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深部侵袭性真菌病,但PM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本文报道1例成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感染PM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为临床提供经验。1病历资料患者男,35岁,广西人,因"发热、消瘦十余天",  相似文献   

2.
正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属于高致病性条件性真菌,由其引起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PM感染多发生在气候湿热的东南亚及中国南部等地区[1],在中国中部的湖北省报道甚少。本文收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治疗的4例怀疑颈部淋巴结核住院的艾滋病(AIDS)合并PSM病人,分析其细针穿刺取样的  相似文献   

3.
岑瑜 《内科》2012,7(1):84-85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是双相菌条件性致病菌,95%以上竹鼠体内携带有马尔尼菲青霉菌[1],人一旦染上即可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orneffei,PSM).马尔尼菲青霉菌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广西、广东、香港、台湾等,PM是HIV/AIDS患者的一种机会性致病菌,PSM仅次于结核的第二大机会性感染性疾病[2],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27例,经过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以下简称青霉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疾病,是东南亚地区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1].PM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可使机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发病.青霉病主要表现为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累为主的全身多部位化脓性、慢性肉芽肿性或坏死性感染,可侵犯肺、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等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近年来,随着AIDS患者的增多,青霉病的发病有增加趋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尤为明显.至今,有关AIDS合并青霉病的报道很多,但是有关青霉病所致颅骨破坏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青霉病致颅骨破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郑向真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822-1823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是迄今发现少数能使人类致病的青霉菌之一,为条件致病菌,可寄生于细胞内,是一种温度双相型真菌。主要感染免疫功能缺陷人群,尤其是艾滋病(AIDS)病人,引起的马尔尼菲青霉病常成为AIDS患者的死因之一。马尔尼菲青霉菌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患病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6.
青霉菌病是我国南方地区HIV感染者中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引起.广西是AIDS疫情严重地区之一,而青霉菌病则是威胁该地区AIDS患者生命的最常见的系统性真菌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9例经培养确诊的青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强化期及维持期治疗(二级预防)方案,旨在提高其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marneffei,Pm)是条件致病菌,主要侵蚀单核细胞系统,菌体主要位于巨噬细胞中,细菌大小形态极似荚膜组织胞浆菌,它所引起的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多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及AIDS患者或使用类固醇皮质激素病人。  相似文献   

8.
《内科》2021,(3)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 TM),既往叫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M),是一种流行于东南亚和中国南方的系统性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主要发生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umme deficiency sydrome, AIDS,艾滋病)患者,但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艾滋病患者并发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HIV阴性的人群中,越来越多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病例被报告,因临床医生缺乏对该病的认识以及该病早期病原学检查阳性率较低,常常出现误诊误治,导致患者的病死率高、预后差。对HIV阴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治、降低病死率。本文就HIV阴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尔尼菲青霉病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引起的皮肤、淋巴结、多脏器和系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局限性或进行播散性,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多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包括患严重基础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或艾滋病(AIDS)患者。2008年9月,我科收治1例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马尔尼菲篮状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Penicillinum marneffei,PM)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少见深部真菌病。该菌为条件致病菌,是青霉菌中唯一的温度依赖性双相菌,可引起局限性或进行播散性发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较多发生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宿主健康感染者少见,临床上容易误诊为结核病,我院于2017年8月收治1例误诊为肺结核的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非HIV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1.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引起的一种侵袭性深部真菌疾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M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1],临床上也可见发生于非HIV感染的免疫功能正常者[2],后者临床表现极其复杂,诊断相当困难,本研究分析15例健康宿主合并PS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马内菲青霉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内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内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曾译为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PM是目前所证实的300多种青霉菌中惟一能使人类致病的青霉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分析27例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外周血涂片特点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寻找早期识别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TSM)的指标.方法 收集通过外周血涂片诊断的27例AIDS合并TSM患者作为AIDS合并TSM组;同时选取单纯HIV感染...  相似文献   

14.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osis marneffei)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在我国,由邓卓霖于1984年首次报道 ~[1],此后在广西、广东、湖南、香港共有几十例的报道.由于该病文献报道较少,婴幼儿病例尤其少见,许多医务人员对此病缺乏认识,常造成误诊,现将确诊的1例婴儿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为条件致病性真菌,是青霉属中唯一的温度敏感的双相型真菌[1,2]。它引起的感染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此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北部和中国的南方地区。本病常继发于艾滋病患者,随着近年来HIV感染者的增多,在东南亚马尔尼菲青霉菌已经成为仅次于隐球菌的第2种较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我国已报道的病例主要来自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湖南等),而华东地区尚鲜见报道。复习文献结合我院近期收治的上海市第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例情况报告如下。一、病原与流行概…  相似文献   

16.
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属于条件致病菌,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引起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最初,该病见于血液病、霍杰金氏淋巴瘤、结核等病人。近年来,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介入治疗,器官移植的普遍开展,艾滋病病人迅猛增加,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不断扩大,马尔尼菲青霉病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两种来源的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菌株的致病过程和致病力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别将野生株和临床分离株的PM孢子菌悬液经腹腔注射途径感染健康小鼠,然后按时间分批处死,观察脏器感染情况,取其内脏及颈动脉血进行真菌培养并比较阳性率。结果发现小鼠感染PM的发病率为100%;不同时期小鼠内脏病变程度有差异,且内脏病变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轻;小鼠部分脏器真菌培养阳性率有明显差异。结论不同来源的PM菌株经腹腔注射途径均可使小鼠致病;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小鼠感染PM后可以逐渐恢复;本实验可以作为研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及PM野生株和临床分离株致病力相关性等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18.
马尔尼菲青霉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PM)所引起的罕见的深部真菌病。自1973年至1984年国外报告该病共7例,1985年香港地区发现1例,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目前已发现PSM12例(有3例为新近发现尚未报告),其中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AIDS)合并马内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是感染科AIDS患者中相对常见的疾病,但累及消化道情况较少见。本文通过对1例AIDS合并PM感染累及消化系统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为疑难病例的诊治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病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极少数能使人类致病的青霉菌之一,1984年邓卓霖证实它能导致系统性深部真菌病。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是Piehl等1988年首先报道。随着艾滋病发病率增加,马尔尼菲青霉菌已成为东南亚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报道泰国北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为第三大机会性感染,已逾1300例,病死率高达91.3%,为终末期艾滋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6年2月收治艾滋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病1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