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朝新 《治淮》1999,(1):45-45
农业灌溉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80%以上,如果全国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每年可节水约110亿立方米,相当于中线南水北调工程每年的引水量。如果全国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提高1.5%,节省的水量就可以解决当前工业和生活的缺水问题。目前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只达到40%,可见发展农业节  相似文献   

2.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是灌溉管理工作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各灌区仍然存在着灌溉水利用率低的问题,一般仅0.5左右,灌溉水损失的原因较多,据各地实测,渠道渗漏损失约占灌溉水总损失的80%;其它因管理不善、灌水技术不良造成的田间损失,以及泄水、决口跑水等约占18%;蒸发损失约占2%。灌溉水的损失数量往往很大,如宝鸡峡灌区年灌溉用水7亿立方米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0.535,每年的水量损失达3.255亿立方米,其中干支渠损失水量2.45亿立方米,约占总损失水量的75%,斗渠以下(包括田间)损失0.805亿立方米。灌溉水的大量损失,不仅直接降低灌溉水利用系数,而且会减少可灌的面积,  相似文献   

3.
黄清河 《治淮》1999,(1):46
沛县地处江苏省最北部,东临微山湖,地势西高东低,系黄泛冲积平原,沙质土壤。全县耕地110万亩,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近年来粮食产量达6.25亿公斤,是一个农业较大县。全县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而且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现灌区水利用率土渠为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差距很大。若采取综合措施使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全县每年可节水1亿立方米。由此可见,节约用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  相似文献   

4.
关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帽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下世纪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我国灌溉面积约7.6亿亩,占总耕地的53%,生产的粮食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3。我国农业用水约4000多亿立方米(其中灌溉用水3500亿~3900亿立方米)。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30%~4O%,而发达国家可达70%~80%。作物水分生产率全国平均约每立方米0.8公斤,世界发达国家可达每立方米2公斤以上。 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仍按人均400公斤计,则需年产粮食6400亿公斤,若灌溉面积产出  相似文献   

5.
节水灌溉是缓解呼市农业用水紧张的重要途径呼和(呼市水利管理站)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年用水总量在8~9亿m乞之间,其中农业用水量占80%以上,主要用于农田灌溉。由于灌水技术落后,渠道渗漏损失大,水的利用率一般在40%左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  相似文献   

6.
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青岛市水利局结合水利工作的实际,确定主要做好节水灌溉、乡镇供水、水土保持、水库养殖等工作,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好。 青岛市水资源紧缺,为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全市多年水资源总量仅25亿m~3,每公顷耕地占有水资源5040m~3,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4%。为提高水的利用率,全市已发展各类节水灌溉面积23.5万hm~2,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81%。全市重点抓了即墨、平度、莱西、胶州、胶南5个国家级节水增产示范县和崂山、城阳2个市级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发展节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总耕地面积1229.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14.2万亩,保证灌溉面积371.02万亩,灌溉机电井26104眼,机电井灌溉面积292.74万亩,其中浅井灌溉面积196.35万亩。1992年全市粮豆总产量20.1亿kg,其中水浇地粮豆产量13亿kg。水浇地粮豆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市粮豆作物面积的32%,而产量却占粮食总产的64.68%。赤峰市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几年来,赤峰市的灌溉节水工作,主要抓了渠道防  相似文献   

8.
于春梅 《水利天地》2010,(12):38-39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灌溉事业蓬勃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截至目前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到3.67亿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2%。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的发展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扩大灌溉面积提供了水源,促  相似文献   

