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进一步掌握疫情动态,科学预测发展趋势,正确评价防治效果,有效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布病的发生和流行,按照"全国布病监测点工作试行方案"的要求,在赤峰市设立了全国监测点.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1999~2001年将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克旗)定为固定监测旗(县),其它11个旗(县、区)为非固定监测旗(县、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人、畜间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赤峰市布鲁氏杆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防治工作 ,按照自治区布病防制“九五”规划 ,认真贯彻“畜间免疫、检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以翁牛特旗作为全国固定监测旗 (县 ) ,其它旗(县、区 )为非固定监测点 ,在全市范围内人、畜间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现总结分析如下。1 监测方法1 .1 人间监测首先对 7~ 60岁不同性别、职业人群进行调查 ,对有疑似症状和有密切接触史的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 ,用平板凝集反应初筛后 ,做试管凝集反应。所用抗原由内蒙古地研所提供。1 .2 畜间监测血检未经免疫的成母畜、公畜及免疫后 1 8个月的成…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布鲁氏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监测工作 ,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 ,按照国家“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的要求 ,认真执行“以检疫、淘汰病畜为主、免疫健康畜、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以克什克腾旗为国家级固定监测点 ,其它旗(县、区 )为非固定监测点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人、畜间布病监测工作 ,现总结分析如下。1 监测方法1 .1人间监测 首先对 7~ 60岁不同性别、职业人群进行调查 ,对有疑似症状和密切接触史的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 ,用平析凝集反应初筛后 ,做试管凝集反应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郑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制定布氏菌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评价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和《河南省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我市继续对巩义市全国布鲁氏菌病固定监测点以及全市其他11个县(市)、区作为非固定监测区进行监测;对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试管凝集试验(AST)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固定监测市对重点人群调查1692人,血清学试验(AST)509人,阳性39人,阳性率为7.66%;非固定监测县(市)、区对重点人群血清学试验(AST)1091人,阳性28人,阳性率为2.57%.全市新发急性期现症病人106例,发病率为1.540/10万.新发病人绝对数较去年同期上升55.88%.结论 郑州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且有向城镇蔓延的趋势,根据流行特征,加大布病防治力度,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爆发.  相似文献   

5.
<正>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东西南与辽宁省、河北省相邻,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辖三区、七旗、二县,赤峰市早在1935年林西县种羊场就有布病发生的报导,于1956年成立布病防治专业队伍,畜牧、卫生两个部门密切配合,采取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通过四十多年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市范围内控制了布病的流行。于1987年经自治区考核,认定赤峰市布病防治工作已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到目前为止9个疫区旗(县、区)已有7个通过自治区考核,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稳定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州市二00二年人间布病血清学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渤 《医学动物防制》2003,19(8):484-485
布鲁氏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该病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我们通州市是全国十五个布病监测点之一 ,自 1 990年起 ,每年我站都按全国统一的监测方案对全市重点人群进行布病抗原的血清学检测 ,现将我市 2 0 0 2年人间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固定监测乡和非固定监测乡 ,固定监测乡即每年都进行监测的乡镇 ,而非固定监测乡每年更换 ,本年度我们对通州市的三个固定监测乡及十八个非固定监测乡内的饲养员、皮毛加工人员、屠宰工、兽医等重点人群进行流行…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市二00三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点监测工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红 《医学动物防制》2003,19(12):746-747
石家庄平山县被定为全国布病监测点已经7年,今年9月份,我们按照全国《布鲁氏菌病防治监测标准》开展布病监测工作,监测情况如下:1 一般情况1.1 人口资料:平山县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部,辖23个乡、镇,总人口449350人。4个固定监测监测乡总人口为78706人,非固定监测乡苏家庄  相似文献   

8.
张小岚  马汉武  曹彬  张廷禄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2):1202-1203,1223
目的对深圳市2005-2006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进行监测,掌握布病疫情动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市监测点内7~60岁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2005-2006年在监测点内(均在宝安区公明监测点)共检出布病16例(其中新发感染10人),血清学监测阳性率为1.96%。2006年(3.2%)检查阳性率高于2005年(1.05%);两年血清学调查的815人中,配种员的感染率最高,为7.69%(1/13),其次为饲养员4.44%(15/338),其他职业未发现阳性;男性血清学阳性率为2.39%,女性阳性率为1.11%,性别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2=1.52,P=0.22);对血清学检测中试管凝集1:500以上者5人份血清样本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分离,未分离出布鲁氏菌。结论深圳市布病监测点内疫情有上升趋势,职业人群中以青壮年为主,布病牛是我市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及时发现、处理布病牛是控制布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卫生部门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进展监测方案》,开展了2009年医改进展监测工作,收集了101个旗县(区、市)数据。现将监测结果初步分析如下。1主要结果1.1组织领导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区有48.0%的旗县(区、市)党委政府成立医改领导小组,44.9%的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改办,38.80%的旗县(区、市)召开医改动员会。政府召开医改工作办公会的旗县(区、市)所占比例为42.9%,当地党委政府主  相似文献   

