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白水 《小康》2005,(6):23-24
近期,随着国务院调控过热房地产的两个“国八条”和七部委出台的楼市新政等政策相继出台,以及长三角各个地方政府针对房地产的所谓组合拳似的调控措施出笼。长三角楼市好似“山雨欲来风满楼“。各种调控政策与措施出台不久,尤其是七部委楼市新政出台,长三角各地媒体出现了各个热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猛增,而新、老房成交量大幅下跌的报道,甚至有房价下跌3000元之说,长三角飚升的房地产似乎出现了少有的回落态势。房价果真能够因此而回调吗?就笔者观察目前长三角楼市出现的买卖双方的对峙状态,其实2004年4月到10月份也出现过。2004年3月,随着国…  相似文献   

2.
林丰 《时事报告》2011,(4):46-47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表示:租金的调控也是房价调控的一部分.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有责任来重视这项调控工作。政府不但调控房价,还将调控房租,这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因为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国内部分城市房屋租金呈现出大幅上涨的态势,让许多租房者都感到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3.
数字     
《小康》2008,(2):10-10
“紧缩政策下,出现拐点的不一定是房地产。” ——近一个月以来,房价增幅放缓的趋势引发了市场对中国房地产是否将进入盘整期的争论。对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出现拐点,屡有惊人之语的任志强意味深长地抛出了任氏拐点论。  相似文献   

4.
魏冷 《现代领导》2006,(4):17-17
200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中央政府厉行“房产新政”.大力整饬房地产市场。广大百姓期待房地产市场从“泡沫”走向“纯净”,房价从“虚高”回归“理性”。然而,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个别地方矗府官员却逆势而行,以“防止崩溃,保持稳定’’为由。力挺高位房价。一场多方参与的博弈由此展开,房地产市场暗流汹涌,扑朔迷离。前景难料。购房者的“春天”远未到来。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11,(12):4-4
《人民日报》王炜撰文指出:房价调控又到了关键节点上。调控的长远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但与此相关的土地招拍挂、房产税、房地产信息系统等制度改革还刚刚起步,不少还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6.
吴红缨 《现代领导》2010,(11):11-11
“在上海。房价太高是不争的事实。在房地产领域过度的投资、保值和投机,严重扭曲了房地产基本的居住功能,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上海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是清晰的,方向是要还房地产以居住为基本功能的本来面目.维护广大以居住消费为主的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近期有媒体报道,深圳市今年一至五月的房地产税收已达近50亿元,全年预计将超过100亿元。而在房价涨幅同样可观的北京,今年一季度已完成房地产税收65.4亿元,比去年同期猛增13亿多元……种种迹象表明,2005年以来以“控制房价”名义出台的多项税收政策,伴随着房价一路猛涨的走势,如今已在税收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了房价平稳的重要性。同是欧洲国家.英国、西班牙等国的房价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有较大幅度上涨,危机后这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随着美国急剧下滑。相比之下,被赞为“房价十年不涨”的德国,则继续保持着平稳的态势(3月19日《报刊文摘》)。其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9.
刘平 《今日广西》2008,(7):48-49
年初央行定下了货币从紧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基调后,部分银行收紧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房贷者揣测央行的放贷闸口是不是又要收紧了?新一轮房价下跌论在楼市迅速散播。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大多数城市房价止涨回稳,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下调。由于房地产相关产业众多,与银行信贷、地方融资平台也有密切的关系,房价下跌开始引发社会和媒体关注,甚至认为房价即将崩盘并引发一系列系统风险,同时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的言论也不时出现。我们认为,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12,(4):47-4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提法意味着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正从最初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转向“房价合理回归”,也就是说,“降价”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明确。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新华网看到文章《房价离“理性回归”有多远?》,文章的内容其实平淡无奇,倒是标题取得醒目悦人,虽然“理性回归”是四个很平常的字,但正好体现当前调控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尴尬局面的根结所在。  相似文献   

13.
李仲飞  肖仁华 《求索》2013,(12):16-18,122
运用合作博弈方法对房地产利益集团形成稳定联盟进行简单刻画,构建一个房地产利益集团与中央政府双方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为“房价正向过大偏离合理值随后中央政府过度调控”,与现实高度吻合。同时用纳什讨价还价方法找到合作解,通过比较分析和效率评价.深刻揭示了双方非合作必然导致缺乏帕累托效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今春以来部分城市房价的非正常上涨,引起社会各界要求对房地产市场宏观“再调控”的呼声越来越高。房市“再调控”会剑指何方,是公众关心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5.
<正>强行控制房价,而不去管市场上的要素扭曲,只是治标之策,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今年以来,房价下跌的消息不断,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下跌风险更为显著。这种背景下,取消限购的声音渐起。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框架是2010年初形成的。以"国十一条"、"新国十条"为基础的调控政策,直接面对经济微观主体,限  相似文献   

16.
漫话廊     
地价、房价在金融危机的虚掩下仅仅蛰伏了一年.就立马反弹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一夜回到调整前,疯狂“地王”频现。面对这样的现象.某地产大亨语出惊人:“真正拉动中国经济走出此轮低谷的是消费和房地产.而不是4万亿投资。”  相似文献   

17.
(A)房价远没回到合理价位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14日上午答记者问时说,我最近出于一种责任感,把从2003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认真地同顾了一下。其实我们在2003年已经提出了6条调控措施,2005年又制定了国八条,2006年又制定了国六条。但是,为什么调控不见成效?群众也在责怪我们,说房价越调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我听到...  相似文献   

18.
<正>2006年3、4月份对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是个具有标本意义的特殊时段。一年前,国家接连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楼市逐渐降温;一年后,北京、广州、深圳的房价一路走高,就连上海房地产市场近来也呈现出种种“抬头”的迹象。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年前出台的“国八条”的核心思想(或目标)是稳定房价,从一年后的结果看,该初衷基本上落空。而有关决策部门也开始承认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不仅是给2012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定基调,也是2012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与任务。如果这个目标不达到,房地产宏观调控就不会停止。当前房价过高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10,(3):72-76
据新华社4月底报道.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后。曾经高歌猛进的房价涨幅开始趋缓。“量缩价滞”成为楼市的“标准样式”。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高位调整期。市场观望气氛渐渐浓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