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萘普生合成中的10 种中间体, 使用乙酸乙酯∶环己烷= 1∶4( V/ V) 作展开剂, 在萘普生合成工艺中可用于丙酰基化、溴代和缩酮化等反应进行程度的监测,分析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对近10年来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S)-(+)-萘普生的催化不对称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不对称氢氰化反应、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和不对称交叉偶合反应等不对称合成技术的新进展.其中特别对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催化剂的高活性、高选择性以及分离回收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指出了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同时提出了(S)-(+)-萘普生的催化不对称合成技术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硅磷酸铝分子筛(SAPO-5)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合成大孔径硅磷酸铝分子筛(SAPO—5),并通过试验确定了SAPO-5分子筛的最佳合成条件。AIOOH为铝源,磷酸为磷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和三乙胺为模板剂(R)。晶化温度为200℃,晶化时间24h。原料(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SiO2、Al2O3、P2O5、R和H2O适宜的摩尔比为(0.60~2.40):1.00:1.00:1.00:1,00:40.00。并将合成出来的硅磷酸铝分子筛用于萘与丙烯的烷基化反应,进行了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萘的转化率为97.56%,2,6-二异丙基萘(2,6-DIPN)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40.06%和41.06%。  相似文献   

4.
以萘为原料,经磺化、羟基化、溴化反应合成了2,6 二溴 1,5 二羟基萘,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中磺化步1,5 二磺化产物收率达726%,溴化步2,6 二溴 1,5 二羟基萘收率达936%。  相似文献   

5.
6,6′—二溴—2,2′—二烷氧基—1,1′—联萘是合成具有手性光学活性联萘高分子的重要反应中间体,文献报道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一种是先在-78℃对联萘酚6,6′位低温溴化,然后加热对酚羟基进行烷基化;另一种方法是先对联萘酚烷基化,然后再进行溴化。前者溴化时需要低温  相似文献   

6.
以萘为原料,经磺化、羟基化、溴化反应合成了2,6二溴1,5二羟基萘,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中磺化步1,5二磺化产物收率达726%,溴化步2,6二溴1,5二羟基萘收率达936%。  相似文献   

7.
是新型非甾体消炎药物,镇痛消炎效果优于萘普生,且合成技术简单,无需萘普生等药物那样对映体繁复拆分。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僵直性脊柱炎、各类风湿病、痛经和月经前综合症及各种中度疼痛和发热症状。  相似文献   

8.
萘二酚类中间体的传统合成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和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但存在废酸排放量大、后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近年来有被绿色合成工艺逐步替代的趋势。本文回顾了以磺化碱熔法和硝化还原法为主的传统合成方法;简述了用微藻类微生物、重组酵母以及多种结构的加氧酶代谢转化的生物转化法和以强酸、生物酶以及有机金属络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直接催化羟基化法等新兴绿色合成工艺。着重介绍了1,6-二羟基萘(又称为1,6-萘二酚)的合成工艺进展,特别是在过氧化氢存在下,采用酸催化剂,如用强酸氢氟酸和五氟化锑催化以及用氟锑磺酸、三氟化硼和氢氟酸等直接进行的催化羟基化反应。同时还综述了萘二酚化合物在染料、医药、催化及电池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生物转化法及催化羟基化法制备萘二酚的改进方向是提高反应的收率及萘的转化率,以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水平;并对萘二酚类中间体应用领域的拓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其向精细化、高附加值的医药及材料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丽丽  何毅  谢达栋  王皖  邓健 《应用化工》2011,40(6):1011-1014
用β-环糊精(-βCD)键合硅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β-环糊精/S iO2手性固定相,用红外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将该手性固定相用于薄层色谱分离萘普生外消旋体,考察多种溶剂对萘普生外消旋体的展开效果,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氯仿(体积比)=1∶4为展开剂时,合成的手性固定相对DL-萘普生的分离度为1.45,具有很好的拆分DL-萘普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压釜对Hβ沸石催化剂的萘异丙基化催化反应性能进行评价。系统考察了溶剂用量、异丙醇与萘的物质的量比、Hβ沸石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异丙基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2,6-二异丙基萘(2,6-DIPN)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溶剂十氢萘用量25 mL·(0.05 mol-萘)-1,n(异丙醇)∶n(萘)=2.5∶1,催化剂用量15%,反应温度270 ℃,反应时间6 h,此时萘的转化率达66.41%,DIPN及2,6-DIPN的收率分别达到18.72%和3.41%,同时2,6-DIPN和2,7-DIPN的比值达到1.56。覆硅改性Hβ沸石,在基本不改变孔道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钝化其外表面酸性位,从而改善其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的综合性能。硅油沉积量为0.4 mL·g-1时,萘转化率81.21%,2,6-DIPN收率7.60%,2,6-DIPN与2,7-DIPN的比值保持在1.52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徐斌 《广东化工》2013,40(3):42+47
本研究以6-甲氧基-2-丙酰基萘为起始原料,经α-卤化、缩酮化、重排、水解、酸化等几步合成dl-萘普生,总收率达到94.5%,经优化后的工艺能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本研究还对每步反应产生的酸性废水进行了分析与套用,为工业化清洁生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1,6—萘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萘啶类化合物是以4-甲酰氨基吡啶为原料,经缩合、环合、溴化、氯化等工艺合成的,药理研究表明,1,6-萘啶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求合理的溶剂,使萘普生在复合溶剂中改变溶解性能。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溶解度法。结果:研究了萘普生在水、丙二醇、无水乙醇、二甲亚矾中的最大溶解量。绘制了萘普生二甲亚砜、无水乙醇、水及萘普生二甲亚砜、丙二醇、水;萘普生丙二醇、无水乙醇、水系统的助溶相图。选择了萘普生溶解性能的合理的复合溶剂配比。结论:助溶相图对合理选择复合溶剂配比,了解溶液的可稀释程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H4SiW12O40为催化剂,用乙酸酐和β莽酚合成了乙酸-β-萘酯。结果表明,H4SiW12O40催化效果明显,产品后处理简单,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以上。乙酸-β-萘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酸酐0.06mol、β-莽酚0.05mol、H4SiW12O40 1.0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min,此时产率达93.5%。  相似文献   

