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章健 《通讯世界》2017,(16):10-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带动通讯技术的提升,为此,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被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为此,如何提升无线通讯的传输以及天线的接收效率是当前首要研究的一大课题.本文以我国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针对性的分析了信号的处理和传输、智能天线技术等多个方面,从而对提高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能给予帮助.  相似文献   

2.
MIMO无线传输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MO无线传输技术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它能在不增加带宽与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堪称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兴趣。回顾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概述天线分集技术与智能天线技术,剖析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传统单天线系统向多天线系统演进、智能天线向多天线系统演进、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MIMO系统中的分集与复用、MIMO无线信道建模、MIMO系统中的多天线设计等,为深入认识与进一步研究MIMO无线传输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传输性能,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能够极大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从而满足要求.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和传输可靠性需要研究MIMO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技术,文章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空时编码技术:空时格状编码和空时分组编码技术,同时指出MIMO系统在天线相关性、接收端复杂性、与单天线系统整合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青  张庆荣 《数字通信》2010,37(5):45-47
0引言 移动通信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未来移动通信必须采用频谱利用率高的抗衰落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性能,从而支持高速率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传输。在无线衰落信道中,利用多天线阵列的空时分组编码技术把编码、调制和空间分集结合起来,能很好地提高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MIMO(多输入多输出)的FDDLTE(频分双工长期演进技术)无线下行链路有两种成熟方案:传输分集和空间复用。传输分集方案能够提高移动通信的可靠性,空间复用方案能够提高移动通信的有效性。传输分集方案中,每根天线间的信号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空间复用方案中,每根天线的数据具有独立性而无相关性,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传输分集虽然能够提高信息传送的可靠性,但无法提高信息的有效传输率,  相似文献   

6.
未来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无线数据业务量的爆发性增长推动着研究人员发展新的颠覆性技术.作为5G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在基站使用远超激活终端数的天线,能增加一个数量级的频谱效率并大幅降低发射功率.首先介绍了大规模MIMO的系统模型和理论性能,其次分析和归纳了在信道测量与建模、信道信息获取、传输方法的研究成果,然后简述了实验和测试进展,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智能天线是提高无线传输性能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持续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无线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广泛的领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并且未来无线系统设计中会越来越多的采用智能天线技术.为此,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有关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其中主要的阵列处理算法原理,给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和FPGA/DSP等可重配置软硬件系统设计参考方案,通过一些设计实例分析了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途径,最后提出了有关这一技术领域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是由多个远端天线单元(RAU)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连接到基站组成的系统,其远端天线单元的选择方案将影响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该文在分析移动通信系统容量、信号传输可靠性和系统传输业务质量(QoS)保障的基础上,研究动态选择RAU的基本准则,探讨分布式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RAU的动态选择方法,并在蜂窝小区场景和曼哈顿场景中对一种面向系统容量优化的动态选择RAU方法的系统容量分布和RAU数量的选择结果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动态选择方法的系统具有较高的系统容量和平稳的小区容量分布。  相似文献   

9.
6G系统峰值数据传输速率需求为1Tbps,对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提出了巨大挑战。由此,超奈奎斯特传输作为一种高效的传输方式备受瞩目,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的情况下提升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从单载波传输到多载波传输,对超奈奎斯特传输的机理与波形、现有模型的干扰及相应的信号检测技术进行重点论述。对超奈奎斯特传输在载波恢复、同步、正交频分复用和多输入多输出方面的发展进行综述。最后,探讨超奈奎斯特传输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发向和潜在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侯晓赟  黄庭金  朱艳  范伟 《信号处理》2014,30(11):1263-1266
针对未来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无线物理层安全的传输策略。该策略基于发射天线的选择以及人工噪声,并采用Alamouti编码。它可以使发射机和接收机以较低的复杂度代价提高合法信道的分集增益,同时有效干扰窃听信道,使通信系统获得更高的安全容量。对系统安全容量、天线数量、以及信息信号与人工噪声之间的功率分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传输策略能够有效地增强物理层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智能天线技术的基本概念,对其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作了简单介绍,阐述了智能天线常用的算法和相应的准则。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能够分析到达天线阵的信号,优化地使用波束,减少干扰,提高频谱的利用率,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最后对智能天线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无线通信传播媒介的开放性,使得无线通信的安全问题无处不在,并且成为了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研究课题。而物理层安全技术是指在物理层利用无线信道的随机特性,通过调制编码等技术实现信息的保密传输目标,是未来实现无线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分支。随着物理层先进传输技术——多天线、多载波技术的广泛采用,为物理层安全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方案。针对多天线多载波技术推动的无线物理层安全研究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采用时域人造噪声提高安全速率的新方法,最后对未来无线物理层安全的若干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多天线技术的分布式和协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了该虚拟多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同点到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较,在天线传输信号能量相同的情况下,虚拟多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误比特概率(BER)更小;或者在同样误比特概率情况下,虚拟多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天线传输信号能量更低。这些特性能够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或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常波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7):61-63,66
无线信道是整个现代数字无线移动通信研究的基础,从电磁波传播方式、无线信道对传输信号的影响以及等效低通信道的时变冲激响应等几个方面对无线信道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信号通过无线信道传播时,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衰落,衰落对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实际中应设法消除。  相似文献   

15.
吴树兴 《中国新通信》2013,(24):108-109
基于光纤传输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它将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接入网络中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的计算和处理功能移至计算处理网络中,而信号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借助于光纤传输网络来进行。另外,还介绍了所提出的系统应考虑的工作流程、传输协议设计原则和关键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信世界》2011,(30):13-13
在国内,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至今,传输成为了制约网络建设的关键因素。"微波拉远"是将微波传输技术、射频放大技术和天线技术进行重新组合,通过微波传输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再通过射频放大完成信号的放大与覆盖。该技术改有线为无线,有效克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无线电和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尤肖虎  赵新胜 《电子学报》2004,32(F12):16-21
研究了分布式无线电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在分析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相关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未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将使用多人多出天线(MIMO)、多载波传输技术、光纤无线电技术、移动IP协议和2GHz以上的工作频点进行网络构架等需求,探讨一种新型的广义小区式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无线资源管理模型和切换算法,  相似文献   

18.
多入多出(MIMO)或多发多收天线(MTMRA)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该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陈宇  杨俊东 《电子测试》2020,(5):85-87,81
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四代的发展变革,在5G的大规模商用下,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凭借本身的特殊优点已经成为了5G的核心技术,MIMO具备着可在不用增加功耗的条件下提升无线系统性能的优点。它在应用多个天线时,传输的信号以信道分集的方式得到容量增益,凭借不同无线信道传输至接收天线。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基于USRP平台设计了MIMO系统。(2)提出了解决设备相位同步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移动通信中的多天线技术,尤其是LTE系统的MIMO传输模式进行分析,并对2/8天线性能对比研究,对未来部署2/8天线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