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锦89块位于欢17块兴隆台油层东部,是一个开发30年的老区块。到2008年底,区块开发存在三个问题:1、水淹严重;2、采出程度低且平面上采出状况差异大;3、西部存在空白区。2009年我们对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平面上选择潜力区,纵向上选择有利层段,运用油藏工程、热采数值模拟等方法,在已动用区域和西部空白区域重新建立100m井网的开发体系,部署直井4口,水平井1口。投产的5口井初期日产油66.5t,累产油19087t。通过现场实施锦89块兴隆台油层取得了较好的二次开发效果,是老油田稠油小区块重建井网模型,实现选择性开发的典型区块。对同类油藏的二次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欢西油田所辖油区属疏松砂岩油藏,稠油与稀油并存,开发方式多样化,给井下作业中的井控管理带来诸多挑战。通过研制一系列特殊的井控装备、运移装置、报警装置等配套工艺技术,实现井下作业过程中井底压力的控制和预警,进而保证施工井的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3.
根据熔体直纺涤纶长丝纺丝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设计出模拟涤纶长丝纺丝工程模拟及工艺软件.该软件既可以根据纺丝工艺参数、设备参数的变化,预测及显示原丝的质量指标和可拉伸性、三不匀指标(细度、强度、伸长)等,也可以根据原丝及成品丝条的质量要求对现有品种进行优化,最终达到提高可纺性、增加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吴旗油田新255区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低压油藏,纵向上非均值性强,储层孔渗条件上差下好,注入水在重力作用影响下,易沿底部高渗透层段推进,造成剖面上吸水不均一、吸水下移。文章通过新255区长6油藏的研究,早期强化注水技术,探索一套适合油藏的高效开发的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5.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油田开发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取心井A-1井岩心渗透率分析,评价储层的级差、变异系数、突进系数三项参数,反映了单层内渗透率分布非均质性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对油田注水开发及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手套针织横机的传动机构是一种串联式组合机构,它带动三角座作往复运动,其机构参数直接影响横机的主要功能参数和工作性能。根据对该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利用Visual Basic 6.0编制了运动模拟软件,用该软件可以对不同参数的主运动机构进行运动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包括图形动态模拟、数值和运动曲线等,通过高速摄像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为全自动手套针织横机传动机构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田上注水有效周期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混合主成分分析与ANFIS的数值方法进行油井注水有效周期的预测研究.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应用ANFIS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训练与测试.实验使用油田上116口油井的真实注水统计数据检验混合主成分分析与ANFIS模型的正确性,测试的注水有效周期平均绝对误差为1.80个月,而未经过主成分分析处理的测试平均误差为4.33个月,混合主成分分析与ANFIS模型的测试精度得到大幅度提高,说明主成分分析与ANFIS的混合方法对预测油井注水有效周期是可行与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过程中,研究油藏含水规律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含水率的预测,其对油藏开发过程中产水、突水等问题的预防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含水率与时间,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等方面的关系,使用含水率预测的Usher模型,明确长庆塞5井区A段特低渗透油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从而对该区油气的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的开发进行到一定阶段和计算机水平的快速发展,许多的油田都已进入含水率高、采出程度高的阶段,油藏的精细研究要求定量化,高精度的储层三维模型成为精细油藏描述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储层的三维精细建模作为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基础地质描述的基础上,建立储层地质模型,而地质模型又为数值模拟打下基础,所以说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是现在油藏精细描述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扩散返混数学模型并求解,描述了单流程连续逆流提取器内两相溶质的分布;建立了用于描述中试规模的单流程连续逆流提取器内两相溶质分布的扩散返混数值模型,采用多效模拟连续逆流提取黄芪多糖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40〜70℃、固液比1:6〜1:14(g/mL)、提取时间40〜70 min的单因素变化范围内,模型预测分布和实际提取样本浓度的相对误差≤15%,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实现稳态条件下连续逆流提取过程两相浓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小米混菌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对乳酸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加以研究,并建立混菌发酵生长动力学模型.方法:以小米为生长基质,将乳酸菌和酵母菌分别纯培养和混菌培养,研究发酵液中细胞浓度、游离氨基氮(FAN)、还原糖、乳酸及乙醇含量的变化;在对Lotka-Voherra种间竞争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构建混菌发酵生长模型,利用origin软件求解参数并对模型进行拟合验证.结果:加入辅助菌株酵母菌进行混菌发酵,酵母菌对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其发酵产酸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乳酸菌的存在对酵母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酵母菌主要产物乙醇的产量却显著增加;混菌发酵生长模型求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混菌培养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稠油井在我国油田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经过多年的开采,稠油井已经进入了开采后期,在这一时期多采用注水的方式进行后续的开采作业。油井注水多使用的是油井产出液中所分离出来的油田污水,如若油田污水未能进行良好的处理将容易产生油田水腐蚀、结垢等的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做好油田污水阻垢缓蚀剂的开发与应用。文章在分析油田污水所造成危害的基础上对油田污水阻垢缓蚀剂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3.