15.
钟林 《四川化工》1995,(4):24-26
本文报道了以2-萘酚为原料,采用溴保护法,经甲醚化,溴化,乙酰化,脱溴四步,合成2-甲氧基-6-萘乙酮,四步总收率达83.4%(以2-萘粉汁),比文献收率50%提高33.4%,使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2-萘酚为原料,经过醚化、溴化、丙酰化和脱溴合成了6-甲氧基-2-萘丙酮,得到了6-甲氧基-2-萘丙酮各步全盛的最佳工艺参数,用这种方法制犁6-甲氧基-2-萘丙酮总收率高达87%,反应周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讨论缩酮结构,离去基活性和芳基迁移活性对重排反应的影响,总结了经重排反应合成2-芳基丙酸的一些规律,介绍了一条值得借鉴的不对称重排法合成萘普生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8.
相转移催化合成盐酸萘替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宝峰  赵爱华 《化学世界》2002,43(7):374-378
以萘和苯乙烯为起始原料 ,在多聚甲醛、冰醋酸和磷酸存在下进行氯甲基化反应 ,制备 1 -氯甲基萘 ,与 3 0 % (质量分数 )甲胺反应得 N-甲基 -1 -萘甲基胺 ;然后苯乙烯与甲醛和盐酸反应生成3 -氯 -苯丙烯 ;再经 N-烃基化反应合成抗真菌药物萘替芬。 N-烃基化反应中用 PEG-40 0 ,PEG-60 0作为固 -液体系相转移催化剂。避免使用昂贵的四氢硼钠 ,合成路线缩短 ,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聚乙二醇催化效果优于溴化四丁基胺 ,合成 N-甲基 -1 -萘甲基胺时 ,用 PEG-40 0收率较高 ,合成萘替芬时 ,用 PEG-60 0 ,收率达 90 .6%。  相似文献   

19.
杨辉琼  易兵  邓继勇 《河南化工》2007,24(12):15-18
研究了萘一步催化氧化合成α-萘酚的新方法,选用了有较大孔径的分子筛(FeVPI-5)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重点讨论了溶剂、进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萘羟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溶剂,n(H2O2):n(C10H8)=1、0,催化剂用量为萘的10%(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55℃,α-萘酚的最高产率可达20、4%。该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而且没有三废,是一种理想的环保方法。  相似文献   

20.
α-芳基丙酸不对称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α—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光学纯品不对称合成方法从傅氏烷基化、重排反应、α—位的甲基化反应、Sharpless反应、格氏交叉偶联反应、氢化反应、羰化反应、酶催化反应这八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述(特别是(S)—萘普生的合成),从中反映近年来不对称合成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