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小波去噪的深基坑变形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小波去噪原理,对基坑变形数据小波去噪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对于去噪中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规律研究有积极意义。利用最优小波去噪将原始监测数据分为趋势项序列和误差项序列,再利用BP神经网络对两序列加以预测,并与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硬阈值取值和10层小波分解时的去噪效果最好,且通过去噪分离了原始数据的长期性和游离性,增加了数据的可预测性;并且由后期预测结果可知,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要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大坝是复杂的变形系统,其变形表现为动态非线性,也存在混沌现象。为充分利用大坝变形监测位移时间序列,实现位移单变量情况下的准确预测,提出了一种小波和混沌神经网络预测新方法,首先对大坝位移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其次对分解后的平滑信号进行傅里叶函数拟合预测,再对细节信号进行软阈值去噪和混沌神经网络预测,最后将预测信号进行小波重构。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小波和混沌神经网络预测新方法、神经网络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在大坝位移变形预测中的精度。结果表明,小波和混沌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最高,可以应用于大坝变形预测。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去除地铁形变监测信号的噪声,提高形变监测精度,提出了一种以1/2噪声幅度为阈值的小波去噪算法,对地铁形变实时监测信号进行去噪。结果表明,与硬阈值法、软阈值法和可调参数阈值函数法相比,1/2阈值函数法去噪效果更好,平均SNR为24.627dB,与硬阈值法、软阈值法、可调参数阈值函数法相比分别提高了3.15%、3.12%、1.07%;平均RMSE为0.23mm,与硬阈值法、软阈值法、可调参数阈值函数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0.07%、6.47%、4.32%。采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SSA)预测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精度,平均MAE为0.24mm、RMSE为0.26mm,就RMSE值而言,较BP神经网络提高了16.45%。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去噪与BP神经网络的地铁沉降组合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预测地铁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采用小波去噪与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的方法,对不同小波去噪参数的去噪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最佳去噪模型,再对监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最后结合BP神经网络进行地铁沉降预测。未降噪处理的BP神经网络预测值、经小波降噪处理的BP神经网络预测值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小波降噪与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的精度最高,为地铁沉降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基于随机漂移粒子群(RDPSO)算法结构优化的三隐层BP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方法,利用RDPSO算法优化三隐层BP神经网络隐层节点数,构建三隐层RDPSO-BP水质预测模型,并与基于单隐层、双隐层节点优化的RDPSO-BP神经网络、基于网络权值阈值优化的RD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对比,以云南省五里冲水库总氮预测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利用实例60个月的总氮监测资料对此4种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显示,三隐层RDPSO-BP神经网络模型对总氮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6.98%,预测精度远高于其他3种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模型及方法可为相关水质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晓慎  吴海波  周海 《人民黄河》2012,34(6):16-17,20
将小波函数作为BP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的传递函数,提出了预测冰凌开河历时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等特点,克服了单一BP神经网络在预测中极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缺点,模型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其相对平均误差比单一BP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分别降低了2.24%和4.83%。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隧道变形预测精度,首先,探讨不同小波变换参数的去噪效果,并将隧道的变形数据分为趋势项和误差项;之后,对趋势项和误差项进行单项预测和组合预测,对比分析本文预测结果,研究本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sym8小波函数在采用软阈值选取方法、启发式阈值标准及8层小波分解时的去噪结果最优。采用剔除最大误差倒数法通过对趋势项及误差项进行组合预测可知,趋势项组合预测、误差项组合预测较其单项预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2.5~3.5倍、4.0~5.4倍,达到了提高预测精度的目的,且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稳定性。通过对本文预测模型的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预测思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预测结果满足大变形预测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可行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5个典型高维函数对一种新型群智能优化算法——花授粉算法(FPA)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针对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阈值参数难以确定的不足,利用FP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提出FPA-BP预报模型,以清水江水文站12月月平均流量预报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1FPA算法收敛精度优于PSO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2FPA-BP模型对实例2001—2005年月平均流量预报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2.38%(5次平均),预报精度优于PSO-BP、BP模型。利用FP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有效提高了BP神经网络的预报精度和泛化能力,且拓展了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阈值的优化方法,为相关预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WNN的灌区灌溉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9,(11):154-158
选取Daubechies(db6)小波系对陆浑灌区1970—2013年的降水量及作物需水量时间序列进行多时间尺度水平分解,以得到的1970—2003年的小波系数为输入数据、灌溉水量为输出数据,构建多尺度小波变换的小波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模拟,并利用单隐层BP、双隐层BP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分别进行了预测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的稳定性均高于其他3种模型,4种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排序为单隐层BP神经网络双隐层BP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多尺度小波变换的小波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参数,提高中长期径流预报精度,建立了基于FA-SVM的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该模型以样本中训练期均方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对支持向量机主要参数(惩罚系数C、核函数参数g和不敏感损失系数ε)进行了优化。以岷江上游的紫坪铺水库为例,运用小波去噪法对各月径流序列进行数据预处理后,利用FA-SVM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中长期径流预报。