10.
<正> 石家庄平山县被定为全国布病监测点已经7年,今年9月份,我们按照全国《布鲁氏菌病防治监测标准》开展布病监测工作,监测情况如下:1 一般情况1.1 人口资料:平山县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部,辖23个乡、镇,总人口449350人。4个固定监测监测乡总人口为78706人,非固定监测乡苏家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提出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以来 ,我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监测系统 ,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为评价我市AFP监测情况 ,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现将1993~ 2 0 0 2年 10年监测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资料来自我市历年AFP病例报告个案调查表 ,随访表及监测报表。病例调查、采样均由市、旗两级防疫专业人员进行 ,方案按卫生部统一方案执行。2 结 果2 1 AFP报告情况1993~ 2 0 0 2年共报告AFP病例 4 1例 ,15岁以下的儿童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1 39/10万 (见表1)。2 2 地区分布各旗区AFP监测…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掌握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2002年的疫情。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对2002年全国21个疫情监测点的疫情进行监测,其中重度和轻度流行区各3个,中度流行区14个。结果:(1)人群血吸虫病粪检阳性率最低为0.6%(江苏丹徒),最高17.72%(江西南昌),年龄和职业是影响感染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感染2例,新发现晚期血吸虫病1例;(2)各点耕牛感染率普遍较高,地区间差异较大(O--58.33%);(3)各监测点2002年均发现活螺,其中8个点的活螺框率超过40%,除上海金山、湖北蔡甸和四川丹棱外均发现感染性钉螺,其中湖南君山首次在垸内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2002年全国监测点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存在疫情反复的因素.须进一步加强对各个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6年青海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掌握人间布病的地区、人群、职业分布情况。方法在青海省选择6个县开展人间布病调查,着重调查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密切的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布病抗体检测,根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诊断。结果血清检测1 430人,感染10人,感染率为0. 70%,患病5人,患病率为0. 35%,确诊新发病例2例,发病率为0. 952/万。感染率和患病率职业分布以牧民为主,占100. 00%;民族分布以藏族为主,占100. 00%;河南县感染率和患病率均最高,均为1. 46%; 30~39岁年龄组感染率和患病率均最高,分别为1. 20%和0. 72%。结论青海省人间布病疫情仍然活跃,应加强对牧民的健康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提高重点人群的自我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赤峰市属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设3个市辖区: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辖7个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另辖林西县、宁城县2个县。1赤峰市鼠疫历史赤峰市有12个旗(县、区),其中11个为历史鼠疫旗(县、  相似文献   

15.
2003年,赤峰市12个旗(县、区)全部启动实施国际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于2006年通过了国家组织的中期阶段性评估。为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现将该项目四年实施情况及效果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3~2006年赤峰市及12个旗(县、区)项目管理初诊  相似文献   

16.
孙卫祖  韦小民 《河北医学》2014,(10):1749-1750
为加强鼠疫监测工作,更好的掌握本地区动物间疫情流行动态,为我县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监测方案》和《河北省鼠防工作要点》要求,在我县设立1个固定监测点和2个流动监测点,每年4至7月开展鼠疫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索我市布病流行规律,为卫生行政采取防控措施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选择4个固定监测乡和1个非固定监测乡进行人间布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调查5个乡(镇)的10个自然村,流行病学调查1 339人,血清学检测189份,血检凝集试验阳性率7.94%,感染率1.12%。结论被监测乡村布病感染病较高,针对重点人群,及时做好预防布病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防范能力,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宁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常规疫情监测和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宁市2011年常规疫情监测布病发现1例患病,发病率低;监测点监测211人,阳性5人,阳性率2.36%。男性感染1人,女性感染4人,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感染年龄30岁以上为主,职业以饲养、管理及后勤人员为主。结论 2011年南宁市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低;监测点阳性率较高,应加强传染源管理,继续加强人间布病监测,对重点人群及时开展布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李国军  石杲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0):722-724
在2003年中华大地突发“SARS”,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我们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鼠疫监测,把鼠疫列为仅次于“SARS”管理范畴。为了全面贯彻赤峰市鼠疫防治“十五”规划,切实推动赤峰市鼠疫监测工作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市鼠疫监测的技术水平,确保我市震灾之后无大疫,力争不发生人间鼠疫目标的实现,根据赤峰市鼠疫监测计划,鼠疫监测工作仍以固定和流动监测点相结合,以血清学为突破口,以阿鲁科尔沁旗、敖汉旗、  相似文献   

20.
为查明赤峰市地方性氟中毒(下简称地氟病)病区范围和危害程度,揭示地氟病区类型、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探讨预防对策及监测标准,我们自1980年至1983年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现将主要数据及结论摘要如下:1.病区范围和危害程度全市12个县(旗、区)均为病区。病区居民118.54万人,有现患420 654人,患病率为36.14%,其中氟斑牙340 654人,患病率为28.74%,氟骨病87716人,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