惩罚机制并未对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实质性的抑制效果,而补偿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可显著影响承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基于此,政府建设单位可充分利用补偿机制手段应对承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从产权制度角度对产生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借助于信息经济学的博弈论工具,以经济学为视角构建了煤矿安全生产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博弈模型,分析了产生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并且提出治理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即加大对发生安全事故的煤矿企业的惩处力度,并加大政府监管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业主和承包商的寻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建筑市场业主和承包商的寻租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与非对称信息下的静态和动态博弈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对业主与承包商、承包商与承包商之间的信息非对称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如何防止业主和承包商寻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