结果表明:(1)运用小波阈值法能够较好地滤除各月径流序列的系统噪声和测量噪声;(2) FA-SVM模型中长期径流预测效果较好,预报精度等级均在丙级以上;(3) FA-SVM模型的预报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港口湾大坝多期变形观测数据,采用Matlab语言、小波消噪及BP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和基于环境因素的大坝变形监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模型分别对大坝某点变形值进行预测。时间序列BP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学习速率快的特点;环境因素BP模型精度高,可有效反映变形因素,便于拟合预测复杂的测点变形,相对前一种模型能更好地揭示大坝变形规律。两种建模方法先应用小波分析对原始观测数据消噪,训练过程中采用附加动量法等改进BP算法,大大提高了BP神经网络的计算效率,克服了其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在河道流量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BP神经网络学习收敛速度慢、参数选择困难、易陷入局部极值等缺点,提出小波神经网络河道流量水位预测模型,以盘龙河天保站流量水位预测为例进行分析。采用循环算法确定最佳BP神经网络结构,并在相同网络结构及期望误差等条件下,运用GA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构建传统BP、GA-BP神经网络河道流量水位预测模型作为对比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结合了神经网络与小波分解在函数逼近上的优点,其预测精度高于传统BP和GA-BP网络模型,表明小波神经网络用于河道流量水位预测是合理可行和有效的,可为水文预测预报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且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计算简便、逼近能力强、收敛速度快,能有效避免局部极值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8个高维复杂函数对一种新型仿生群体智能算法——狼群算法(WPA)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对比。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值及初始权阈值参数难以确定的不足,利用WP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参数,提出WPA-BP径流预测模型,以云南省龙潭站枯水期月径流预测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并与PSO-BP及BP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WPA算法收敛精度远远优于PSO算法,具有较好的计算鲁棒性和全局寻优能力;2WPA-BP模型预测精度优于PSO-BP及BP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利用WP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可有效提高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滑坡变形的高精度预测,进而达到滑坡稳定性判断的目的,首先采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及GM(1,1)模型对滑坡变形进行传统的单项预测,且为提高单项预测精度,再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及半参数法对各单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其次基于多种组合指标,采用累加法和累乘法确定综合组合权值,实现对滑坡变形的组合优化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结果的精度及稳定性均高于单项预测,而在综合权值的确定过程中,累乘法要优于累加法,且最优组合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81%和0.6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稳定性,验证了预测思路对滑坡变形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去噪问题,基于LMD分解噪声的特征,并融合自适应寻优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新小波阈值函数去噪方法。通过仿真信号和实测工程信号验证,比较EMD滤波、Harr小波、LMD滤波和LMD-新小波阈值函数4种算法的信号去噪效果,并采用3种评价因子对各种算法的去噪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LMD-新小波阈值函数方法能够基于白噪声分解特征,充分发掘数据本身所蕴含的物理机制和物理规律,融合新阈值函数,相比于其他传统方法在信号去噪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小波变换在降雨时间序列数据的去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可有效提高降雨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性。为确定降雨时间序列小波去噪过程中小波基函数、分解尺度以及阈值估计方法的选择,实现最优去噪,以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2008~2018年的日降雨时间序列为基础数据,以中国5个不同气候类型的省份为研究区域,基于复合指标T对57种小波基函数的去噪效果进行评价,并评价去噪过程中可能的分解尺度和常用阈值估计方法。结果表明:7~10阶的Daubechies小波是去噪效果最好的小波基函数组,最小T值在0.326 4~0.422 8之间,Symlets小波族的去噪效果最差;最优的分解尺度为3级,最小T值范围为0.184 4~0.252 6;混合阈值和Steins无偏风险估计阈值的去噪效果最好,最小T值在0.377 3~0.435 9之间。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境内降雨时间序列和其他水文气象时间序列的去噪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需水预测模型中需水量影响因子多、影响因子之间普遍存在多重共线问题,以及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由主成分分析、遗传算法及BP神经网络三者相结合的改进预测模型。以泰州市为实例,建立以主成分分析筛选需水量主要影响因子,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的需水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做对比。结果表明:改进预测模型对泰州市2003-2014年需水量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564%,最大相对误差为1.681%,精度优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改进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泰州市需水量吻合良好且训练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可作为需水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轮机组振动信号在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噪声,要进一步处理信号必须进行去噪处理.小波去噪过程中小波和分解层数对去噪效果有很大影响,通常都按经验选取.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具体水轮机组振动信号去噪时选择最优小波基和分解层数的方法.最终确定采用Db4小波分解5层对某机组上机架振动信号进行去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析得到最终去除的噪声为白噪声.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需水预测模型中需水量影响因子多、影响因子之间普遍存在多重共线问题,以及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由主成分分析、遗传算法及BP神经网络三者相结合的改进预测模型。以泰州市为实例,建立以主成分分析筛选需水量主要影响因子,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的需水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做对比。结果表明:改进预测模型对泰州市2003-2014年需水量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564%,最大相对误差为1.681%,精度优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改进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泰州市需水量吻合良好且训练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可作为需水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大坝服役性态小波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支持向量机与相空间重构、小波分析、粒子群算法等的组合应用,充分考虑大坝原型监测数据特征,开展了大坝变形性态预测模型研究。为提升模型的抗噪能性,首先利用小波分析工具对监测数据序列进行时频分解,对分解所得的高频子序列实施阈值去噪处理;进而在借助混沌相空间重构技术,计算各子序列延迟时间与嵌入维数的基础上,重构各子序列的相空间。依据去噪和重构后的变形子序列,建立大坝变形性态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考虑到支持向量机惩罚因子与核函数参数对模型预测精度影响显著的特点,引入粒子群算法,并通过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寻优,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工程实例分析表明,相空间重构的大坝变形性态小波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抗噪和泛化能力,且能够更好地辨识蕴含于大坝原型监测数据中的时频非线性特征,更利于大坝变形性态的精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