注水开发油藏见水时间受到油藏边界、储层非均值性等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一般误差较大,一直以来都是油藏工程的难点。目前见水时间预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边底水水侵见水时间、面积井网见水时间预测方面,并没有一个比较通用的见水时间预测方法,很多现场研究人员仅通过物质平衡对见水时间进行粗略的估算。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将物质平衡方程中渗流截面面积考虑成与波及状况有关的函数,推导出等饱和度面移动规律,进而得出见水时间计算公式,并利用3口实际已见水井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两相流理论,提出了一个描述含湿氧化铝颗粒气流干燥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干燥管内气固两相间的传热和传质、气固两相温度和含湿量的变化.利用Gamson所提供的努赛尔数(Nusseh number)经验公式对该气流干燥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含湿氧化铝颗粒在不同气流干燥条件的干燥曲线.在干燥过程中,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得很好,可以用来预测含湿氧化铝颗粒的干燥湿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欢西油田中高渗稀油区块开发中后期,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多年注水开发,导致剩余油分布零散,层间矛盾突出,油层存在薄隔层、薄夹层,多级分注受限制,油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等问题,运用物理、化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新评价调整井网、单一介质向多种介质转变实现多元开发,及运用新型工艺技术改善薄夹层注水开发效果,有力的补充和完善了欢西油田中高渗稀油区块开发中原有技术的不足,为欢西油田注水区块后续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及其有害成份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永峰 《中国油脂》1996,21(5):26-29
介绍了亚麻籽的化学成份、有害物质以及亚麻籽粉(粕)、亚麻籽油的保健功效,并介绍了选择与传统溶剂不同的两相溶剂系统分离有毒成份生氰葡糖苷的新方法。对分离效果以及影响分离效果的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最佳浸出溶剂系统和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在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一区过渡带的三次加密井网部署过程中,方案设计新井104口(采油井103口,注入井1口),采油井转注51口,开采层位为萨葡油层。其中萨一组平均钻遇厚度比例为16.4%,平均射开厚度比例占全井的29.1%,所占比例比较大。为了防止该区块萨一组油层再次发生大面积成片套损,搞清北北块一区三次加密注水井萨一组油层的合理注入参数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通过对该区1995年以来投注的二次加密注水井以及2002年投注外扩井的注水压力、注水强度分析,得出北北块一区萨一组套损区温和恢复注水的方法,有效指导了该区块三次加密井转注投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油田生产中,其采油方式主要有有杆抽油、潜油电泵抽油和螺杆泵抽油等,而且众多的机采井中,多数以有杆抽油为主,其中潜油电泵抽油和螺杆泵抽油占总机采井数的百分之十还不到。所以在对机采井效率因素进行分析时,则以有杆抽油系统效率为主,通过对有杆抽油系统效率的评价,可以有效的实现油田降本增效,对油田采能水平进行反映。  相似文献   

19.
钻完井投资估算是油气收购项目可行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受地层、设备、环保、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在油价剧烈变化的当下,实际投资多为一个区间范围。笔者根据掌握南大西洋两岸超深水钻井数据,分析、整理后提出更符合实际的钻完井投资估算方法,建立典型井投资模型。案例模拟结果与2017年实际投资误差3%左右;在机构对油价预测的基础上,实现油价变动与钻完井投资变化相结合动态预测。希望对中国油企海外油气项目评价钻井方案投资估算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与半互穿网络技术制得夹层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复合吸油材料,对其吸油率、保油率、凝胶分率以及聚合物-溶剂相互作用参数等相关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另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吸油材料中存在物理交联结构,随HEMA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