9.
杨卫忠 《中国水利》2000,(12):33-33
一、我国节水的重点在农业 从用水量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3%左右,约4000多亿t,是第一用水大户。而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3~0.4左右,与发达国家灌溉用水利用系数0.7~0.8相比,节水的潜力很大。我国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所节约的水量(约400亿t),可供目前我国工业生产水平(按万元工业产值耗水160t计)约2.5亿元工业产值耗用,或可供近10亿人口的生活用水。因此我国节水的重点在农业。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灌溉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水量供需平衡状况分析,估算出全省典型年水稻总净灌溉需水量为103.9亿m^3,旱作物为28.94亿m^3,总计132.84亿m^3,占地表可供水量的80.6%,由此得出结论,我省水的供需矛盾突出,节水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喷灌节水大有可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用水大户的农业,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8%,因此节水的关键是农业。由于我国农业灌水技术落后,不少地区仍在采用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方法,加之灌溉工程不配套,渠道输水渗漏损失严重,致使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3—0.4左右。如能采取喷灌等节水措施,把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10%,每年即可节水300多亿立方米,按一方水1.5斤粮计算,可增产450多亿斤粮食,潜力很大。喷灌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节水措施,近年来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它的好处在于: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可耕地面积约34亿ha,20世纪80年代已耕地面积约占60%,其中水浇地(即人工灌溉)面积只有6—7%。耕地面积的85%以上全靠雨水供应作物的需水,年均消耗1.1万km~3的降雨量;同期,0.26万km~3的地表径流用来灌溉占全世界耕地面积12%的水浇地。由  相似文献   

13.
量水是灌溉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促进灌溉节水的有效措施,是执行用水计划过程中能准确引水、输水、配水和灌水的重要手段,是核定和计收水费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灌溉管理水平和灌区灌溉水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地面灌溉是一种传统的灌溉方式,占我国总灌溉面积的95%以上,小畦灌溉是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投入少、见效快的有效方法;是防止田间水量向深层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建立节水型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论述了畦块规格的确定,通过大改小工作,合理制定畦块面积,适时适量灌水,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 下游引黄现状及水库供水任务 1.1 下游引黄现状 近几年来,黄河下游年引黄总水量达108.5亿m~3(统计期为1983~1990年,下同),扣除少部分城镇生活、调剂内河、淤改用水及向外流域输水,灌溉用水约97.0亿m~3,占下游引黄总水量的89.4%。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用水主要集中在3~6月的春灌期,而此时适逢黄河的枯水季节。据统计,近年来3~6月引水约占全年引水量的51.5%,相当于同期来水的54%;7~9  相似文献   

16.
发展节水灌溉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灌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效灌溉面积从建国初期的0 16亿hm2增加到0 53亿hm2。但是,过去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沿用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灌溉模式。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日益突出。干旱、缺水已成为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影响我国农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2%,由于灌溉方式落后,我国的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单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 87kg左右,也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进入21世纪以后,随…  相似文献   

17.
旱地农业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9%,对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旱地农业没有灌溉条件,必须在提高降水利用率上做文章。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主要包括:适水种植、选育抗旱节水高产品种、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耕作保墒、化学调控节水和抗旱灌溉。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势在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琪 《东北水利水电》2006,24(11):65-65,70
1发展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的根本性措施 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由于灌溉方式落后,输水渠道大部分是土渠,加上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不全,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单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5kg左右,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水的浪费十分严重。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出路是发展节水农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就是要改变干百年来人们浇地的传统习惯。把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的最佳需水要求进行灌溉,用较少的水取得较高的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一半以上。当前许多灌区现代化水平偏低,缺乏科学的监管手段,落后的水量测量方法造成灌区水资源极大浪费。精准量水是提高灌区农业用水利用率的基础所在,结合先进的测量技术,解决灌区量水难题,对于提升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一体化遥测水位计因其采集较稳定、功能集合、操作便捷等优势成为实现精准量水的有效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武威是一个农业市,农业生产完全依赖于灌溉,全市可供水量的94%都用于农业.但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农业生产再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目前,全市农业缺水0.8亿m3~1.0亿m3,为了维持立常生产_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全市年超采地下水1.0亿m3-1.4亿m3,且缺水危机仍在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决定了武威市农业生产再发展必须走节水型灌溉农业的路子。1农业节水的潜力所谓节水农业,就是要在用水目标和用水效果没有降低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把无效耗水和水的浪费减少到最小程度。武威市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是比较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