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彭建华 《教师》2010,(25):76-7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侯新虎 《成才之路》2011,(26):89-I0018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多动手,勤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课堂让位于学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应更新教育观念,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主动观察、思考、表述、动手、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号角正在吹响,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2009年开始,河北省实施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新课标下如何实施数学教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强调要从片面的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注重学  相似文献   

11.
柴晓丽 《家教世界》2013,(10):239-240
物理课程理论知识强,学生学习难度比较大,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上相较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更加全面,不仅关注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知识的获得结果,更加关注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实践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切实改进高中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2.
陈颖真 《考试周刊》2015,(18):64-65
<正>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是数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数学之花长盛不衰,常开常新的奥秘。数学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数学学科更实用也更人性化。所以时代要求教师有一个转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师授学生于  相似文献   

13.
蔡方芳 《教学月刊》2009,(10):49-51
所谓教材处理,就是依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课时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的过程。新课标要求科学教学要成为科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让探究性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种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过程学习的一个有利载体。那么如何有效地处理教材,才能让教材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有力武器呢?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数学课的教学改革,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一、现状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转向全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内容上创设情景,为学生寻找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供机会,要把课堂作为讨论的学习园地,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探索,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在学习《世界是运动的》这一节时,让学生上来表演运动和静止,教师在学生观察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生活的实例进行交流和畅谈.教师只充当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转向全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内容上创设情景,为学生寻找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供机会,要把课堂作为讨论的学习园地,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探  相似文献   

18.
付颖 《中国教师》2012,(9):33-35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要求数学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来,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的发展,尝试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完成。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并想方设法使学生成为自觉学习的主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